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课件3 (2)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课件3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15:4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 旅游环境问题
1.读教材P74~75“石窟损坏”图、“故宫地面破坏”图、“黄山植被破坏”图和“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图,回答:
(1)这四幅图片主要反映了哪些旅游环境问题?提示:“石窟损坏”图反映了大量的游客涌入,导致古迹的损坏,属于环境破坏;“故宫地面破坏”图反映了游客密度大,导致路面严重磨损,也属于环境破坏;“黄山植被破坏”图反映了黄山人满为患,土壤板结,对植被构成威胁,属于生态系统失衡;“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图反映了旅游者乱涂、乱写、乱刻、乱画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属于生态破坏。(2)除了上述环境问题之外,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还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提示:环境污染、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等。
(3)旅游者的正常观光活动会不会带来环境问题?
提示:会。除了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会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直接破坏外,旅游者的足踏、触摸、拍照等也会使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受到破坏。(4)上述事例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旅游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提示:在旅游过程中,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2.阅读教材P75案例“九寨沟的水土流失”,回答:
(1)九寨沟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
提示:水土流失、水体的富营养化等。(2)请分析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水土流失属于环境破坏,是游人过多践踏和为满足过量游客住宿需求,滥伐树木,建造设施造成的。水体的富营养化属于环境污染,是在旅游过程中,游客过多而使大量的废弃物排入水中造成的。(3)为了使九寨沟的问题得到改善,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提示: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每天进入九寨沟的人数等措施。另外还可以对游客进行广泛的宣传,倡导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环境建设,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游客加以引导等。 生态旅游
1.“中国生态旅游年”的主题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生态旅游已经日益引起国家的关注,也日益走向社会,被大众所感知和认可。据此回答:
(1)有人说生态旅游就是到生态环境中去旅游,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生态旅游主要是指在旅游过程中不破坏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和不影响旅游地居民的正常生活。(2)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提示:①定义: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形式,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②特点: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③功能: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3)生态旅游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提示:对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你认为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怎样的?
提示:生态旅游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应该以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为出发点来进行生态观赏、生态研究、生态保护和开发,从而使景区的生态系统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2.结合教材P77案例“倡导旅游者参与旅游环境建设”,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劳务旅游关系?建立劳务旅游关系如何使游客承担起生态旅游的双重责任?提示:劳务旅游关系是旅游者在旅游区个人付出劳务,一方面赚取旅费以延长逗留时间,游览更多地方;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工作可以接触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简单来说就是“一边挣钱一边旅游”。游客通过与旅游区建立劳务旅游关系,使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得以完整地保护,不至于因为旅游的开发导致当地人文、自然环境的破坏。(2)在珠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有什么特点?
提示:珠峰地区气候寒冷、干旱,旅游废弃物分解难;清理困难。丢弃在高海拔地区的废弃物,除非组织专业登山队员,否则很难清理。
(3)你还知道国内外在加强旅游者参与当地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其他做法吗?
提示: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然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1.旅游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 (1)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虽然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大量游客的到来也使许多景区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一个合格的旅游者不仅要尽量减少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应当积极参与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做一个生态旅游者。2.列表对比分析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典例】(2010·江苏地理)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下图为麋鹿生态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1)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湿地属于________,其旅游价值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思路点拨】本题以麋鹿生态旅游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
对旅游活动中的旅游者、旅游资源及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影响旅游活动
的主要因素,明确旅游资源的分类、价值,影响游客数量的
主要因素,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1)题,根据旅游资
源的本质属性,可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
资源,湿地属于自然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有科学
价值、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湿地不具有历
史文化价值。第(2)题,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游客总量在增加,但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第(3)题,旅游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因此为保证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规范解答】(1)自然旅游资源 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
(2)总量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距离、生态观念
(3)生态环境保护 【变式备选】(2011·无锡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9年10月31日晚,长江隧桥正式通车,去崇明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1)崇明旅游定位于“生态旅游”,分析崇明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
