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4.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4.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8 08:4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化92’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确立:发展道路问题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阶段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问题 (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动力问题 (改革也是革命,也是发展生产力)
外部条件问题(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政治保障问题(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问题 (三步走)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中共、统战)
关于祖国统一问题 (一国两制)主要内容要点 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标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背景:①“文革”结束,百废待兴,人民渴望摆脱困境;(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②“两个凡是”束缚人们头脑,“左”倾错误继续影响;
③邓小平恢复领导工作(2)《解放……》-----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2、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中共十二大(1982年)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2)中共十三大(1987年)
----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3.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形成完整的体系):●标志: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2年)
__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1)背景:①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影响中国;
②国内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前途和改革开放产生了疑惑;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内容:a.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改革、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e.判断实践的标准;
f.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4.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2.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提供了理论武器。
3.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1、提出: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这是江泽民首次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国内: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也面临严峻挑战提出背景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三个代表”历史地位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2.回答了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能诞
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
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列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有创新,有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是这三个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十月革命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分析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本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路线,阐明了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相互连接又性质不同的阶段。回答和解决了在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又提出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历史任务。提出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等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处在一个选择何种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恢复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以及党内坚持这一错误的僵化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全新的课题。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科学判断和把握世纪之交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科学判断和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和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勇于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新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共同特征 爱国性、进步性(先进性与时代性)
实践性、继承性、发展性(创新)三位伟人的共同追求的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三位伟人向外国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比较【小结与升华】a、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C、判断实践的标准: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生产力f、发展是硬道理d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一) 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春)b、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e、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有利于) 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1、内容2、意义①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②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江泽民当选为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 (二)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内容: 2.意义: 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三)十四届三中全会(1)内容: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B、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社会主义的,又是市场经济的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化(2)理解:(四)中共十五大 (1997,9)(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多样化(1)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如: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中共十四大召开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的过程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提出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论断—-创新.深化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判断改革的标准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