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7: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课时练习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3千米。完成第1~3题。
1.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火山喷发
C.海啸侵袭
D.修建水库
2.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大板块内部的次一级板块运动活跃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3.下列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震属于人工地震 ②地震属于天然地震 ③汶川地震后,导致地震向西发展 ④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分布比较稀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A 2.C 3.B
解析:第1题,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第2题,玉树并非位于A、B、D三项中的板块交界处,只能说是大板块内部的次一级板块运动活跃。第3题,玉树地震属于天然地震,是汶川地震导致地震向西发展的结果。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分布比较稀少。
4.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解析:由题图可知,我国西南地区地势高耸崎岖,又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再加上植被破坏,很容易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图中的①地多暴风雪、融冰水灾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②地多沙尘暴等气象灾害,④地为平原地区。
答案:D
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完成第5~6题。
5.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干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滑坡
6.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②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 ③地形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④植被破坏是造成该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种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所以应为滑坡或泥石流灾害。第5题中,D项符合要求。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所以第6题C项符合要求。
答案:5.D 6.C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下图,完成第7~8题。
7.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
A.a
B.b
C.c
D.d
8.上题选项的理由是(  )。
①陡坡 ②水充足 ③位于河谷附近 ④地形平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7.D 8.A
解析:a、c城镇地形平坦;b城镇虽然位于山麓地带,但植被覆盖较好,不易突发地质灾害;d城镇坡陡,位于河谷附近,据图信息,目前正处在低压槽附近多锋面雨,如遇暴雨易突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9.下图中的甲为我国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该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
(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和土质发生滑坡可能性最大。
(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答案:(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滑坡发生的条件及预防措施。第(1)题,由图可知,从坡度上看,该区域坡度为15°的地域发生滑坡的面积最大;从土质上看,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面积比例最大,达到了40%。第(2)题,对滑坡的预防,一要加强监测预报,二要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对滑坡体进行加固。
10.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冰川泥石流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山地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
(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 其原因是什么
(3)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4)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引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
答案:(1)千沟万壑的地表;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广布,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
(2)夏季。夏季降水多,洪流大;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
(3)B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4)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解析:第(1)题,结合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表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属于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结合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特点、气候、植被分析原因。第(2)题,川滇山地、黄土高原、华北和东北山地的泥石流是由降雨引起的,降雨较为集中的季节为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的泥石流是由冰川融水引起的,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易引发泥石流。第(3)题,B地区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少,缺少泥石流的触发机制。第(4)题,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会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流速加大,是泥石流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有些工程的建设也会增加泥石流的发生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