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5 10:5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
A.丈夫之冠(guàn)  荷担者三夫(hè)
B.无穷匮也(kuì) 一厝朔东(cuò)
C.军士吏被甲(bèi)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yī)
D.可得而犯邪(yé) 折戟沉沙铁未销(jǐ)
2.下列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帝感/其诚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曾益其所不能
C.往之女家 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B.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一直
C.聚室而谋曰 室:家,全家
D.军细柳,以备胡 备:防备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拂乱其所为      无法家拂士
B.成立而去 昔人已乘黄鹤去
C.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D.发于畎亩 发于声
6.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必先苦其心志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饿其体肤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饮酒》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8.古诗文填空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中原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誓死报效国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算是大丈夫,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9.名著阅读
2024年10月,将迎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班级围绕《红星照耀中国》开展“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长征精神”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任务一 走进长征】
(1)为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班长搜集了以下材料,从中你发现红军长征时期经历了哪些困难?请写出其中的三点。
长征的统计数字(摘编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
▲十五个整天的大决战 ▲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 ▲二百三十五天的白天行军 ▲十八天夜间行军 ▲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 ▲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 ▲爬过18条山脉 ▲渡过24条河流 ▲经过12个省份 ▲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 ▲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深入几十年来中国军队从没到过的地方
【任务二 感悟精神】
(2)回顾《红星照耀中国》,联系前面的任务,你感悟到的红军长征精神是什么?
10. 学校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拟写】学校准备用一副对联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已给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列举】根据你对文化遗产的理解,请你分别列举一个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结庐”、“辨”分别是什么意思?
1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出南山怎样的景象?这两句诗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阅读《富贵不能淫》《周亚夫军细柳》,完成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______)
(2)改容式车 (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丈夫之冠 桂冠 怒发冲冠
B.威武不屈 委屈 宁死不屈
C.上至劳军 劳驾 任劳任怨
D.群臣皆惊 惊慌 打草惊蛇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6.(甲)文中孟子指出了心目中“大丈夫”的本质,请结合文章(乙)的内容,简要说说周亚夫能否称得上大丈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③,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④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⑤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果蔬:泛指菜肴。③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④脔:切成块的肉。⑤箸:筷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日过午 / 及鲁肃过寻阳
B.意为公必盛馔 / 意暇甚
C.初供胡饼两枚 / 初,权谓吕蒙曰
D.萧氏子至京师 / 去后乃至
18.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萧 氏 子 颇 骄 纵 不 复 下 箸 惟 啖 胡 饼 中 间 少 许 留 其 四 旁。
19.王安石是一个怎样的人?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屋·父亲
