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二战以后旅游成了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据此回答1、2题。
1.
20世纪50年代以后,促使现代旅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因素是
(
)
A.旅行社的诞生
B.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发展
C.产业革命使世界经济大发展
D.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2.从地域上看,旅游活动的规模有着地域差异,根本原因在于(
)
A.国家区位的差异
B.民族的差异
C.传统文化的差异
D.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新华网上海2010年10月8日讯
受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博会带动,“十一”黄金周本市累计接待观光游客801.37万人次,较去年增长38%;实现旅游收入60.03亿元,较去年增长30.5%。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反映出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是(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C.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4.材料反映了我国“假日旅游”的发展非常迅速,下列有关其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广大,旅游资源丰富
B.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C.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D.人造景观众多
自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至10月31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闭幕,2010年的国内旅游市场,世博游一枝独秀成为很多旅行社的“摇钱树”。世博会让许多旅行社赚个盆满钵满,据此回答5、6题。
5.通过世博游指定旅行社预约来沪观博的旅游人数达67.45万人次,占世博游客总量的27%左右。这说明(
)
A.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
B.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
C.旅行社是旅游活动的媒介
D.旅行社是旅游活动的必要基础
6.“绿色世博”是上海世博会的主要理念之一,也一直贯穿整个世博游的始终,某些场馆采取了限制游客人数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保障旅游的质量
B.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C.使所有场馆都有充足的游客
D.提高场馆的利用效率
7.新华网2010年10月6日讯
湖北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沪渝高速的开通,使当地旅游业迅速发展,其传统手工艺品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产品,一批掌握手工艺品制作的老人也逐步融入“旅游经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传统手工艺品工艺价值高
B.湖北的经济发展快
C.沪渝高速的开通方便了对外联系
D.湖北各地的社会秩序良好
静心垂钓,瓜果采摘,花卉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赏,以每年100元到2
000元不等的价格认养果树或是认种一块菜地去享受从育苗、除草、施肥到收获、采摘的全过程……农家乐式的休闲旅游越来越为市民所钟情。嘉定、奉贤、松江、崇明等区县的不少农业园区和主题公园都推出了农家乐项目。据此回答8、9题。
8.目前我国农业旅游的消费者主要是(
)
A.外国游客
B.农业旅游的经营者
C.城市居民
D.广大的农民
9.发展上述农业的意义是(
)
①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
②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
④避免环境污染
⑤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10.人民网2011年5月3日电
刚
( http: / / www.21cnjy.com )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天津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3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8亿元,入境游更是稳中有升。“稳定入境旅游”是天津市旅游业的一大思路,其对天津市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②增加天津的外汇收入
③平衡国际收支
④促进天津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读下面国际旅游收入与国际旅游人次图,回答问题。(16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读国际旅游人次曲线,分析国际游客的变化趋势。国际旅游收入与国际旅游人次之间有何关联性?
