课件54张PPT。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就是审美。水,覆盖着地球面积的绝大部分,它滋润着地球,修养土壤,润泽空气,养育着我们,也给人类以生的灵气;以绿色为主的自然植物更是把人类生存的地球和我们生活的环境装扮的妖娆多姿,美轮美奂。自然,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欣赏自然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怀,因此就有了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之说。尝试探究: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有哪些?
提示: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色、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了解
旅游景观欣赏的概念,我国南、北方山水景观赏季节的差异,以情观景的四个阶段
掌握
人文景观建设和风土民情与自然的关系
应用
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一、选择观赏位置
1.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 、 、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和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 是不同的。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峰峦之雄伟、峻秀,惟 可得。
3.山中的峡谷、幽洞、一线天之类则要 ,方知其妙。
4.旅游者在观赏风景时,要选择好 。可正面观赏,也可侧面观赏;可平视、仰视,也可 。距离角度美感远观置身其中角度俯视5.观赏江、河、湖、海时应在位置较高的楼阁之上,以 。
6.地貌的天然造型,只能在 才能感知其某种形象。
7.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 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俯瞰全景之貌特定的观赏点乘船筏二、把握观赏时机
1.一般地来讲,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宜在 季节观赏。
2.日出日落,朝晖夕照,一方面使自然景观带有 ,另一方面霞光丰富了景观的 。
3.许多景象只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因此要求旅游者确切地把握观赏 。夏秋朦胧美色彩美时机三、抓住景观特点
1.在景观观赏前,应通过查看有关 ,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并抓住景观特色。
2.建筑、园林以及一些风景区的结构布局都有一定的 ,一般分为 等景区。因此在整个观赏过程中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资料节奏韵律序幕、发展、高潮、结束四、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我国风景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文景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 的自然观。
2.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思想是 、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 的作用。
3.“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 和谐的思想。
4.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们, 发展生产,并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和谐统一因势自然美自然与人文因地制宜五、以情观景
1.以情观景,首先要通过 等综合感受。
2.自然景观的形象美需要通过 才能感知。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明观赏景观时要 ,情景交融。视觉、听觉、味觉想像移情于景1.教材图3.7 武陵源群峰
提示 观赏景观,选择适当的距离是很重要的。武陵源群峰是在厚达数百米的石英砂岩上发育的规模巨大的峰林,这种千峰万壑的景观,宜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俯瞰方可领略到峰峦的雄伟俊秀。
2.教材图3.8 洞庭湖与岳阳楼
提示 江河以回环曲线构景为佳,湖海以旷景取胜,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如登岳阳楼方知洞庭湖之胜景,以俯瞰全景,兼远眺之趣。3.教材图3.9 漓江
提示 桂林山水甲天下,对于象桂林山水这样山水组合的景观,只有乘船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才可以观赏到两岸变幻无穷,欣赏到奇异优美的自然景色。
4.教材图3.10 青海湖鸟岛
提示 许多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许多的景象只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如青海湖的候鸟,每年4月,大量候鸟飞到青海湖鸟岛,5月产卵孵化,6月下旬开始飞走,因此5月份是这里观鸟的最佳时间。反映了旅游景观的欣赏一定要把握好观赏时机。5.教材图3.17 北方的园林建筑、图3.18 江南的园林建筑
提示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我国自然风景区特色之一,我国古代园林的建筑要求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原则。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北方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厚,以红黄为主色调。而江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布局精巧。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2011年9月1日,时逢钱塘江大潮。下面是有关钱塘江大潮的描写: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这时的岸边,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出现一条白线,由远及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 旅游景观欣赏-选择观赏位置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旅游景观的欣赏由于哪些方面的的变化造成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从而产生不同的美感?【例证1】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上图中的①、
②、③、④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________地。
(2)观赏图所示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式美感,从旅游景观
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③ (2)选择观赏位置(距离、角度或观赏点)【练习1】读甲、乙两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欲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应做到
( )。
①甲,宜在适当的距离仰视 ②乙,应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俯瞰 ③均宜在适当的距离内平视
④均应选择特定位置观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反映了此类景观欣赏时 ( )。
①宜动态欣赏 ②把握好观赏时机 ③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④抓住景观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观赏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感知其形象。第(2)题,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答案 (1)C (2)C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之选择观赏位置
在不同的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美感效果。通过下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景观的最适宜观赏位置的一般规律。中国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涵,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旅游景观欣赏—抓住景观特色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有何不同?