(2)阐述崇明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长江隧桥开通引发了崇明旅游热潮,分析近期崇明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因崇明岛是典型的河口地貌,具备生态旅游的特点,所以可依据自身特点发展生态旅游。第(2)、(3)题,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也要注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前预防。答案:(1)崇明是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的河口沙岛,岛上有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农业等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的景观。
(2)带动交通、餐饮、宾馆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农村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改变了原有的封闭状态,全面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人流过多,超过了该地旅游接待能力,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威胁动物栖息与生存。合理建议:加强宣传,加强管理,通过对崇明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实施参观时间的分流、限定参观人数等措施。1.旅游者在景区内乱画、乱刻会直接造成( )
A.环境污染 B.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C.风景和文物破坏 D.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者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者在景区内乱刻乱画会对风景和文物造成直接破坏。2.关于旅游促进环境改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州、漓江地区的环境治理,最大的动力即为发展旅游业
B.财政拨款是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来源
C.环境保护受旅游建设的限制
D.在旅游规划开发过程中,必须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对环境的积极作用。旅游环境保护仅靠国家的支持是不够的;旅游建设应该受环境保护的限制;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放在首位的应该是环境效益,而不是暂时的经济效益。3.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是( )
A.近年来南极冰川的融化
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毁掉了一些旅游景观
C.为修黄山索道,仅建白鹅岭站房就毁山7 750平方米,砍林48 450平方米
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现水旱灾害【解析】选C。南极冰川融化、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厄尔尼诺现象都不是旅游活动所能够造成的影响,而黄山修建索道,导致山地和森林的破坏却是旅游活动所能影响到的。4.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不相符的是( )
A.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
B.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
C.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
D.旅游者在旅游时,所有的废弃物应丢入垃圾箱
【解析】选B。本题主要是对生态旅游的考查。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显然不符合生态旅游的“保护旅游对象”的特色。5.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其根本目的是( )
A.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B.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C.发展旅游业 D.保护著名古寺——庆云寺
【解析】选B。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是为了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由于广东肇庆位于亚热带,因此,建立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自从我国增加法定假日起,“假日经济”蓬勃发展,拉动了“假日消费”,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据此回答6、7题。
6.“假日经济”蓬勃发展,游客剧增带来的问题有( )
①交通和景点拥挤 ②接待设施紧张
③服务质量上升 ④旅游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为解决游客过多产生的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健全“假日旅游预报系统” ②完善旅游协调管理体系
③加强管理,加大旅游环保宣传 ④关闭景点严禁游人进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6选D,7选A。根据材料,所谓的“假日经济”就是借助节假日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也很多,例如交通和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旅游环境污染、接待设施紧张等。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提前预定旅游景点的门票,加大旅游保护力度,加大宣传力度等。8.2011年元宵节鲁西南某县城万福公园有灯会。某人对公园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1)请以高峰时段人数计算,万福公园的游客人均面积、游客人均餐厅面积和每个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并填入空格中:
游客人均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米2/人
游客人均餐厅面积:__________________米2/人
每个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__________________人/个(2)根据上述表格,请分析公园元宵节这天产生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3)针对上题列举的一个问题,请你从以下角度各提一项改进措施。
从游客自身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公园管理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政府决策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开放性强,不是单纯地考查课本上的知识点,而是重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探究性学习。
答案:(1)6.6 0.015 400
(2)公园人满为患,餐厅拥挤,用厕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人数超过了设计标准。
(3)不盲从,遵守秩序 加强宣传,加强管理,增加开放公园数量,增加开放次数 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宏观管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影网2010年2月24日讯 富士山将再次申请纳入2012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月23日,出身于静冈县的人气女星长泽雅美,以宣传大使身份为家乡的富士山加油打气。另据报道,日本曾组织了多次“富士山清洁站”活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富士山,清理游人扔下的垃圾,保证了这一景区不因游人过多而被污染。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一日游”特别旅游团,团员只需在风景区做一个多小时的垃圾收集工作,便能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在附近酒店免费吃一顿午餐。
(1)日本推出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联系我国各旅游景点的情况,谈谈是否也有必要开展这类活动?
(3)为避免旅游环境继续恶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该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根据所给材料可以分析。第(1)题,既可以清洁环境,提高旅游者素质,又可以起到宣传作用。第(2)、(3)题,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作答即可。答案:(1)①清除垃圾,清洁旅游环境;②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③起到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2)在我国,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许多风景区,旅游者随意乱扔垃圾或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相当普遍,景区的“白色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景区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因此,开展一些保护风景区的公益活动是很有必要的。(3)①制定旅游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法规,加强管理;②建立规范的旅游服务设施;③建立规范的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④设定科学合理的旅游风景区的游客承载量等。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