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外出旅游的必要条件是( )
A.具有旅游动机
B.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
C.丰富的旅游资源
D.旅行社服务
答案 B
2.文明旅游的必要条件是( )
A.喜欢各种旅游资源
B.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C.有较高的文化道德素养
D.有健康的身体
答案 C
3.收集旅游地信息时,没有必要收集的信息是( )
A.旅游地的自然状况
B.旅游景区的分布
C.旅游地的交通通畅性
D.导游人员的年龄、性别
答案 D
4.在旅游活动中,受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不大的是( )
A.旅游目的地
B.旅游时间长短
C.旅游购物消费
D.旅游环保意识
答案 D
5.寻找饮用水是野外生存的关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寻找的天然水源一般不能直接饮用
B.寻找的水源一般要加热煮沸后饮用
C.不清洁的水源过滤后再煮沸
D.雨量充足的地方,寻找的水源可直接饮用
答案 D
6.下列有关野外方向判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看到的日出方位不一定是正东方
B.某些生物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帮助判断方位
C.在我国北方,利用建筑物可判断方位
D.在黑暗的夜晚无法判断方位
答案 D
7.根据出游时间长短和交通状况选择的旅游活动,不正确的是( )
A.短假期安排中、远程旅游
B.长假期安排中、远程旅游
C.短假期安排近程旅游
D.周末安排郊游
答案 A
8.旅游线路设计的目标是( )
A.追求最佳旅游质量
B.注意劳逸结合
C.联系最多的景点
D.选择最近的路线
答案 A
9.下列现象中可能存在旅游的安全隐患的是( )
①无限风光在险峰,到最险要的地方拍照 ②野外烧烤 ③观景走路,东瞧西看 ④品尝野果、野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10.蹦极、攀岩、高山跳伞等新兴旅游活动项目的最适宜人群是( )
A.少年儿童
B.中年人
C.身体素质好的青年人
D.体育运动爱好者
答案 C
11.下列关于地形对旅游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差异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B.地形影响旅游安全
C.低洼地区应查明是否有沼泽地
D.在平原地区旅游,需注意滚石、陡坡
答案 D
12.下列措施中,可以获得旅游安全事故经济补偿的是( )
A.增强旅游的安全意识
B.参加旅游保险
C.加强自我防范
D.随团旅游,听从指挥
答案 B
13.在旅游中常常遇到旅游安全的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 )
A.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
B.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C.社会文化环境
D.以上都包括
答案 D
14.人们出游的决策,一般不受下列哪项的影响( )
A.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兴趣、爱好等
B.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C.个人闲暇时间
D.文化修养水平
答案 D
15.黄山是我国的名山,以“黄山四绝”而闻名于世。观赏黄山之前,需要做的工作是( )
①了解黄山的形成原理 ②了解温泉的历史文化价值 ③确定合适的旅游路线 ④把握观赏时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16.“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对什么旅游项目的形象写照( )
A.探险旅游
B.生态旅游
C.红色旅游
D.沙漠旅游
答案 B
17.下列环境问题,属于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是( )
A.故宫地面的磨损
B.乐山大佛受到酸雨腐蚀
C.长江水质的降低
D.亚马孙平原森林面积减小
答案 A
读我国某地地理景观图,回答18~20题。
18.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项目有( )
A.登山探险 野营狩猎
B.地质考察 民俗文化
C.园林观赏 农业观光
D.寻访古城 红色旅游
答案 B
19.对图中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奇异石林、花岗岩溶蚀
B.气候湿热、熊猫之乡
C.牦牛驮运、翻山越岭
D.孔雀表演、风情独特
答案 D
20.下列四地距图中地区经济距离最远的是( )
A.成都
B.长沙
C.石家庄
D.广州
答案 C
2005年暑期,有“巡回的迪斯尼乐园”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的“环球嘉年华”再次登陆北京,以其“游戏惊险刺激、设备质优常新、玩具新奇诱人”的特点,吸引了大批渴望狂欢、释放热情的游人,成为本季北京主流娱乐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环球嘉年华”汇聚了世界上最惊险和刺激的大型游乐机,像“极速大风车”“老鼠也疯狂”“超级跳楼机”等游戏项目,其惊险程度吸引了大批喜好冒险和刺激的游客。在被采访的游客中,许多人玩过不止一次,是此类游戏的铁杆追随者。据此回答21~22题。
21.来“环球嘉年华”游玩的人群主要是( )
A.10岁以下的儿童
B.退休在家的老人
C.中学及大学在校的学生
D.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答案 C
22.在“环球嘉年华”风靡京城的同时,和它相邻的石景山游乐园和位于市区的北京游乐园显得冷清了许多,其中的原因错误的有( )
A.年轻人渴望体验新奇和充满异域风情的狂欢
B.两个本土的游乐园不如“环球嘉年华”出名
C.两个本土的游乐园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D.本土游乐园存在设备陈旧、经营模式单一等不足
答案 C
23.下列活动属于生态旅游的是( )
A.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考察
B.登上乐山大佛拍照
C.采挖野菜,采摘野果
D.林区狩猎,品味自然
