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藤 野 先 生
1.读课文,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概说先生之形象。
2.通过品读课文,结合时代背景,认识先生之伟大。
3.通过研读课文,明晰作者感激的原因,感悟先生之精神。
学习目标
(1881——1936)
字词积累
瞥见 畸形 解剖 杳无消息
不逊 诘责 扒手 油光可鉴
发髻 深恶痛疾 抑扬顿挫
piē
jī
pōu
yǎo
xùn
jié
pá
jiàn
jì
wù
dùn cuò
字词积累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油光可鉴】课文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语调等跌宕起伏,节奏分明,富有变化。
1
东京
2
仙台
3
北京
我们从故事发生的地点入手,找出文中提到的几个地点。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
耳闻藤野先生是位“穿衣太模胡”“会忘记带领结”的形象,是个不讲究的人。“我”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位“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有“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的先生。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合作探究·人物形象
“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合作探究·人物形象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就像画国画,只用黑白线条勾勒,描绘出事物的特点。
默读11-23段,说说这部分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个典型事件,并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典型事件
精神品质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作者是怎么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注意用红笔在课文划出作者描写藤野先生的语句,并做好批注)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体现了他的认真负责,关爱学生。
语言描写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作者是怎么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注意用红笔在课文划出作者描写藤野先生的语句,并做好批注)
神态、语言描写: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没有这回事。”体现了藤野先生的热情诚恳,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被称作“民族魂”的鲁迅为何称一位日本人“伟大”呢?
伟大:超出寻常,令人敬仰的
合作探究
相识
离别
相处
怀念
明线:通过地点变换,写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合作探究
在东京所见所闻——憎恶失望
日暮里、水户——忧国思家
匿名信事件——愤懑辛酸
看电影事件——悲愤震动
弃医从文——忧国忧民
暗线 感情线索
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爱国
合作探究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读文章第37-38段,品味20年后,“我”感激藤野先生的原因。
合作探究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我们作为中学生,要有爱国情怀。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作品的深刻,无不源自他的爱国情怀,他的作品能激发国人奋起,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一个有志青年所做的人生选择,往往不是个人的选择,而是要把个人的人生选择和民族的前途、国家的来来结合起来考虑。
作为中学生,我们首先应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其次要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