2.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有哪些?【例证2】读我国部分旅游胜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旅游胜地中,属于北方园林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南方园林的是________。北方皇家园林规模________,南方私家园林规模________。
(2)苏州古典园林位于________省,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与其位于同一省的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________。答案 (1)承德避暑山庄 北京故宫 苏州古典园林 宏大 小 (2)江苏 南京的明孝陵 【练习2】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下图为私家园林奇畅园的一景。据图回答(1)~(2)题。(1)其主要的构景手法是 ( )。
A.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B.用门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山和塔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内,是框景手法
C.用隔景法将园景与塔隔成不同的景区
D.借园外的山和塔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这属于借景手法
(2)该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体现了 ( )。
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B.自然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
C.当地的民族风情
D.豪华富贵的皇家风范解析 该题组考查园林的构景手法,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属于框景手法;色彩的素淡体现出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答案 (1)B (2)A旅游景观 的欣赏方法——抓住特色
不同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不同
(1)自然景观—山有山景的特点,水有水景的特点,在欣赏时就应先了解它们的特点,如游泰山、黄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就要抓住它们的特点“雄、奇、险、秀、幽”。
(2)人文景观—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体,因此要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园林景观的欣赏
欣赏园林景观要抓住园林的建筑特点才能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
要抓住园林的特点,就要了解园林的构景手法,这是园林欣赏的基础。
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方法技巧】 概括法总结记忆南北方园林的特点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告诉我们在欣赏园林景观时要注意古代园林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江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以黑白为主色调,既迎合园主追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水乡风光和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许多景象在特定的时间才出现,这样的景观对于游览者来说是特别宝贵的,因此要求旅游者确切把握时机。例如:钱塘江大潮—宜选择农历八月十八;青海湖候鸟——最佳时机是5月份,每年4月,大量候鸟飞到青海湖,5月产卵孵化,6月下旬开始飞走;另有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大理的“蝴蝶会”(四月十五)、傣族泼水节(三月三)等。 旅游景观欣赏—把握观赏时机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旅游景观欣赏时如何把握观赏的时机?【例证3】2012年的一天,英国人汤姆想到中国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当地旅行社向汤姆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帮助汤姆确定旅游的时间。读图,回答(1)~(4)题。(1)从欣赏南、北方山水风景的角度考虑,汤姆应选择的季节是________。
(2)从感受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的角度考虑,汤姆应选择的季节是________。
(3)在30°N附近,欣赏季节变短的原因是
( )。
A.纬度低 B.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
(4)汤姆若想观赏松花江雾凇要把握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在旅游景观欣赏时如何把握观赏时机。解题时要看清横纵坐标所表达的信息,从图中看出我国不同纬度地区山水风景最宜欣赏的季节集中在6~9月份,即夏季。总体上看,从低纬到高纬最宜欣赏的季节越来越短,这主要是由于夏季时间的长短造成的,30°N附近欣赏季节变短的原因,应考虑该处可能是气温受其他因素影响发生了变化,导致温暖的季节变短造成的。松花江雾凇一般出现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欣赏时要注意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 (1)夏季 (2)冬季 (3)B (4)观赏时机【练习3】杭州湾附近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的是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潮声震天动地,势如千军万马倒海翻江而来,欣赏这一景观时应该
( )。
A.选择观赏位置
B.把握观赏时机
C.抓住景物特色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解析 钱塘江大潮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这时天体引潮力叠加,加上强劲的东南季风助长了潮势,因此最为壮观,所以应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 B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把握观赏的时机
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自然美。不同的自然美,需要把握好观赏时机。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说明很多自然景观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天气和季节变化中才能出现。观赏此类景观一定要把握好时机。这在许多古诗名句也告诉了我们该如何把握好时机来欣赏景观才最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要看北方的雪景,只有在冬季才能真正体会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景观。在观赏随季节变化的自然景观应选择好季节,如欣赏北方的山水风光应在夏季,而欣赏哈尔滨的冰灯和冰雕艺术就应在冬季,欣赏北京香山红叶应选择在秋季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明在欣赏随天气变化的自然景观应选择好天气。如泰山观日出、黄山看日落应选择在天晴时分,而观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就应选择雨过天晴时,这时既可以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观赏飞瀑应选在雨季,这时瀑布气势最壮观。“八月十八观大潮,天下壮观无”是说在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最大,观赏时机最好,这说明在观赏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才出现的自然景观应把握好观赏时机。如海市蜃楼、峨眉山的“佛光”、吉林雾凇等都要把握好特定的气象条件才能见到,观青海湖候鸟必须在五月,大理蝴蝶会须在农历的四月十五前后时节最佳等。教材P38活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源于白居易诗《大林寺桃花》,意思是登山时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是山上寺里的桃花却才开始盛开。由此可见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桃花才开得晚些,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气温的垂直差异。教材P39活动
障景一般出现在园林入口处或园林中相对独立景区的入口处,常利用假山、屏风、竹林等来实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入园设计采用的就是障景法,以假山为障。障景的目的就是避免一入园便对整个园景一览无遗,因而采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到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教材P42活动
1.例如,读杜甫名篇《望岳》,谈谈该诗对观赏泰山美景所提供的审美启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抓住其美的本质特征,如泰山的雄伟壮丽。(2)不同视角,仰视或俯视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如只有在制高点俯视,才有“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之感。
(3)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以情观景。首先要综合感受,如本诗提及的“青未了”、“阴阳”、“层云”、“归鸟”、“众山”;其次要发挥想象;第三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本诗的“荡胸”、“决眦”;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如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在收集和交流旅游景区图片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培养审美能力。
3.交流旅游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过程,同时也可获得更多的旅游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