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综合检测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综合检测 (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21:4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5.12地震使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受到严重破坏,但灾后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投入恢复重建资金30亿元,使“都江堰安然无恙,青城山依旧美丽”。据此回答1~3题。
位于都江堰主景区的二王庙(图甲),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具有(  )
A.色彩美         
B.动态美
C.古建筑和古遗迹美
D.民俗风情美
答案:C
“青城天下幽”(图乙),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属于自然美的(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答案:A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反映了自然景观的(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答案:B
欣赏旅游景观需要选择适当的位置,下列各诗词中,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水流船动山自移,恰似人在画中游
D.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解析:选C。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A、B、D都体现了以情观景。
“五色山”是对山体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颜色的一种形象称呼。下图是某一山体景观颜色的变化。据此回答5~7题。
欣赏“五色山”五色景观应(  )
A.乘船(筏)沿水路观赏
B.在特定的观赏点
C.在视野开阔的高处俯瞰
D.发挥想象
观赏“五色山”的时间及“五色山”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秋季 西南地区
B.冬季 东北地区
C.春季 华北地区
D.夏季 西北地区
有关自然景观的观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各地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
B.我国北方的山水风景最宜春秋季观赏,南方地区则四季皆宜
C.泰山观日出、黄山观日落是每个旅游者都可观赏到的内容
D.青海湖鸟岛景象的观赏,必须确切把握其观赏时机
解析:第5题,欣赏到五色景观应从高处俯瞰该山全貌。第6题,冬、春季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山麓地带“绿色”不符合;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山麓为草原或荒漠。第7题,温带地区四季分明,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明显,而热带地区如我国西双版纳、海南岛等地则四季皆夏,没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一般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越往南,观赏季节越长,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最宜夏季观赏;泰山日出、黄山日落是大自然的奇观,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也就不可能成为每个旅游者都可观赏的内容;5月份是观赏青海湖鸟岛的最好时机,因为此时是候鸟飞到青海湖鸟岛产卵孵化的时节,6月下旬开始飞走。
答案:5.C 
6.A 
7.D
读赵州桥景观图,1961年赵州桥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资源。要欣赏到赵州桥科学而巧妙的设计,游客需注意(  )
A.把握观赏的时机
B.查看相关资料
C.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俯瞰
D.以情观景
解析:选B。其拱肩加拱的“敞肩拱”型桥为世界桥梁史上之首创,具有较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只有全面了解,才能充满民族自豪感的有目的、有重点的观赏,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观赏下图黄山的“梦笔生花”景观,可以欣赏到黄山“四绝”中的(  )
①奇松 ②怪石 ③云海 ④温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梦笔生花”景观是指笔峰峰尖石缝中长着一株盘旋曲折的古松,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峰下有块像人睡卧的巧石。
下列有关元阳梯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阳梯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是傣族人民的劳动结晶
B.元阳梯田当初修建的主要目的是利于保持水土
C.自上而下依次呈现森林、梯田、村寨、江河
D.到元阳旅游的最佳季节是夏季
解析:选B。元阳梯田位于我国云南南部,是哈尼族人民的劳动结晶,该地农作物是水稻。哈尼族人在高山上修建了庞大的水渠网络,主要是因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夏季多暴雨,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及毁林开荒极易引起水土流失,最初为保持水土而建。自上而下依次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江河这样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一年四季景色各具特色,并非夏季最佳。
二、综合题(共60分)
浙版《西游记》从2010年大年初一开始在山东、安徽等四卫视热播,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大闹天宫、唐僧西行一路降妖除魔等又以新的景象展现在观众眼前。而在江苏省连云港也有一旅游胜地——花果山,山上有一块半身似猴的石头,名叫猴石(如上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要想观赏到图中猴石的酷似造型,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才能获得。
(2)此景观中地貌的逼真形态具有________美,四周风起松涛、虫鸣鸟语构成________美。
(3)如要在此处建人文景观,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4)花果山之所以知名,另外的原因是《西游记》名著的影响力,其作者是________。
解析:旅游景观的欣赏实践性很强,要求联系实际。从地理的角度来欣赏,要求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等。
答案:(1)特定观赏地点
(2)形象 听觉
(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避免对旅游景观背景环境的破坏。
(4)吴承恩
读下图,回答问题。(16分)
(1)说明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为旅游景观欣赏提供的启示。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筒析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多风景名胜的原因,并分析其具有哪些美感特征?
