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限时练(五)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城市附近最不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 )
A.重庆 B.兰州 C.郑州 D.西昌
答案 C
2.易发生滑坡地区的地理特征,可能为( )
①地形崎岖 ②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注 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3.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滑坡发生在山区,泥石流发生在平原地区
B.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
C.滑坡与泥石流的危害基本相同
D.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
答案 D
4.我国南北地震带大致位于( )
A.105°E附近
B.90°E附近
C.30°N附近
D.40°N附近
答案 A
读我国某省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分析完成5~8题。
5.图中省区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A.高山冰雪大量融化
B.人类在沟谷堆积碎石
C.地形起伏大,降水变化率大,多暴雨
D.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答案 C
6.关于图示地区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地处板块内部,地质灾害较少
B.受地形影响,西北部高原面上滑坡、泥石流较少
C.盆地西部边缘山地,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
D.东南部由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地质灾害少
答案 B
7.图中地质灾害频发时间应集中于( )
A.2—5月 B.6—9月 C.10—12月 D.1—3月
答案 B
8.当图中北部地区泥石流、滑坡频发时,受威胁最大的铁路是( )
A.川黔线 B.成昆线
C.成渝线
D.宝成线
答案 D
2013年8月中旬,川、滇交界地区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9~10题。
9.致使上述道路损毁的地质灾害是( )
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D.暴雨
答案 C
10.发生上述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
A.山体破碎、松散
B.植被破坏
C.山高谷深
D.火山喷发
答案 D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是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读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
A.秦巴山区
B.横断山区
C.武夷山区
D.东北山区
答案 A
12.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 )
A.天气状况
B.地质地形条件
C.大型施工活动
D.水系特征
答案 A
二、综合题
1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中国泥石流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析M、N两地自然环境差异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
(3)为减少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宜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答案 (1)西南地区
(2)N地位于四川盆地底部,地形较平坦,植被茂盛,不易发生泥石流;M地位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稀少,夏季暴雨集中,易发生泥石流。
(3)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加强管理。
14.读下图“我国东部某村落附近等高线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指出图中村落可能受何种地质灾害威胁,并解释理由。
答案 滑坡和泥石流。理由:村落所在地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地形崎岖,村落附近(以南)坡度较陡;水源地(山顶)开山取石,破坏山体及植被,地表多松散物质;降水量大且集中;村落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洪流)携带物质容易在此堆积。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示区域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原因。
(2)针对易发地质灾害,图示观光长廊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 (1)类型:崩塌(滑坡) 原因:存在不稳定坡面、碎屑物。
(2)措施:夯填土石,混凝土层,防水层等工程性措施。
意义:减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提高安全性;利于游客观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