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06:4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学案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
1、主要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
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况
灾前预警
灾中跟踪
灾后评估
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世界监测机构
作用
体现
各个国家
监测主体
监测对象
四大圈层
地方政府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自然灾害
基层社区
(监测机构)
(监测内容)
谁来测
监测
手段
测什么
陆海空相互交织的监测、预警网络
监测手段(怎么测)
3、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已经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二、遥感技术(R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
2、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重要性:

空间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
时间上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在灾害研究中,遥感是其它方法和技术无可替代的

可迅速发现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千里眼”的优越性

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及是否复发都可用遥感进行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
3、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4、与RS结合:可以实现在灾害发生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先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做出平价,指导防灾活动;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能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在成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从而对减灾作出贡献。
遥感技术(RS)
———前台(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GIS)
—后台(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措施——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2、工程措施——通过建设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目的

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如
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如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人口、财产安全
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档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耕地

改变财务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如
修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人畜、作物正常需水,防洪抗旱
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
【练习巩固】
1.不属于GIS系统在减灾防灾中作用的是(

高考资源网
A.可以集成与减灾防灾有关的多种数据库和模型库
B.模拟和预测灾情发展趋势
C.对减灾防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D.可以及时发现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范围
2.关于GPS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GPS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高精度的三维位置
B.GPS在扑灭林火减灾领域发挥不了作用
C.利用GPS可以提高减灾效率
D.救灾物资空投,利用GPS可以提高精确度
“GIS”的英文全名是Geograhic
( http: / / www.21cnjy.com )Information
Syst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大功能。“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据此回答3~4题。
3.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4.有的渔民已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

A.可以使鱼获量持续增长
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
C.绝对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
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
5.对台风和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A.利用气象雷达
B.利用专用飞机
C.利用气象卫星
D.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6.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其形成有三个条件:陡峭的沟谷;大量松散的堆积物;充足的水源。回答7~9题。
7.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A.我国西南山区
B.平原地区C.我国西北地区
D.植被较多地区
8.我国山区泥石流日趋频繁的原因是(

A.地壳活动日趋激烈
B.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日益严重
C.太阳辐射日益强烈
D.山区气候日趋干燥
9.防止泥石流多发需要做下列哪项工作(

A.利用卫星探测
B.利用地震波勘探
C.对山体进行加固
D.植树造林
10.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11.对台风和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A.利用气象雷达
B.利用专用飞机
C.利用气象卫星
D.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12.我国对禽流感确定和疑似病例指标分类汇总,并在地图上进行疫点和状况的位置标定可采用下面哪种现代化技术(

A.RS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
D.IT技术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央视国际2004年7月22日消息,云南德宏
( http: / / www.21cnjy.com )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7·20”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救灾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截至到21日晚8点,灾害已造成12人死亡,48人失踪,4人重伤。
(1)在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时,主要诱发因素是   ,我国由于   广布,所以泥石流爆发的频率很高。
(2)为减轻山区泥石流造成的损失,人类能够做到的有哪些?
(3)破坏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       ,当其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做?
14.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公室对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内蒙古和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四省区10年中被开垦的草地和荒地总面积近200万公顷(其中开垦草地约120万公顷,开垦荒地约80万公顷),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为100万公顷。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用了先进的   技术手段,发现上述地区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总面积的   %。
(2)从气候的干湿状况分析,上述地区除三江平原属    区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    区与   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   。
(3)上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现象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被撂荒地区应采取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
(
)(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
A.禁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
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
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
D.引进耐碱作物,改良盐碱土
E.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C
6.A
7.A 
8.B 
9.D
10.D
11.C
12.B
13.(1)暴雨 山地
(2)a 植树种草保护山坡 b 采取工程措施加固山坡 C 转移泥石流多发地区居民及财产
(3)地震 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考虑,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14.(1)遥感 50
(2)湿润 干旱 半干旱 滥垦草场造成土地沙化
(3)易产生沙尘暴天气,使空气悬浮颗粒增加,空气质量下降 
(4)A、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