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举例说明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征。2.从地理角度分析旅游景观的成因。
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重点)2.会分析旅游景观的成因。(重难点)
课前自主导学
知识1
黄山风景名胜区
1.概况
2.黄山四绝
(1)名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成因
①怪石: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
②温泉: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而成。
1.说明黄山的岩石构成及其特点。
【提示】 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
知识2
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
1.分布: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
2.形成:大堡礁是在地壳缓慢的下沉过程中,由一代接一代珊瑚虫骨骼堆积而成的。
3.观赏:大堡礁的礁体多在海下,游客如果要亲身体验美丽的海中奇观,可以乘坐具有透明船底的出海游船,也可以参加各种潜水活动。
知识3
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哈尼人用石块砌起围墙,种植水稻,在高山上修沟渠引水灌溉稻田。
2.景观特点
2.游客去云南的元阳梯田旅游应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 注意把握观赏时机、时间,角度不同梯田的形态和颜色也不断变换。
知识4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
1.巴黎的形成和发展:原为塞纳河中的西岱岛和其他小岛组成的一个渔村,后在不同统治者的统治下,先向左岸的坡地上发展,后向右岸进军,规模不断扩大。
2.塞纳河畔的名胜区:右岸有戴高乐广场、爱丽舍宫、卢浮宫等;西岱岛上有巴黎圣母院;左岸有艾菲尔铁塔等。
课堂互动探究
探究1
中外著名自然旅游资源举例
【问题导思】
1.黄山“怪石”与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原因有何不同?
【提示】 黄山“怪石”是花岗岩经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路南石林是石灰岩经流水的溶蚀侵蚀而形成的。
2.黄山迎客松为哪类景观?梦笔生花、飞来石、猴子观海、黄山云海等景观观赏时应选择什么欣赏方法?
【提示】 迎客松为生物景观。梦笔生花、飞来石、猴子观海需选择特定位置观赏,并发挥想象;黄山云海要把握特定的观赏时机。
3.读教材图3.26大堡礁的位置和分布,分析大堡礁分布在什么海底地形上?位于什么温度带?
【提示】 大堡礁分布在大陆架上,位于热带。
4.据教材图3.28珊瑚礁的形成示意和图3.30大堡礁里的海洋生物,分析大堡礁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大堡礁的主要旅游资源有哪些?
【提示】 大堡礁的形成经历了岸礁→堡礁→环礁三个阶段。大堡礁主要的旅游资源有:丰富多彩的珊瑚及热带鱼类资源。
1.表解黄山四绝的景观特点及成因
四绝
景观特点
成因
奇松
依山势而长,形态有立、有卧、有仰、还有异体同干
黄山松根部能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
怪石
怪石星罗棋布,形态各异,名物状景,惟妙惟肖
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
云海
云海缥缈,瑰丽壮观,气象万千
黄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云雾变幻诡谲
温泉
终年喷涌,水洁明净,可饮可浴
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而形成
2.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分析
特别提醒
旅游景观成因分析
对于形成地理原因的分析一般是针对景区的主要特点的原因而言的,一般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考虑。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生物等;人文因素包括人口、经济、城乡聚落、文化、政治等。
例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地质公园——黄山
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1.4亿年前,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6
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
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奇峰耸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72座),怪石千姿百态,由此形成了黄山雄峻瑰奇的美景。
黄山多云海,每当雨过天晴,或在日出前后,山谷中就雾气云腾,铺天盖地而来。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四绝”名扬天下。
(1)黄山雄踞于我国的____________省南部山区,构成黄山秀丽风光的物质基础——花岗岩,按成因分类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黄山奇峰异石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3)请从水汽凝结条件的角度,简要分析黄山云雾多出现在雨过天晴之时或日出前后的原因。
【思路点拨】 在欣赏著名景区黄山时,我们应从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入手,从材料中,我们可看出黄山形成原因是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后又发生了强烈的隆升、风化、侵蚀等作用而形成,云海的形成原因即为雾的形成原因。
【解析】 第(1)题,黄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属岩浆岩。第(2)题,黄山奇峰异石的形成主要有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或地壳抬升和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第(3)题,雨过天晴或日出前后水汽含量充足,加上气温低,空气稳定,处于静风状态,容易形成云雾。
【答案】 (1)安徽 岩浆岩(侵入岩)
(2)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或地壳抬升)。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3)雨过天晴,空气中水汽充足,遇山地抬升作用,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易形成云雾;日出前后,由于地面辐射降温,气温低,水汽易凝结,形成云雾。
探究2
中外著名人文旅游资源举例
【问题导思】
1.云南元阳梯田最初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发展至今,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这说明旅游资源的什么特性?
