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带的北东边界,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地震滑坡 地震灾害
滑坡、泥石流灾害
地质灾害多发区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地理分布。 2.从三者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3.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地震灾情和特点。学科网 给出一地理位置,可对其地质方面进行分析各种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及所会产生的差异。 通过学习了解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成因。 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地震预测和防震意识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一、地震灾害地震后的房屋地震后的房屋地震后(一)相关定义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
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
波的一种自然现象。1.地震 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 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2.震级(二)成因和类型 根据成因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 3.塌陷地震 4.诱发地震 5.人工地震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三)分布(四)地震灾情主要特点 1.破坏性大,成灾广泛 。 2.社会影响深远。 3.防御难度比较大。 4.地震还产生次生灾害。 5.持续时间比较长。 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是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2秒,中国河北唐山市发生震级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震级为8.0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截至7月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遇难: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18624人。紧急转移安置1500.6341万人,目前累计受灾人数4624万人。经济损失已经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 (五)避震要点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强震过后的自救 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二、滑坡、泥石流灾害泥石流泥石流滑坡滑坡发生时 (一)相关定义 1.滑坡 2.泥石流 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 (二)成因和类型根据滑坡体体积将滑坡分为四个等级: 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10×104立方米 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104-100×104立方米 大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0×104-1000×104立方米 特大型滑坡:滑坡体体积大于1000×104立方米 1.滑坡的分类2.泥石流的分类按泥石流的物质状态分为两类: 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 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 云县境内突发泥石流洪涝灾害 (三)滑坡、泥石流的分布1.滑坡的分布 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地区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发生相当的频繁。 注: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2.泥石流的分布 黄土高原、天山、昆仑山等山前地带、太行山、长白山泥石流危害都很严重。我国的台湾省也经常有泥石流发生。 注: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
大量降雨 大量碎屑物质 山间或山前沟谷地形 (四)滑坡、泥石流的灾情特点1.时间分布特点(1)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般在雨季或冰雪融化时多发。2.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3.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滑坡泥石流泥石流 2002年6月17日暴雨引发洪灾及泥石流,四川省3000万应急款急调灾区。 2002年8月19日云南新平泥石流死亡人数升至33人,3000多人参与抢险。 2008年11月4日云南泥石流致35人死亡,107万多人受灾。 1961年3月6日湖南省资水柘溪水库库岸发生了一起重大滑坡次生灾害。 (五)滑坡、泥石流的预防措施1.滑坡的预防措施 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 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 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 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主要自然因素 (1)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2)岩性: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整,则滑坡往往就越少。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讲,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 (3)地质构造: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越发育,形成滑坡的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4)诱发因素: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水库的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尤其是厂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 滑坡的人为因素 2.泥石流的预防措施 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沟的上方跨越通过,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用以避防泥石流。 穿过工程:指修隧道、明硐或渡槽,从泥石流的下方通过,而让泥石流从其上方排泄。 防护工程:指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型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它主要工程措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 排导工程:其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 拦挡工程:栏挡工程。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暴雨、洪水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建筑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措施。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 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藏、滇式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为严重的省区。 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成因: 1.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2.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3.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4.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川渝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严重区的原因:大巴山的南坡,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1000米左右,是面积广大的大斜坡;岷江和大渡河的上游区又是地势急剧下降的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结构不稳;受西南降水系统的影响,雨量丰沛,而且盆地边缘植被破坏严重。 1.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地震灾害、滑坡、泥石流灾害 2.我国地质灾害重点分布区 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成因: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西南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的成因:该区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的东北边界,地形陡峻,构造断裂活动强烈。 3.地震的分布、危害及防御 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地震灾害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恐惧心理最严重的灾害。 4.滑坡、泥石流的分布、危害及防御 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5.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藏、滇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为严重的省区 地质构造、地貌类型、气候、人为因素 (2005年江苏)分析南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东南亚南海地处最大的陆地板块——“亚欧板块”和最大的海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相碰撞导致地壳运动特别活跃和强度巨大,因此火山、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频繁。所以南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 1.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均有关的地质灾害是(????? )
A.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大爆发
?? B.长江上游地区泥石流频繁发生
C.香港山地中部发生滑坡
? D.20世纪70年代的唐山大地震 BC2.地震发生后,还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
A.海啸????? B.滑坡???????
C.火山???????? D.台风 AB 3.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地发生了滑坡或泥石流,有可能与当地发生过的地震有关
B.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C.人类活动不会减轻火山、地震造成的损失
D.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度不断提高与人 类活动有关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