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课前预习单(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课前预习单(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5 15:07: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课前预习单
◎知识补充
1.作者简介:
夏浩然、樊云芳,《光明日报》记者。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
吕伟16岁拿下亚运会金牌,许多专业媒体将她称为“跳水皇后”,本文是众多对吕伟跳水比赛的报道中很有特色的一篇。
3.文体知识
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凌( )空 翘( )首 酷( )似 屏( )息 敛( )声
眼花缭( )乱 悄( )然
参考答案:líng qiáo kù bǐng liǎn liáo qiǎo
2.解释下列词语。
凌空: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由衷:出于本心。
新秀: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屏息敛声:形容小心翼翼或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梳理要素,把握内容
1.阅读这篇新闻特写,找出其新闻要素。
学习任务单
何时 1982年11月24日
何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事 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
如何 在跳水比赛中夺魁
[参考答案]①达卡多拉游泳场 ②吕伟
2.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件。课文是着重抓住吕伟跳水的瞬间(1.7秒)来细致刻画的。
◎探究写法,寻踪美点
1.本文特写了吕伟夺冠的精彩跳水过程,整个特写包含了许多精彩的小镜头。请具体分析,体会其中的运动之美。
阶段 小镜头
准备 写静中之动,以慢镜头烘托出吕伟的从容优雅,以及现场紧张的气氛。
起跳 写动中之静,将起跳阶段“瞬间停滞”,以慢镜头突出吕伟的优雅轻盈、技术高超。
腾空 动静结合,以快镜头极力表现吕伟动作之快,又以“小特写镜头”写其从容不迫,展现其身体姿态之美。
入水 以极快的镜头,写吕伟直入水中,在动感描写中,不忘写水花“悄然不惊”的静态细节。
2.这篇新闻特写除了正面描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作用:
①描写观众的反应,借以形成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提高新闻报道的全面性;
②从侧面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
③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凸显出来。
3.课文除了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外,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1)比喻。
如“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此句把吕伟入水时的身体姿态比作箭,既照应了前文的“修长美妙”,又表现出她对身体的控制力,并引出对她入水的精彩描写。
(2)拟人。
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时间以人的情感,“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义,从而写出了吕伟的跳水动作完成得既迅速又潇洒。
◎主旨归纳
这篇新闻特写以特写镜头细致描绘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7秒的时间跨度中勇夺桂冠的美妙瞬间,展现了其高超的跳水技艺,赞扬了她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课后练笔
请仿照下面的句子,选取某种运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你看那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
参考答案
答案一:你看那游泳池里的运动员们,一个个如鲨鱼般飞离起点,像水鸟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喝彩连连。
答案二:你看那篮球赛场上,他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球跳跃腾空,舒展的身姿犹如一飞冲天的矫健雄鹰,赢得满场的掌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课前预习单
◎知识补充
1.作者简介:
夏浩然、樊云芳,《光明日报》记者。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
吕伟16岁拿下亚运会金牌,许多专业媒体将她称为“跳水皇后”,本文是众多对吕伟跳水比赛的报道中很有特色的一篇。
3.文体知识
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凌( )空 翘( )首 酷( )似 屏( )息 敛( )声
眼花缭( )乱 悄( )然
2.解释下列词语。
凌空: 。
潇洒: 。
轻盈: 。
悄然: 。
由衷: 。
新秀: 。
屏息敛声: 。
眼花缭乱: 。
如梦初醒: 。
◎梳理要素,把握内容
1.阅读这篇新闻特写,找出其新闻要素。
学习任务单
何时 1982年11月24日
何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事 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
如何 在跳水比赛中夺魁
2.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探究写法,寻踪美点
1.本文特写了吕伟夺冠的精彩跳水过程,整个特写包含了许多精彩的小镜头。请具体分析,体会其中的运动之美。
阶段 小镜头
准备
起跳
腾空
入水
2.这篇新闻特写除了正面描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作用:
3.课文除了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外,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1)比喻。
(2)拟人。
◎主旨归纳
◎课后练笔
请仿照下面的句子,选取某种运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你看那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