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ABCDEFGHIJKLMNO中国的地质灾害中国地理之什么是地质灾害?有哪些地质灾害?一、地质灾害
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强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地质灾害。二、主要地质灾害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和泥石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思考:
(1)什么是地震?它是怎样产生的?(2)什么是震源、震中和震中距?(3)地震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一、地震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 —喜马拉雅带 我国地震分布 东南部的台、闽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西北天山和祁连山西南青藏高原及边缘川、滇 地震的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
A、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
B、3—5级的地震,人们有不同的感觉,称为弱震或小震
C、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分为: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70km 70~300km ﹥300km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
因此破坏性巨大。 地震可以摧毁建筑、使人们失去家园、
造成人员伤亡、诱发其他灾害共同影响人类,
比如火灾、海啸、滑坡等。哪些因素和地震的破坏程度有关?震级:正相关 震中距:负相关 震源深浅:负相关 建筑物的抗震程度 防震常识小游戏,试试看你的选择是否正确? 天津距唐山约105千米,唐山大地震时,两地的震级和烈度(地面所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 )
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都相同
B唐山的震级和烈度比天津大
C唐山和天津烈度相同
D两地震级相同,但唐山地震烈度比天津大D (1)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为哪三类? 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2)我国各类火山的分布如何? 我国的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台湾和新疆境内,他们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黑龙江的五大连池是休眠火山,他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山西的死火山群,在人类历史以来没有重新喷发过。三、滑坡和泥石流根据所学知识思考:
(1)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哪些地方?
(2)它们主要是由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3)滑坡和泥石流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生?(一)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1、定义:2、滑坡发生的条件山区发生滑坡,在地形、岩石、植被方面的条件是什么?地形:
岩石:
植被:地势起伏大较破碎植被覆盖较差(二)泥石流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1、定义:2、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植被、气候方面的条件是什么?地形:
岩石:
植被:
气候:坡陡谷深的山区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暴雨或连续性降雨 防御地质灾害主要应做三项工作:
(1)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管理,健全减灾工作的法规;
(3)实施预防措施四、地质灾害的防御【例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B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2-3题。
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A3、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 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 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 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条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B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陆路交通完全中断,通过卫星航拍取得地面灾情信息,显得至关重要。官兵被空运到灾区实施救援,专家分析,媒体报导陆续传来。
4、引起汶川陆路交通完全中断的直接原因是
A.火山活动 B.震级、烈度
C.断裂构造运动 D.滑坡、泥石流 D5、防止滑坡和崩塌的有效措施是 (不定项选择)A.通过气象卫星进行监测
B.实施护坡工程
C.用人工爆破等手段炸掉陡山陡坡
D.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BD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图 (1)根据材料1,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材料1: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图 地震分布广 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地震呈带状分布 材料2: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材料3:2002年12月25日,新疆乌恰县发生5.7级地震,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约在二千五百万元左右。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2)根据材料2和材料3,分析地震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灾情重;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地震引起的死亡人数下降,而经济损失上升。
7、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 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 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7、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