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卫星云图(satellite cloud imagery)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像。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尝试探究:卫星云图的获取应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
提示:遥感技术。 了解
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掌握
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应用
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 等各级组织,通过 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 、灾后评估以及提出 等作用。国家、区域及地方不同平台灾中跟踪减灾决策方案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技术具有观测 、信息 ,获取速快,
好和 强等特点。
2.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 观测能力, 可 以 多 波
段、多时相和 角度获得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 观测,可获得地球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范围广获取量大实时性动态性全球全天候同步3.通过电视屏幕上的 可以看到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利用 可以迅速的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 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
4.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 、 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天气云图遥感影像遥感规模速度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 分析,具有 、定性和 的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 、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 等,还可以为制定 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空间数据空间定位定量分析动态监测灾情评估减灾预案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自然灾害防御就是在自然灾害 采取 和 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2.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包括:① ,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② 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③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 , 减少灾害损失。 发生之前工程性非工程性改变地表环境组织和控制抗灾能力1.教材P62“图3-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提示:该图以三维坐标示意直观的显示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念,共三方面意思: ①自然灾害的监测机构,从范围的级别来说有世界级的、国家级的、地方一级的,小至县、乡、镇等各级监测机构。
②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是从地球外的各种卫星,大气层中的飞机,地面上的雷达、观测站,海上的船只等平台进行监视(这一环节属于遥感),再将数据通过各种接收站传送至专门机构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预测预报(这一环节属于地理信息系统)。
③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应用的范围广泛,对发生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一些灾害均可进行检测。如对洪水灾情的监测、植被覆盖度及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的监测等。2.教材P64“图3-2 1990年发生在太平洋上的第15号台风的卫星影像”和“图3-3 1998年长江洪水九江段决堤遥感影像”
提示:图3-2是地图和卫星影像的组合图,清晰的反映了该次台风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移动路径,从而可以了解该台风影响和危害的地区范围,体现了遥感动态监测的优势。图3-3是影像组合图,从俯瞰的角度清晰的对比了1998年 九江段决堤前后的景象。两张大图的上方河道是长江,左下方的深色水体是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之间是九江段堤坝,两张小图是九江段堤坝的放大图。3.教材P69“图3-7中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和“图3-8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
提示:从图3-7可以看出:①我国有多处防护林工程(防扩林工程又称大地绿色工程),属于第一类“改变地表环境”,通常布局在海洋带、北方风沙区、山地水土流失区以及人口稠密的平原区。 ②我国东南沿海的防潮大堤以及防御滑坡泥石流的格栅坝(图3-8)属第二类“阻隔或控制灾害与财产、人口等的直接相遇”类; ③不同库容的水库及抗震系数较高的城市建筑等,都属于第三类“改变财物特性,提高抗灾性能”。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江西是全国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已建成了由90个国家级气象监测台站、1 535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组成的自动气象观测网,基本实现全省每个乡镇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目标。全省在南昌、赣州、吉安、九江和上饶等地布置了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2部移动应急雷达;抚州、宜春、景德镇3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正在建设中。
江西省气象部门通过综合利用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等手段,已初步建立了省、市、县逐级指导的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什么是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
【例证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主要作用有 ( )。
①灾前预警 ②灾后救助 ③灾中跟踪 ④执行减灾决策方案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答案 D
【练习1】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地质灾害没有减灾作用
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
C.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
D.监测平台主要是空间平台,没有地面平台解析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的作用。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监测机构(由世界、国家、地方政府、基层社区等各级监测机构组成)监测手段(通过各种不同平台如飞机、卫星、雷达等监测、将数据经各接收站送至专门机构汇总,分析并提出预测预报)和监测内容(主要监测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的各种自然灾害)组成。
答案 C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作用: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的作用。 .组成【方法技巧】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分析思路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检测中的作用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的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
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航空遥感在灾害中能起哪些作用?
2.遥感技术具有哪些功能与特点?【例证2】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A
【练习2】遥感技术和GIS的应用在抗灾减灾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2)遥感技术和GIS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 ( )。
①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②灾中做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 ③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 ④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每隔9天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的优势。遥感可以快速获取资料,GIS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从而作出灾情评价,指导抗灾活动。
答案 (1)D (2)C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检测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自然灾害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下表所示:一、选择题
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主要工程,掌握其主要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海防林工程的作用是防风抗灾和固岸;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的作用是防洪;修建“西气东输”管道和兴建大亚湾、阳江核电站是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答案 B
中新网2010年2月27日电 据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报道,当地时间27日早上由于8.8级地震引发的7.7英尺(约2.34米)高巨浪袭击了海滨城市塔尔卡瓦诺。该中心在声明中说,在8.8级地震过后,智利沿海11个城市受到了海啸袭击。据此回答2~3题。2.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
①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②是由于本次大地震引发的
③该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④该地震发生在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 )。
①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将人们迁离沿岸居住
③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④在海岸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组属于地理时事题目,2010年的智利大地震发生在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该海啸是由于本次地震引发的。将人们迁离沿岸居住不切实际。围海造陆会加剧灾害的影响。
答案 2.D 3.C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回答4~5题。4.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中南地区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有 ( )。
①地壳运动更为强烈 ②降水强度更大 ③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④植被覆盖率更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 ( )。
①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 ②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 ③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 ④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形崎岖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会破坏地表结构,加剧灾害的发生,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不切实际。
答案 4.C 5.C二、综合题
6.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技术是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2)灾害预测、预报方面的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当这些技术发展到更高水平后,能够引导着人类从趋利避害到________发展。
(3)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其具有哪些功能?
解析 本题以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及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考查高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解题时应注意掌握“3S”技术的应用领域。
答案 (1)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
(2)空间技术 信息技术 化害为利
(3)GIS,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教材P66活动
提示:设计步骤:
1.先熟悉RS和GIS是哪些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们对应的中文含意又是什么。
2.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
3.通过几个优秀的搜索引擎(如http://www.baidu.com或http://www.google.com等),输入相关词汇(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防灾减灾、自然灾害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多试一些关键词,会有不同的搜索结果。
4.将查到的有关信息保存或打印出来,在班上互相交流。
答案:略。
教材P70活动
提示:设计步骤:
1.确定时间(例如50分钟)和演讲的人数(可有8~10位同学)。
2.将学生分成几组,并确定每组的演讲主题(可自定题目)。例如:
(1)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
(2)人类扮演什么角色——改善环境,减少和降低灾害的损失;还是破坏环境,促发和加剧灾害的损失?
(3)自然灾害对人类是有害的,它有有利的方面吗?
(4)面对灾害,我们学生可以做什么?
(5)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投身于减灾事业。介绍一些从事减灾事业的科学家或普通工作者。
3.各组分头准备演讲稿和推选演讲人(如果需要,老师可提供帮助),时间为一周。
4.演讲比赛开始,可请有关老师和领导参加,进行评比。
5.将各组演讲稿编订成册,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