答案 A
24.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最主要的客观条件是( )
A.兴趣爱好
B.美学价值
C.经济条件
D.年龄大小
答案 C
25.有关旅游活动与旅游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质灾害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只限于山区
B.水上漂流,流速越快越好
C.突降暴雨会对游客造成威胁
D.海滨浴场,风平浪静,地貌平缓,不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 C
二、综合题(50分)
26.家住郑州的小明计划随父母在暑假乘火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下列城市旅游:A城——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兵马俑;B城——附近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C城——暑期也能领略无限春光;D城——以湖光山色之美闻名中外,最后抵达上海,然后乘飞机返回郑州。(10分)
(1)A、B、C、D是该旅游路线中4个各具特色的城市。请你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写出4个城市的名称,并在箭头横线上填出相应的铁路线名称。
郑州(A城:________)(B城:________)(C城:________)(D城:________)上海郑州
(2)这条旅游路线中,从郑州乘火车到上海。沿途要经过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解析 根据文字材料判断出四个旅游目的地是解题的关键,然后根据其相对位置填写出所经铁路线名称及其途经的主要地形区。
答案 (1)陇海 西安 宝成 成都 昆明 贵昆 浙赣 杭州
(2)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江南丘陵(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省重点旅游资源的分布。
材料二 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的旅游资源条件的差异。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
(3)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答案 (1)甲省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质量高。(从乙省的角度回答也可)(任答2条)
(2)乙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捷,重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区距中心城市较近。(从甲省的角度回答也可)(任答2条)受汶川大地震影响,2008年甲省旅游收入明显下降。
(3)应注意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8.2012年5月1日是某市24家公园第一个免费开放日,有人对其中A、B两个公园进行了调查,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公园名称
A
B
面积(×104m2)
125
50
餐厅面积(m2)
3
000
1
500
厕所蹲位(个)
100
40
设计日容量(万人)
5
2
高峰时段人数(万)
10
3
日总人数(万)
20
5
(1)请以高峰时段人数计算5月1日A公园的游客人均面积、游客人均餐厅面积和每个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并填入空格中。
游客人均面积:________m2/人;
游客人均餐厅面积:________m2/人;
每个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________人/个。
(2)根据上表,请分析公园免费接待日产生的问题,试举两例,并分析原因。
答案 (1)12.5 0.03 1
000
(2)公园人满为患,餐厅拥挤,用厕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人数超过了设计标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青海湖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山草原之间,山水相映,壮美绝伦。每年4到6月间,有近10万只候鸟陆续迁徙到青海湖的鸟岛,并在这里繁衍生息。鸟儿翱翔时遮天蔽日,场面壮观,是青海湖的一大奇观。
(1)说明到青海湖景区旅游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原因。
(2)到青海湖景区旅游,除了必备药品外,还应该做好哪些物质准备?为什么?
答案 (1)海拔(地势)高,夏季凉爽;植被生长较好,鸟类等生物活跃,风光优美;其它季节天气较寒冷,景观单一。
(2)①保暖衣物,原因是气温日较差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晚气温低;②防晒品,原因是光照强,紫外线辐射强;③小氧气瓶,原因是高原大气稀薄缺氧。(答其中两点即可)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2012年中秋国庆8天双节长假,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各地景区游客“爆棚”:中山陵游客超标10倍;“鼓浪屿要被踩沉了!”;“庐山堵疯了”;泰山一天十万游客进山;西湖拍照全是
“集体照”;华山突发情况,由于运力不足,大量游客滞留,游客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1)分析景区游客“爆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上述现象发生?
答案 (1)游客的旅游质量严重下降;景区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景区接待能力受到考验;交通压力空前增大;旅游安全存在隐患等。
(2)限客(限售门票);及时预报旅游信息,合理分流游客;疏导、改善交通,提高游客周转速度;加强景区管理,制定应急预案等。(任答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