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中国的水文灾害
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与危害。
2.
掌握风暴潮的类型、时空差异和危害。
3.结合实例,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水文灾害在一些地区多发的原因。
【重点难点】
1.
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灾情特点。
2.
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知识链接】
一、洪水灾害
1.特点
(1)总体特点:①______________、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②________。
(2)分布特点
2.暴雨洪水
(1)特点:影响我国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的洪水灾害。
(2)暴雨类型:台风暴雨、⑩__________暴雨。
(3)时空分布
具体分布
时间
集中发生在每年 ______月
空间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______盆地、关中地区以及 ______高原的部分地区
3.雨涝
(1)分布:主要发生在 ________以东,北纬20°~45°。
(2)原因:东部平原地区 __________,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4.受灾体(东部平原)
5.灾情变化
(1)特点:灾情日益 ______。
(2)原因:
a.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河流 ______________能力下降。
b.低洼地开发和建设,低洼地的资产、 ______等密度加大。
(3)解决措施: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 ____________与低洼地的过多 __________。
二、风暴潮灾害
1.分布: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
2.分类
类型
时间
地点
台风风暴潮
____月,以8月和9月最集中
东南沿海
______风暴潮
春季和秋季
北方沿海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
1.分布
2.成因:④________稠密、⑤______________、城市密集、地势低平。
【学习过程】
一、洪水灾害
1.洪水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
洪水灾害的形成与气候、地貌和水文等因素以及人类活动有关,其中气候因素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因素。我国的洪水灾害包括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三种类型。
类型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影响
暴雨洪水
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
①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②易导致洪灾发生
融雪洪水
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地区
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对农业影响最为严重
冰凌洪水
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
影响城市、交通、工业等
【方法突破】如何辨别洪涝灾害、洪水灾害、涝渍灾害
洪涝灾害是由降雨、融雪(冰)、风暴潮等引起的洪流和积水造成的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洪水灾害是由于降水、融雪(冰)、风暴潮等引起江河湖库水量增加、水位上升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涝渍灾害是指降水过于集中,洼地积水排水不畅而造成的灾害。
二、风暴潮灾害
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是风暴潮,东部海岸地带深受其影响。其发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拓展延伸】 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水文灾害严重的原因
①人为原因:东部海岸地带分布有众多的港口、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盐业、捕捞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是一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对全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价值的地带。
②自然原因:地处台风和温带气旋多发区,风力强盛、风暴潮势力强;地势低平,季风气候影响,暴雨—洪水—内涝严重。
【方法突破】图解风暴潮发生时间、类型及危害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原因
【拓展延伸】 我国暴雨洪水的时空分布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正常年份)
时间
副高位置
雨带位置
图示
春末、5月份
北纬15°~20°
华南(A)
夏初、6月份
北纬30°左右
长江中下游(B)
7~8月份
北纬35°~40°
华北(C)、东北(D)
9月份
副高南退
雨带随之南退北方雨季结束
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北方干旱;当副高季节性北移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干旱。
【基础达标】
1.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是( )
A.沿海少,内陆多
B.东部多,西部少
C.迎风坡少,背风坡多
D.平原低地少,高原山地多
2.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水文灾害有( )
①风暴潮 ②海浪 ③海水入侵 ④台风 ⑤干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3.我国西北地区的洪水灾害类型主要是( )
A.暴雨洪水
B.融雪洪水
C.冰凌洪水
D.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完成4~5题。
4.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5.我国温带风暴潮常出现于( )
A.夏秋季节
B.冬春季节
C.春夏季节
D.春秋季节
6.读“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洪水灾害特别严重的流域或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水文灾害多发区是________________。试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地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
mm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
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
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
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
2.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
A.4~9月
B.5~11月
C.7~8月
D.6~8月
读下图,回答3~5题。
3.图中的风暴潮类型为( )
A.热带风暴潮
B.温带风暴潮
C.寒带风暴潮
D.季风风暴潮
4.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C.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5.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
①有众多港口 ②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沿岸为泥质沙滩 ④人口密集 ⑤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 ⑥海防林密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6.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图”。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长江流域是我国洪灾多发区。据此回答7~8题。
7.一般来说,发生下列条件中的哪些情况,长江流域会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灾( )
①上游与中游干支流水位同时进入汛期或汛期因延长而重叠 ②长江中上游对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 ③因泥沙淤积或围湖造田造成干流排水不畅,湖泊调蓄能力减弱 ④长江流域的面积扩大,中下游湖泊众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哪项措施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 )
A.加强流域内的用水管理
B.修筑河堤
C.加强全流域内的绿化
D.围湖造田,发展农业
二、综合题
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图为发生在我国某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
(1)据图分析渤海地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
(2)分析该地风暴潮类型的时空分布特点。
(3)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网北京2012年6月12日电 6月8日以来的强降雨在中国南方省份湖南、江西、广西、四川等地持续,已造成数百万人受灾,湖南、四川出现人员因灾死亡、失踪。江西发生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记者从四川阿坝州了解到,由于近日连降暴雨造成山体滑坡,12日上午6时40分左右,阿坝州金川县境内发生一起泥石流灾害,掩埋了可尔因电站,共造成2人死亡,4人失踪。
(1)江西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2)强降雨在四川易引发哪些地质灾害?为什么?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一、①范围广 ②损失大 ③东部 ④内陆 ⑤平原低地 ⑥西坡和北坡 ⑦范围最广 ⑧时间最长 ⑨危害最大
⑩梅雨锋 4~9 四川 云贵 东经110° 地势低平 严重 蓄洪泄洪 人口 水土流失 经济活动
二、7~10 温带
三、①长江流域 ②鄱阳 ③洞庭 ④人口 ⑤工农业发达
[基础达标]
1.
B
2.
A
3.
B
4.A 5.D
6.
(1)长江流域 淮河流域 珠江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 辽河流域 嫩江—松花江流域 海河流域 四川盆地 长江流域 自然原因有: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地处阶梯的交界处,多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东部临海。人为原因有: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河湖蓄洪行洪能力差;中下游是我国的经济核心地带,人口稠密。
[拓展提升]
1.A 2.A
3.B 4.A 5.D
6.
A
7.
A
8.
C
9.
(1)东北风。西南沿海(或渤海湾,莱州湾沿岸)。
(2)春秋季节,中纬度沿海地区。
(3)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沿岸防护(或堤防)工程;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10.
(1)江西多低山丘陵、平原,地势低,雨季排水不畅;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的蓄洪、泄洪能力下降。
(2)滑坡、泥石流。 四川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构造活跃,岩层不稳定,再加上地形复杂,落差大,以及不合理人类活动,强降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