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1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分析我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2.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表现和特征。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1.灾害种类多样
(1)原因
(2)表现: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④________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
2.灾害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⑤________。
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
旱灾——黄淮海平原、⑥____________。
洪涝——⑦____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震——⑧________以及华北、西北、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
低温冷害——⑨________地区。
台风——⑩____________地区。
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1.人员伤亡损失大
(1)原因
(2)表现:成灾人口集中在山东、 ______、河北、 ______、湖北、 ________、湖南和江西等省。
2.农业灾情严重
(1)原因
(2)农业灾情的地域差异
地区
农业部门
灾害
灾情集中区
东部
种植业
洪涝、 ______、冷冻、 ______等
______、 ______、江苏等省
西部
______
______、旱灾、______等
内蒙古、________、______、四川等省、自治区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类型多样,全球各种自然灾害都有发生
B.成灾人口和农业灾情严重
C.自然灾害分布广泛,地域分异不明显
D.空间上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灾害带
读“我国自然灾害点位图”,回答2~3题。
2.我国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边境线分布
B.沿海岸线分布
C.沿纬线分布
D.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处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点位密集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多变
C.自然灾害多发
D.人口密集
考查点2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4.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B.台湾省——地震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方法技巧练
方法 图示法理解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方法技巧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与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框图表示如下:
“思考”教材P25
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征:自然灾害的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自然灾害的点位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原因:(1)我国东南部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高,受灾体密度大;(2)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影响,东南部季风强劲,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灾害频发。
“思考”教材P28
我国灾情的地域差异显著,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受灾体多,受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灾情严重;西北部人口稀少,且以畜牧业为主,受雪灾、风灾、旱灾的影响,灾情主要表现为畜牧业灾情。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地理位置 ②地壳运动 ③季风环流 ④火山 ⑤8起 ⑥东北平原 ⑦黄淮海平原 ⑧台湾省 ⑨东北 ⑩东南沿海 众多 水旱 河南 四川 安徽 农业受灾体 干旱 风雹 山东 河南
畜牧业 雪灾 虫灾 青海 西藏
基础达标练
1.B [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全球多种自然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受我国自然条件复杂的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异明显。]
2.D [该题的图示明显,结合图示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点位的分布特点。]
3.C [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点位密集说明此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
4.D [黄淮海平原主要为旱灾和洪涝灾害严重。]
方法技巧练
C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与我国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有关。]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2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我国的自然灾害带
自然灾害带
海洋灾害带
东南沿海灾害带
东部灾害带
中部灾害带
西北灾害带
青藏高原灾害带
分布地区
东部和南部海域
①______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第②___级阶梯
青藏高原以东的第③____级阶梯
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④__________西部地区
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
形成原因
受海洋环境的影响
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
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⑤__________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
是中国的干旱区
地势高、气温低,岩石破碎
主要灾害
台风、风暴潮、⑥____
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
洪涝、旱灾、病虫害
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
暴风雪、地震、寒潮、⑦______
危害对象
海洋渔业和⑧________、船舶、港口
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
农业和城市
⑨______、交通设施与建筑物
⑩__________、城市建筑和畜牧业
畜牧业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 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
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
方法技巧练
方法 图示法记忆自然灾害的危害差异性表现
下图为“某岛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和“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
A.寒潮、洪涝
B.地震、洪涝
C.台风、地震
D.干旱、台风
(2)该岛属于我国的( )
A.海洋灾害带
B.东南沿海灾害带
C.东部灾害带
D.中部灾害带
方法技巧
“思考”教材P29
我国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价值高,尽管抗灾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灾情重;西北部人口稀少,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来说,尽管抗灾能力差,但灾害风险小,灾情相对弱。
“活动”教材P29
(1)根据表的横向统计,将数据列于下表。可看到每年各类灾害成灾面积的总和及其动态变化。
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统计表(单位:万hm2)
年份
旱灾
水灾
风雹灾
霜冻灾
合计
1991
1
056
1
461
202
62
2
781
1993
866
858
364
223
2
311
1995
1
040
760
207
179
2
186
1997
2
000
584
295
83
2
962
1999
1
661
507
203
269
2
640
2001
2
370
361
206
178
3
115
(2)根据表的纵向,分灾种绘制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年变化图。从图上可以看到,各类自然灾害成灾面积随时间的波动情况。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连云港 ②三 ③二 ④内蒙古 ⑤地表物质 ⑥赤潮
⑦雪崩 ⑧石油平台 ⑨农业 ⑩绿洲农业
基础达标练
1.A [紧紧抓住气象灾害发生的圈层——大气圈,即可得出答案。]
2.C [Ⅳ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这里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降水变率大,因此是泥石流频发的地区。]
方法技巧练
(1)C (2)B [由经度和剖面图确定该岛为我国的台湾岛。结合该岛所处的海陆位置、板块位置可知,该岛易受台风、地震灾害影响。从空间分布看属于我国东南沿海灾害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