【提示】 可创造性。
2.塞纳河对巴黎有哪些作用?
【提示】 (1)运输条件:水运是最古老的运输方式,古代巴黎城沿塞纳河分布可以得到良好的运输条件;
(2)塞纳河可为城市提供水源;
(3)塞纳河可以作为天然屏障,有良好的防御功能;
(4)建筑用沙可就近挖取。
3.对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的欣赏方法有哪些?
【提示】 空中俯瞰、沿塞纳河乘船游览。
1.元阳梯田景观
(1)元阳梯田景观的形成原因
(2)元阳梯田景观的季节变化与生产过程的联系
2.巴黎塞纳河畔古城区的特点、欣赏方法及主要价值
景观名称
巴黎塞纳河畔古城区
景观类型
人文景观
景观特点
著名的城市景观,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
主要景点
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
欣赏方法
空中俯瞰;沿塞纳河乘船游览,以达到“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主要价值
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说明
1991年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例2
读我国某省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县,所在省的省会是________。
(2)A县以________景观而著称,该景观为________景观(自然或人文)。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该景观的形态和颜色随季节发生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季节)流水飞溅似银链;______________月似绿毯;________(季节)一片金黄;________(季节)光亮如镜,这种景色随季节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生产过程。
【思路点拨】 读图,可得该图为云南省的轮廓图。由A的位置,可推知该题考查的是云南元阳梯田景观,元阳梯田景观的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景观的特征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 该题通过元阳梯田考查人文景观的欣赏和形成原因,首先根据图判断出A是云南省的元阳县,再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元阳梯田的成因及季节变化。
【答案】 (1)元阳 昆明 (2)梯田 人文 山地海拔高 印度洋和元江的水汽带来丰沛的降水 修渠引水灌溉 (3)初春 三四 夏末初秋 冬季 水稻
活动点拨
教材P50活动
【点拨】 选择一组著名旅游景区,中外各一个,正好对应我们本节课的内容。从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两方面对景区进行分析。
【答案】 1.山水甲天下—桂林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喀斯特景观游览地,其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号称“四绝”,特别是桂林至漓江80余千米的漓江一带,奇峰罗列,绿水萦纡,宛如淡墨山水画卷,有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山体为沉积岩构成,分布广泛的可溶性石灰岩被水溶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奇特的景观。地上部分的岩溶风景有峰丛、峰林、孤峰和天生桥,地下岩溶风景有地下溶洞,洞内有由化学淀积作用而形成的石钟乳和石笋。
2.科罗拉多大峡谷
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大深度1
740米,平均谷深1
600米,总面积2
724平方千米。亿万年来,奔腾的科罗拉多河从凯巴布高原中切割出这令人震撼的奇迹。无论是在南岸还是北岸,居高远望,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坦如桌面的高原上的一道大裂痕,那便是科罗拉多河刻在这片洪荒大地上的印迹。
它并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但以其规模巨大和丰富多彩而著称。它令世人瞩目的原因也就是它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最重要原因,即其地质学意义:保存完好并充分暴露的岩层,记录了北美大陆早期几乎全部的地质历史。这里记录了550~250万年前古生代的岩石,在那之后的要么没有沉积,要么就已经风化了。
峡谷的形成比其岩石则晚得多(约5~6万年前)且复杂得多,主要是河流的侵蚀,降雨和冰雪融化等的流蚀作用也几乎同样重要。奇特的造型主要是由于流蚀对质地不同的岩石作用的快慢不同,峡谷丰富的色彩则是由所含的少量的各种矿物造成的,富含铁的岩石呈红或红褐色。
课堂小结
课堂双击达标
(2013·日照高二检测)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1~2题。
甲 乙
1.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
2.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甲是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景观,乙是丹霞地貌,故游客在甲景观地可观赏到石林、石芽。第2题,甲处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侵蚀、淀积等作用而形成的,乙处丹霞地貌是砂岩受流水侵蚀而成的。
【答案】 1.B 2.C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肇庆七星岩被誉为“集桂林阳朔之山,聚杭州西湖之水”于一身的岭南第一奇观。下图是广东肇庆七星岩景观照片。
肇庆七星岩景观图
材料二 下表是七星岩景区投资一览表。
时间
金额(元)
项目
1982年,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
1983年
1000多万
游乐园
1990年
2000多万
修建东方禅林
20世纪90年代后期
近2000万
