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章末优化总结考情分析真题导航
(2011·高考江苏卷)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 一旬为10
天, 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
据此回答(1)~(2)题. (双选)(1)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A. 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B. 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 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 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2)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 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 降水较多
B. 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 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 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解析】第(1)题, 本题考查了等值线知识,
意在考查总结等值线分布规律的能力. 由图
中等值线的分布可知, 该地区年干旱旬数总
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且部分地区存在闭
合的等值线, 说明这些地区有高值或低值中
心分布. 第(2)题, 本题考查影响不同地区干
旱旬数的因素, 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
力. ①地区位于山地的东南坡, 该地为东南季风
的迎风坡, 降水较多, 故干旱旬数偏少, 说明
地形对图中等值线分布的影响. 图中越往西
北, 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 降水越少, 故干旱
旬数越多, 这说明季风对图中等值线分布的
影响.
【答案】(1)AD (2)AD
(2011·高考浙江自选模块)2010年10月
下旬,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 超强台风 “鲇
鱼”的袭击. 图1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图2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图1图2
(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 月十 五, “鲇
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 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
A. 广东 B. 福建
C. 海南 D. 山东
(2)22日16时, “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在方位是( )A. 东面 B. 南面
C. 西面 D. 北面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山区易引发泥石流灾
害, 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 你认
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
【解析】(1)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暴雨、风
暴潮三部分组成, 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 因
此风暴潮的大小取决于风力的大小. 从图上看, 福建正是台风登陆的地方, 并且正
是迎风的海岸, 风力大, 风暴潮明显.
(2)读图可知, 测站在风向为西北风, 而台风
的西部吹西北风, 因此“鲇鱼”中心位于一
测站的东面. (3)泥石流是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
殊洪流、泥石流发生前水的流量必然发生异
常变化, 同时因为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 流
动的声音必然异常.
【答案】(1)B (2)A
(3)溪流水量突然变化; 轰鸣巨响; 溪水异常
混浊; 泉水停止等.
(2011·高考山东卷)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 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 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解析】第(1)题, 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变化、
延长方向及弯曲状况进行描述. 要注意两个
方面的变化趋势. 一是总体分布变化趋势, 二是受地形影响的
局部差异. 总体上等值线呈东北—西南方向
延伸, 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表明寒潮发生
总次数自西北向东南越来越少. 长治盆地处
等值线由高值向低值凸出, 表明该处与同纬
度的高原山地相比, 数值较大, 寒潮发生次数
偏多. 第(2)题, 浇水可以增加地面的热容量, 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趋势, 有利于减少寒潮的影响.
【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盆地多于东
西两侧的山地 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
部地区, 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纬
度位置; 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 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 减轻冻害.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