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7:0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课后巩固·提能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风景区内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
)
A.环境污染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
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能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又会对旅游环境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回答2、3题。
2.旅游环境对旅游业发展有巨大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产品是旅游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B.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只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价值
C.旅游活动以旅游环境为依托
D.旅游环境对旅游竞争力影响不大
3.旅游业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作为一种推动力,旅游业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和环境优化
B.旅游业又是一种破坏力量,会导致旅游环境的恶化和旅游资源的破坏
C.旅游环境优势只是旅游资源的外在环境或基础环境,因此旅游开发者更应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
D.旅游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旅游地的兴衰
4.下列属于生态旅游活动的是(
)
A.在北戴河湿地观鸟
B.登上石刻佛像合影留念
C.采摘野果,品尝野味
D.下河捕鱼,品味自然
5.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重视
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生态学为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④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关于我国生态旅游的正确叙述是(
)
A.对旅游区来说,生态旅游需要相当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B.风景名胜区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C.在我国,所有的自然保护区都可开展生态旅游
D.扎龙、喀纳斯湖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7.下列属于良好的旅游行为习惯的是(
)
A.为减少疲劳,只要可能就乘车
B.旅游环境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可随意丢弃垃圾
C.不乱涂乱刻,带走的只有照片
D.景区的生物可繁殖再生,可适当采摘或捕捉作为纪念品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九寨沟是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为生态旅游区,旅游者蜂拥而至,2000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平地起新楼,客栈、宾馆林立,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旅游业的兴旺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1)九寨沟地处__________气候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发展旅游的条件是具有丰富的__________景观和独特的__________风情及他们的传统文化。
(2)旅游者对九寨沟的环境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两方面分析九寨沟应怎样开展生态旅游?
9.(案例探究题)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海拔2
303米的灵山是北京市第一高峰,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北京的珠穆朗玛峰”之称,顶部的400公顷高山草甸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山地牧场景观,是北京著名的生态旅游景点,然而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灵山被破坏的草甸面积也在不断增加,过去1平方米内可出现几十种植物,草丛高达60~70厘米,而现在1平方米内只有十几种、甚至几种植物,草甸紧贴着地面,只不过10厘米高。不仅如此,由于游人的增多,水质已遭污染,垃圾也随处可见。
(1)此材料反映了灵山旅游景区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可能会造成哪些后果?
(2)如何才能减轻或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3)灵山的生态旅游称得上是生态旅游吗?说明理由。
(4)你认为真正的生态旅游是怎样的?如何才能实现?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滥捕乱杀珍禽异兽,乱挖草皮等会造成生态系统失衡。
2、3.【解析】2选C,3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C。本题组主要考查旅游业与旅游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第2题,A项旅游产品的概念比较广泛,但不是旅游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B项旅游者的满意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价值,还有旅游地的接待能力等;D项旅游环境的好坏能直接影响旅游地的竞争能力。第3题,虽然旅游环境优势只是旅游资源的外在环境或基础环境,但是如果旅游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只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环境,最终结果将会导致旅游资源的枯竭。
4.【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对地理环境的破坏这一知识点,题目比较简单。
独具【规律方法】生态旅游的特点
(1)品位高:旅游者一般文化素质较高,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
(2)计划性强:旅游经营者一般是经过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环境可行性论证之后,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旅游,以求获取大自然之知识、探索自然生态之奥妙。
(3)强调自然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4)重视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进行非损耗利用,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生态安全性极强的游览方式。
5.【解析】选A。生态旅游迅速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因主要包括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重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生态学为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6.【解析】选D。可用排除法来做。并不是所有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都可以发展生态旅游,而且生态旅游也不一定需要很大的规模。
7.【解析】选C。为减少疲劳就乘车会加重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通带来的环境破坏;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短时间内,污染物过多会造成旅游环境无法更新;同样的道理,景区的生物虽然可以再生,但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那么短时间内这些生物就将灭绝了。
8.【解析】本题主要以九寨
( http: / / www.21cnjy.com )沟为切入点,考查旅游者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发展生态旅游。第(1)题,主要是对九寨沟的位置及气候的考查,比较简单。第(2)题,可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旅游者对九寨沟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方面,其根本原因是旅游人数过多,超过了旅游环境容量。第(3)题,相对比较开放,只要合理、可行即可。
答案:(1)亚热带季风
自然
藏族
(2)主要表现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方面。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游人过多,超出了旅游环境承载量。
(3)搞好核心区、实验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缓冲区、功能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的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限制每天进沟的人数;“沟内游,沟外住”,
在景区内大规模拆除经营性房屋。
9.【解析】本题主要是以灵山为切入点考查旅游环境问题和生态旅游。需要结合材料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答题。
答案:(1)首先,到此地的旅游者不断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已造成当地植物资源的严重破坏,使草甸面积急剧减少,不少草类属种灭绝,草类的高度和密度降低,若不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则可能使灵山独特的山地牧场的自然生态平衡被彻底破坏而最终成为一座山石裸露的荒山;其次,因游人的不断增多,丢弃的废弃物不断增加,使景区的空气、水源、地面等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2)可以适当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每天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的人数。同时需要对游客进行广泛的宣传,倡导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环境建设,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游客加以引导等。
(3)不是生态旅游。因为它破坏了灵山的生态环境,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
(4)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以认识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特点,这样既有利于旅游者观赏生态景观,又不破坏景区的自然生态景观,并且使景区的生态系统向可持续方向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从三方面进行:首先,要进行景区的生态系统资源调查,做好规划,确保保护开发的目标。其次,使景区的生态系统得到初步的恢复和平衡,并用人工措施帮助其新陈代谢,使草甸面积扩大、属种增加。第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除了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外,还要加大人工清除污染物的力度,尽快减少废弃物的丢弃和排放,使景区成为一个空气清新、流水清澈、地面草甸如茵、天空明亮洁净的生态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