修建道路和“亮化工程”
材料三 下图是七星岩游客数量年变化曲线示意图。
材料四 据游客来源地调查,肇庆七星岩游客60%多来源于本地,30%多源于省内,省外不足10%。
(1)分析七星岩景观的自然成因。
(2)请指出七星岩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
(3)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七星岩旅游发展的现状及成因。
【解析】 仔细阅读图表结合已学的知识可解答。曲线示意图应依据曲线变化状况而确定。据材料中的信息答出现状及成因即可。
【答案】 (1)七星岩地区为石灰岩分布地区,在亚热带高温多雨气候环境下,受河流侵蚀、溶蚀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2)1978~1980年和1983~1985年。
(3)现状:从1985年开始,七星岩游客数量不断下降,进入了衰退期;七星岩旅游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七星岩游客以本地为主。成因:客源较狭窄;资源吸引力下降,逐步进入衰退期。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珊瑚礁的形成
(1)A图中,珊瑚礁在岛屿周围生长,形成________礁。
(2)B图中形成________礁,这是因为岛屿逐渐________,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
(3)C图中形成________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C中的①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是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______,这里适于珊瑚虫繁衍的生存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珊瑚礁的形成过程和澳大利亚大堡礁形成的条件。由图可知,A为岸礁,B为堡礁,C为环礁,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 (1)岸
(2)堡 下沉
(3)环 岛屿继续下沉,没入海中,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 潟湖
(4)大堡礁 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外 水面温度高,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小,平均盐度3.5%,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
课后知能检测
一、选择题
1.观赏黄山的“梦笔生花”景观,可以欣赏到黄山“四绝”中的( )
①奇松 ②怪石 ③云海 ④温泉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笔峰峰尖上石缝中长着一株盘旋曲折的古松,峰下有一块像人睡卧的怪石,此奇景被称为“梦笔生花”。
【答案】 B
2.黄山松树冠多扁平的原因是( )
①山谷风大,形成扁平树冠 ②植物向阳特性 ③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 ④黄山松特定的树种决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植物向阳的特性以及山谷风大的影响,使黄山松树冠多扁平。
【答案】 A
3.关于黄山风景名胜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山由花岗岩组成,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由于地壳隆起而形成的
B.黄山的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C.黄山松根部能释放碱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
D.黄山风景名胜区于1990年被列于自然遗产名录
【解析】 黄山是由于断裂作用而形成的断块山,受断层的影响,黄山形成了许多较大的溪谷、悬崖、陡坎等,黄山的岩石以花岗岩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形成了许多奇峰,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了许多怪石,如“猴子观海”等。黄山松之所以能在岩石坚硬、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是因为黄山松根部能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其生长。黄山由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1990年被纳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答案】 B
4.下列关于黄山四绝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黄山松的根部能释放碱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 ②怪石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③黄山的奇松和云海的变幻都与山谷风有关
④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温泉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 黄山松的根部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怪石主要是由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的;奇松、云海的形成都与山谷风有关;温泉的热量来源于地球的内部。
【答案】 D
5.关于珊瑚礁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岸礁→堡礁→环礁
B.岸礁→环礁→堡礁
C.三个阶段都只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形成堡礁的同时伴随着潟湖的产生