(2)国民收入状况是决定旅游人次、出游距离、消费水平的基础条件之一。据此判断发展中国家应优先发展何种类型的旅游业。
(3)该图反映了旅游业在当今世界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迅速发展。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所以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和基础。该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
形形色色的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有“观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
“文化旅游”、“体验旅游”、“生态旅游”、“宗教旅游”、“户外探险旅游”,还有“休闲度假旅游”……
材料二
山东省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及旅游路线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现代旅游开始于______世纪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年代,材料一体现了现代旅游的___________特点,除此外,现代旅游还有哪些特点?其构成要素为___________。
(2)“曹州牡丹甲天下”,分析菏泽发展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据统计,韩国、日本游客来山东,往往必去孔子故里曲阜旅游,感受儒家文化,试说明该行为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3.读A、B、C、D四国某年有关旅游业的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国,达________%,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________的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________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________。
(4)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能改善________,促进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0年12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26日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6周年纪念日,连日来泰国、印尼、斯里兰卡等受灾国家纷纷举行活动,沉痛哀悼那场人类大灾难中的遇难者。
材料二
2003年SARS疫情使我国的旅游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09年受甲型H1N1流感影响,旅游业也受到了沉重打击。
材料三
2002年,巴厘岛恐怖主义爆炸事件,使巴厘岛旅游业陷入困境,也影响了雅加达等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1)三则材料共同反映出旅游业具有________。
(2)材料一描述的这次海啸是由________引起的。
(3)旅游业对外界一些因素的干扰相当敏感。三则材料提到的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在2003年旅游业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有(双选)(
)
A.“非典”疫情的影响
B.疫情出现在五月黄金周到来的前夕
C.我国产业结构的主动调控
D.旅游资源质量有所下降
(5)新加坡在印度洋海啸中受到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新加坡远离印度洋
B.新加坡早已建立海啸预警系统
C.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东侧
D.新加坡的旅游业不发达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D,2选D。第1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A、B、C选项内容为推动近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因素。第2题,旅游是人类超出生存需要和基本发展需要的较高层次的消费形式,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旅游活动的基础。
3、4.【解析】3选A,4选D。本题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考查旅游业及其发展和特点。第3题,从材料可以体会出,中国旅游的人数很多,旅游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经济活动。第4题,结合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分析,“人造景观众多”的说法较片面。
5、6.【解析】5选C,6选A。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5题,旅游业是为旅游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其中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一大支柱,它是旅游活动实施的媒介。第6题,如果旅游与环境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性的方向发展,导致旅游环境混乱、污染,降低旅游质量。
独具【规律方法】归纳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良好的环境对旅游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
(1)独立关系:旅游和环境保护各自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相没有接触和干扰,保持独立。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随着旅游大规模发展,环境将会产生深刻变化。
(2)共生关系: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支持,彼此受益。但世界上能达到这种关系的地方不多。
(3)冲突关系:当旅游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时,旅游与环境就发生冲突。此关系会刺激和促进旅游目的地采取措施,以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
7.【解析】选C。湖北省沪渝高速的开通,极大地刺激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8、9.【解析】8选C,9选D。第8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城乡产业的差距,地理背景的差异决定了城市居民成为我国农业旅游的主要消费者。第9题,观光农业不是以销售农产品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销售农业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农业观光旅游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10.【解析】选D。①为国内旅游的作用;③作用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
11.【解析】本题结合“国际旅游收入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际旅游人次图”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1)题,要能读出此图是国际旅游收入与国际旅游人次从1950年到2000年的变化图,并能注意到二者之间变化的关系。第(2)题,国际旅游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际旅游分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其中入境旅游能增加旅游接待国的外汇收入,平衡其国际收支。第(3)题,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综合性行业,它不是一个或一类产业,所以不能说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答案:(1)国际游客逐年上升。国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人次呈正相关。
(2)发展中国家因经济收入低,具备旅游条件的人数少,因此利用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机会,优先发展入境旅游业,以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3)该观点不正确。从理论上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它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又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但不能说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2.【解析】本题以形形色色的现代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山东省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及旅游路线图为背景材料,侧重考查了现代旅游的特点、基本要素及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1)题,联系教材回答即可。第(2)题,结合教材以及实际情况即可回答。第(3)题,联系教材中旅游业对文化的作用来回答。
答案:(1)20
50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食、宿、行、游、购、娱
(2)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增加收入,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东亚地区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旅游业发展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结合图中数据可得具体答案。第(1)题,主要考查旅游业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第(2)题,旅游业能够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第(3)题,旅游业发展能够扩大就业。第(4)题,旅游业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文化的繁荣,社会的稳定等。
答案:(1)B
12
国民经济
(2)A
外汇
(3)D
就业
(4)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文化交流
社会稳定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旅游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旅游需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不是本国本地区所能控制的,像自然灾害、恐怖主义、疫情等,这使得旅游业具有不稳定性。此次海啸由发生于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的地震引起,而新加坡受苏门答腊岛的阻挡,受其影响较小。
答案:(1)不稳定性(或脆弱性)
(2)海底地震
(3)自然灾害
疫情发生
恐怖主义
(4)AB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