(3)比较九江市和岳阳市发展旅游业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的差异。
解析:第(1)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是欣赏角度,“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欣赏距离。第(2)题,风景名胜形成的条件既包括自然条件,也包括人为的原因。第(3)题,从图上读出九江和岳阳的位置,看其周围的旅游资源有哪些,然后作出比较和论述。
答案:(1)旅游景观的欣赏应选择观赏位置,包括观赏距离、角度。
(2)江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茂盛,云雾缥缈,山地富有色彩美;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大,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山地地貌,富有形象美;清泉飞瀑,四季流水,富有动态美;开发历史悠久,人类活动遗迹和遗产丰富,富有人工美。
(3)岳阳市依托岳阳楼,属于人文旅游景观;九江市依托庐山,属于自然和人文并重的旅游景观。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地的等高线图(局部),等高距为25米,MN为空中索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M、N海拔较高的是__________,两地相对高度不少于________米,不超过________米。
(2)图中有一瀑布,试用将其标出,并用“?”表示观赏该瀑布的最佳位置。
(3)若此山为江西庐山,其最佳游览季节是________季,并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图综合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形成原因及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由于MN为空中索道,故MN之间为一山谷,由此可判断M、N的相对高度。第(2)题,瀑布应形成于图中陡崖处,观赏时应在较低的平坦位置仰视。第(3)题,可从山上的气温及景观等方面回答。
答案:
(1)N 25 75
(2)如右图所示;观赏该瀑布的最佳位置在图中圆圈内均可。
(3)夏 ①夏季庐山是避暑的好地方;②夏季属于雨季,生物繁盛,且云雾多变幻;③水文景观更壮观。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1: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五岳之首”等众多称号,但它却两次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无缘。直到2006年9月18日,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泰山才正式被列入第三批“世界地质公园”之列。
材料2:泰山著名景观图。
(1)如果在材料1图中沿甲、乙连线做一地形剖面图,则应为下列哪一幅(  )
(2)简要分析泰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
(3)旅游者登临泰山可以观赏“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和“晚霞夕照”四大自然景观。试分析观赏“云海玉盘”的最佳季节及时机,并简要分析原因。
(4)新疆乌鲁木齐一游客打算到泰山游览并希望能够欣赏到泰山瀑布景观,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告诉他来泰山游览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5)读杜甫诗《望岳》,并简要分析该诗对游客观赏泰山美景有哪些启发?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旅游景观欣赏、旅游景观特点及成因等知识。泰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提升了其知名度,使其成为地质研究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提高了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价值,利于泰山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保护与改
善,能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观赏泰山云海玉盘的最佳季节和时机是夏秋季节的雨后初晴之时;泰山瀑布景观也宜在夏季欣赏,这与泰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关。诗句中体现了观赏泰山美景要选择恰当的位置,并且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答案:(1)C
(2)利于泰山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能进一步提高泰山作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使泰山成为地质研究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提高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价值等。
(3)观赏泰山云海玉盘的最佳季节和时机是夏秋季节的雨后初晴之时。因为夏秋季节降水较多,雨后初晴,大量水汽蒸发,容易成云致雾。
(4)夏季。理由:泰山夏季森林茂密苍翠,鸟语花香;雨水多,水量充足,瀑布更加壮观;山中多云雾,景色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
(5)选择恰当的观赏位置:只有站在最高点远眺俯视,才会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把握泰山雄伟壮丽的美感特征,体验景观意境,发挥想象,以情观景;心随景动,情景交融,达到精神升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处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大深度1740米,平均谷深1600米,总面积2724平方千米。
材料2:科罗拉多国家公园耗资3000万美元的悬空透明玻璃观景廊桥,建造在大峡谷南缘老鹰崖距谷底1200米的高空,为U字形,最远处距岩壁21米。廊桥宽约3米,底板为透明玻璃材质。
(1)说明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具有的旅游价值。
(2)该地旅游业发达,每年可吸引50万游人前来观光。玻璃廊桥对改变旅游者观赏效果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第(1)题,科罗拉多大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流水侵蚀而成,属于著名的自然景观,因此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第(2)题,玻璃廊桥的修建,改变了旅游者的观赏位置,因位置、角度、俯仰的变化,可产生不同的美感享受。
答案:(1)地壳上升,流水的侵蚀。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
(2)改变旅游者观赏的位置,深入峡谷,俯瞰峡谷和科罗拉多河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