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6 08: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采访的概念以及新闻采访的意义,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学习如何做好采访规划,拟写采访提纲,进行模拟采访。
3.通过新闻采访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感受新闻魅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新闻采访的概念以及新闻采访的意义,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做好采访规划,拟写采访提纲,进行模拟采访。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作为信息传播的“桥梁”,记者通过提问挖掘事实,让公众看到事件背后的全貌。从央视主播对话航天专家,到校园小记者记录运动会幕后,采访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化身为“小小记者”,一起探究采访的奥秘——如何设计问题、如何与受访者沟通、如何捕捉关键信息吧!
一、了解新闻采访
1. 什么是新闻采访
出示: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获取适于传播的新闻事实而进行的观察、询问、思索、倾听、查阅、记录等工作,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2.如何采访新闻事实
本单元选择了很多经典的新闻作品,请同学们再去阅读新闻通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看看记者们是如何获取新闻事实的?
生自由讨论、分享。
明确:获取新闻事实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
(1)观察,如文中对舰载机着舰过程和现场观众反应的描述;
(2)询问,如文中飞行员的话语;
(3)查阅资料,如文中对某大国海军事故的介绍;
(4)分析,如文中对中国科学家艰难研究过程的介绍……
3.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你觉得一次完整新闻采访流程是怎样的?
生自由回答。
明确:新闻采访首先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再进行现场采访;最后进行新闻写作,完成采访成果。
二、做好采访前准备
1. 请阅读语文书17页任务二新闻采访内容第1则和第2则,勾画关键词句,思考如何做好采访前准备?
生回答。
(1)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拟定采访方案。
(2)拟写新闻采访提纲。
2.确定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那我们该如何选题呢
(1)再阅读一下本单元的新闻,你觉得新闻一般选择怎样的事件去报道?
明确:
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
如国家政策调整、重大科技突破、国际冲突等,这类事件对社会、经济或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②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
包括教育改革、医疗政策调整、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治理等,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
③具有时效性的事件
新近发生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体育赛事等,满足公众对最新信息的需求。
④具有人文关怀的事件
如社会公益活动、人物励志故事、文化传承等,传递正能量,引发情感共鸣。
⑤具有争议性或关注度高的事件
如热点社会话题、法律纠纷、明星绯闻等,能激发公众讨论和思考。
明确:选题原则一:
导向性原则:新闻选题需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政策方向,尤其在我国,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确保报道内容积极向上,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态度。
(2)阅读以下选题,“国学进校园”活动、校运会、校园读书节活动,你觉得新闻选题还应该注意什么?
①突出活动特色
可聚焦传统经典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如学生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国学魅力,或学校创新的教学方法。
挖掘团队协作、拼搏精神或特殊赛事背后的故事,如运动员的坚持与突破。
关注阅读推广的创新形式,如主题阅读活动、师生共读等,体现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
②结合学生视角
采访学生参与活动的感受、收获或建议,让新闻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例如,学生在国学活动中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或校运会上的难忘瞬间。
③体现教育意义
强调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国学活动对文化自信的塑造,校运会对体育精神的弘扬,读书节对阅读习惯的养成。
④时效性与热点关联
结合当前教育政策或社会热点,如传统文化复兴、全民健身等,提升新闻的现实意义。
明确:选题原则二:
相关性原则:选题要与受众的生活、兴趣或当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通过选择与受众切身相关的主题,如教育、医疗、就业等,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使受众更愿意关注和参与讨论。
3.拟定采访提纲
(1)阅读语文书17页第2点,明确拟采访提纲的三个前提。
(2)如何草拟采访提纲
结合语文书17页采访提纲示例,说一说你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拟定采访提纲的具体方法?
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4. 搜集采访资料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郭梅尼曾说过:“我们每次采访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有文字的,我一定尽可能找到所有的资料;没有文字材料的,也要先找了解他的情况的人做一些调查。这样对这个采访对象,就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这些材料,我先反复思考,提出问题。”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搜集采访资料呢?
生自由回答。
明确:
以事为主:了解事件的大致经过、突出特点、相关背景材料,可能产生的影响、后果。
以人为主:熟悉人物的人生经历、专业业绩、思想信仰、家庭状况、个人爱好、社会影响等。
三、学习采访时技巧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细节才能收获最佳采访效果,达成采访目的呢?
1.阅读巴黎奥运中记者采访全红婵的对话,说说记者采访过程中有哪些不合理的表现。
示例:跳水冠军全红婵接受采访时转椅子被主持人提醒。该主持人的做法引起广泛热议,你怎么看
资料:全红婵长期艰苦训练,脊背多处受到伤害,久坐后身体会疼痛不适。
生自由发言。
明确:见ppt
2. 从上你可以看出,采访时候我们应该尊重采访对象。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生自由回答。
3.提问具有方法
要使你的采访达到满意的效果,那么在采访中的提问是十分重要的。在正式采访中,我们有哪些具体方法呢?
生回答。
明确:
(1)正面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绕圈子
(2)侧面问:换一个角度提问: 帮助采访对象回忆联想,问出真实、具体的新闻材料
(3)追问法:根据采访对象回答的一个情节,一件事情或其他材料,适时地紧追不舍地问下去,一层层挖掘出最真实的新闻材料。
四、做好采访后整理工作
阅读语文书第18页的第4点,明确采访结束后的工作。
明确:
1.采访结束后,要及时整理所获得的素材,理清头绪,去粗存精为新闻写作作好准备。
2.其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要认真核实,保证不出现错误或偏差。
3.可以将这些信息发给采访对象过目,以便对方确认事实、明确观点和修正措辞。
五、课下进行采访实践
围绕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的热点话题,自选角度、对象,拟写采访提纲完成一次采访,并整理所得信息,为写作一则新闻作品做准备。
注意:
1. 选题贴近生活且有价值意义,组内设计并填写表格进行明确分工。
2. 拟写采访提纲要先明确采访目的与采访对象,并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
3. 采访提问应具体有效、紧扣目的、逻辑清楚、简洁明了。
4. 完成现场采访要灵活使用四种提问方式,并做好记录。
5.采访结束后整理采访材料,为新闻写作做准备。
六、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获得更好的新闻素材,需要大家在生活中勇于实践,才能真正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