①父亲走了以后,老家临街的两间平房,屋顶也披离下来,毕竟有三十多年的房龄了。父亲买下这块宅基地的时候,我刚上小学。记得也就是两间白灰小瓦的平房,年深日久,显得破破烂烂。父亲看中的,主要是屋后的一大片荒山。读书人似乎都有个陶渊明情结,父亲是20 世纪60 年代的大学生,那个年代算是高知了。有一方自家的天地,既可以给子孙留下恒产,又可以种种花草,养些鸡鸭,闲暇时安静地读书喝茶……这块地,最宜作他的归田计。
②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归田计只能从牙缝里省,再有就是亲力亲为。凡自己能做的,绝不额外去花工料钱。建新房需平整地基,得挖平半面小山坡。于是下班后、节假日,父亲就成了移山的愚公。十字镐、镢头与铁锹,再加上一个畚箕。那时的他不知疲倦似的,大半天都不带歇,还哼着小调。开出的地基,起了两层砖混小楼,土方填在北边的洼地,搭建了两间平房。原宅高耸的古砖院墙,青铁皮的实木大门,都还保留着,整体看起来,颇有几分气象。父亲又种上竹子、蜡梅、桃树等。
③一场雨后,竹笋悄悄钻出地面,香椿在枝头探出新芽。我们用长长的竹篙,绑上铁丝钩,咔嚓,咔嚓,香椿芽一撮撮掉下来,青莹润泽。弟弟从鸡窝里摸出几枚刚下的鸡蛋,母亲捏着鸡蛋,在锅沿上一磕,两指一掰,鸡蛋便在油锅里滋滋作响。煎到五分熟,加入香椿芽,一股说不出的清香,立刻从厨房弥漫开来。被春天浸润的小院,洋溢在醉氧般的微酣里。
④我读中学时,已过不惑之年的父亲开始学写古诗。他买来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那套书的第三册介绍格律诗写作,被父亲翻得脱胶,用麻线重新装订,里面有关平仄、声韵的书页,因经常翻阅,纸张尤为暗黑。每写好一首,父亲都显得很陶醉,他知道我不懂,就读给母亲听。母亲颇不耐烦,借口做饭,躲进厨房,他就追到厨房,靠着门框发表他的大作。
⑤我大学一二年级时,经常收到父亲的家书,慰勉学业。那些信文绉绉的,我仿佛能看到他写信时陶醉的神情。读研时,父亲已较少过问我的学业,倒是把他的诗作寄过来,征询我的意见。
⑥我发表文章,出版著作,父亲是第一个读者,也是最积极的宣传者。街坊串门,亲朋往来,都是他炫耀儿子的好机会,也不管别人是否乐意听。那时,他已经把身上的自信,悄悄转移到我这里,而我并没有做好准备。遇到生活中的种种困扰,我还是习惯回老家休整,推开老宅厚重的铁皮木门,见到父亲坐在窗前,桌子上的茶升腾着热气,立时觉得笃定、安宁。
⑦我自离家读书,每次回来都待不了几天,弟弟也住在别处。父母守护着老屋,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光里慢慢变老。由于早年家里建房时劳累过度,营养又跟不上,父亲的身体逐渐衰弱下来,直至一日,母亲来电话说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父亲走了,我的山崩塌了,没有人来分担我的悲伤。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我最在意的,是他的欣慰与骄傲,那才是我获得存在感的根本。
⑧也许有一天,匍匐在南门老街的青石条,会忘却父亲的足印;城东的那条大河,会忘却父亲为了省下一点建材费,在它的怀里挑过砂石。甚至连老屋都会湮灭。但“父亲”作为一个文学的共名,将以近似的形象和温度,在天下儿女的心中永生。
(有删改)
20. 根据第①段内容,解释“陶渊明情结”。
21. 根据第② ~ ⑤段内容概括关于“父亲”的几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认真学写古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对第⑥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表现出父亲因“我”的成长而骄傲自豪。
B. 写出了父亲炫耀儿子的自得之意。
C. 强调了“我”因父亲的关注而倍感压力。
D. 暗含了“我”对父亲的依赖与眷恋之情。
23.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用《老屋·父亲》为题的妙处。
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
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
答案
1.C 2.C 3.D 4.B  5.B 6.D 7.C 8. (1)欲辨已忘言 (2)学诗谩有惊人句(3)簪缨散 (4)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5)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9.(1)行军路途遥远;自然环境险恶;敌方围追堵截;遭遇军阀包围;穿越陌生区域;战斗频繁等。
(2)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0、(1)示例:心连心构筑精神家园 (2)示例:物质文化遗产:泰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
11、构筑房舍;辨识。
12、夕阳笼罩着山峦和暮霭,在夕阳的余晖下,禽鸟结伴回巢,鸟声啾啾。隐含了诗人想要摆脱官场束缚,追求悠然自在,想要与自然山水合而为一的思想感情。
13(1) 正:准则、标准; (2)式:同“轼”这里作动词,指扶轼
14、C
15、⑴实现其志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其志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⑵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
16、①孟子认为,不被富贵所迷惑,不为贫贱所动摇,不被威武所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②周亚夫驻军细柳,治军严谨,文帝想要进入军营,也必须要拿符节才能进入,并且在军营里不能纵马奔驰。周亚夫将军面对地位尊崇的皇帝做到了威武不屈,所以称得上大丈夫。
17.D
18.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19.王安石是一个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人。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杜绝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1. (1)父亲辛劳建房。 (3)父亲经常给“我”写信。
22. C
23. ①“老屋·父亲”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点明了“老屋”与“父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③老屋凝结了父亲对家庭、对子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付出。④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依赖、眷恋和怀念之情。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