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旅客乱刻乱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2、“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景区环境
B.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
C.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
D.保障旅游质量
3、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4、环北冰洋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A.破坏森林
B.采挖珊瑚礁
C.土壤板结
D.对当地传统文化产生冲击
5、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旅游带,下列不属于该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的是(
)
A.土地沙化
B.水源污染
C.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现象严重
D.橄榄树林因海滩建筑而毁于一旦
6、下列属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的是(
)
A.南方水库地区都应开发划船、游泳、垂钓等项目
B.每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都应建城市广场、步行街
C.凡寺观都应开发进香、朝圣等项目
D.厦门南部根据多样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功能分区
7、下列内容属于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
A.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
B.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C.滥猎野生动物
D.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旅游地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
8、有关旅游环境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游人过多,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B.旅游交通的发展和各种能源的使用
C.焚烧垃圾产生的浓烟
D.野外烧烤产生的浓烟
9、旅游地造成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旅游地居民开发旅游业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所致
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所致
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10、旅游地服务性设施的建设和旅游者的游览、娱乐等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11、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
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捕杀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在旅游区修建的道路
12、旅游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A.发展交通造成的垃圾
B.旅游饭店产生的垃圾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
13、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旅游建设活动是(
)
A.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
B.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
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
D.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
14、关于某旅游区的旅游活动的规模的正确叙述是(
)
A.规模的大小应与当地就业人口数量相适应
B.规模的大小应与旅游区景点的数量相适应
C.规模的大小应与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
D.规模的大小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综合题。
15、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
(1)云冈石窟附近有全国最大的_________煤矿。
(2)近十几年,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上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有数千辆运煤车隆隆驶过,使整个石窟景区煤尘飞扬。国家投资2.2亿元,将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其积极意义是
(
)
①减少煤尘对石窟佛像的污染和腐蚀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避免载重车辆对石窟的震动性破坏工具
③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④消除云冈石窟景区的酸雨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鉴于汽车运煤对石窟的损害,请举出两种可以不用或少用汽车运输的方法。
1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992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更是以10万人计。随着游人的增多,动物自然隐退到景区内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去了。沟内有名的五彩池,这一阳光、水藻、湖底沉积物的“天作之合”的水位大幅下降。
(1)试从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分析五彩池水位下降的原因,由于游人增多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寨沟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有哪些?(至少写出三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D
3、C
4、D
5、D
6、D
7、D
8、C
9、B
10、D
11、A
12、C
13、D
14、C
二、综合题。
15、(1)大同
(2)C
(3)建铁路专线、加强铁路运输,研究煤的气化、液化,转为管道运输,建坑口电站、改为电力输送,发展重化工业、减少外运
16、(1)环境污染和生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的破坏。
(2)制定发展政策:“沟内游,沟外住”、“以开发为目标,以保护为前提”等;控制人员进入量;加大环保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