【解析】 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是岸礁→堡礁→环礁,三个阶段既有外力作用又有内力作用,形成环礁的同时伴随着潟湖的形成。
【答案】 A
6.下列关于大堡礁景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堡礁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分布 ②大堡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 ③大堡礁自然风光奇特,但缺少人文景观 ④大堡礁景区有大部分在水下的世界奇特公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大堡礁是指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一系列珊瑚礁的总称;大堡礁风景区除了自然风光外,还有土著部落的人文景观。
【答案】 D
7.下列关于云南元阳梯田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壮观的梯田景观是由勤劳的傣族人创造的
B.云南元阳梯田四季变化都是由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引起的
C.元阳梯田的灌溉用水主要是由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形成的降水
D.元阳梯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解析】 云南元阳梯田景观是由哈尼族人创造的;梯田的四季变化是由农作物生长过程引起的;灌溉用水主要是由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形成的降水。
【答案】 D
8.下列关于元阳梯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阳地区地形平坦,坡度小,便于修建梯田
B.元阳梯田的水源主要来自印度洋水汽和元江水汽蒸腾形成的云雨
C.到元阳旅游,主要以看山水风光为主
D.元阳梯田景观是傣族人智慧和辛勤的杰作
【解析】 元阳地处云南哀牢山区,平均海拔高,到处是崇山峻岭,坡度从15°到75°不等。但哈尼族在1
200多年间,凭借惊人的智慧和毅力垦殖梯田、种植水稻,把哀牢山这一带的山区变成了一幅幅“艺术品”。因此,到元阳旅游主要以看梯田为主,在欣赏时,要注意把握不同的距离、角度和观赏时机。
【答案】 B
9.巴黎早期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是( )
A.河口处
B.河流汇合处
C.河心岛
D.河运的起点
【解析】 巴黎早期形成在河心岛上。
【答案】 C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塞纳河水位稳定,少洪涝之害,但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行
B.塞纳河被法国人称为“母亲河”
C.巴黎名胜众多,著名的有艾菲尔铁塔和西岱岛上的卢浮宫等
D.巴黎的古建筑多分布在巴黎盆地
【解析】 塞纳河终年水量稳定,少洪涝,全年不结冰,非常利于航行,所以巴黎的古建筑主要沿塞纳河两岸分布,如右岸有戴高乐广场、爱丽舍宫、卢浮宫;西岱岛上有巴黎圣母院;左岸有艾菲尔铁塔等。塞纳河孕育了法国,因此,法国人充满感情地把塞纳河称作“母亲河”。
【答案】 B
二、综合题
11.读“元阳梯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元阳梯田位于我国________省________部。
(2)元阳县地处________山区,濒临附近的________江。
(3)元阳梯田是________族人民的创造,体现着人与自然的________之美。
(4)元阳梯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其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元阳梯田四秀景色的变化。
【解析】 元阳县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这里有数十万亩梯田,基本上山山有梯田,户户种梯田,且连片集中面积达一万多亩,景色最为壮观,就梯田的总面积和单独连片面积而言,可称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最。梯田适合开在土质好、水源充足的向阳坡地,云南哀牢山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水稻。居住在这里的哈尼人,充分利用其地形、气候和水源条件,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了人间奇迹,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元阳梯田景观随水稻生长过程而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答案】 (1)云南 南 (2)哀牢 元 (3)哈尼 和谐 (4)水稻 雨水和地下水 (5)初春的梯田,流水飞溅,恰似一条条从天而降的银链;三四月的梯田,宛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夏末初秋的梯田,一片金黄;而冬天的梯田,如一面面光亮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国首都巴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塞纳河由东南向西北穿过城市。巴黎的城市经历了先向塞纳河左岸的坡地上发展,后向右岸进军的历程。塞纳河孕育了法国。
(1)法国巴黎的古建筑多沿________发展。
(2)该国首都的城市景观反映了________,这与亚洲国家的城市景观是否相同?
(3)下列景观位于巴黎的是________。
【解析】 第(1)题,法国古建筑的建筑材料的主要运输方式是塞纳河河运,故多沿河流分布。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法国的古建筑经历了先向河流左岸,再向右岸进军的发展历程,城市景观反映了其发展历史。第(3)题,辨认图中景观是关键:①为山东曲阜孔庙,②为皖南宏村的“小桥流水人家”,③为河北承德避暑山庄,④为法国艾菲尔铁塔,⑤为法国凯旋门,⑥为法国巴黎圣母院。
【答案】 (1)塞纳河(河流) (2)城市发展历史 不同
(3)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