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7:3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据媒体介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据此完成1~2题。
1.桑枣中学的师生在地震发生时无一伤亡,成功避险,关键之一是充分利用了逃生时间。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C.人在地震中从意识到到躲避所用的最短时间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到地震的时间
2.下列室内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
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
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躲避
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躲避场所
【解析】 第1题,地震来临时,人从感觉晃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意识地震发生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只有7~9秒,这个时间被称为“黄金12秒”。第2题,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椅下;室内避震应选择物体结实,有支撑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且开间小的地方。第3题,在室外行驶的汽车上应等地震过后再下车,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应躲在桥下。
【答案】 1.C 2.D 3.C
2012年4月5日新华社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当地时间2日上午发生里氏6.3级地震,首都墨西哥城部分地区有震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墨西哥居民不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
A.若在平房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家具旁
B.正在用火时,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用电开关
C.在楼房可选择厨房、浴室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D.迅速钻到床柜里
5.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6.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4题,人一旦钻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床柜后,便立刻失去了机动性,视野被挡、四肢被束缚,很容易遭受连带性伤害,不仅会错过逃生的机会,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第5题,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第6题,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
【答案】 4.D 5.B 6.C
7.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解析】 抱紧电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难度系数高。
【答案】 C
8.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  )
【解析】 雷电天气时,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树或高压线下都容易触电,在室内看电视也容易引雷电进入室内。
【答案】 C
(2013·麻城一中月考)某中学地理小组到某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9~10题。
9.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解析】 由各处等高线分析可知b、c两处为山谷且较为陡峭,d处海拔高、风力较大,而a处位于山脊,地势较高,且地形平坦开阔。
【答案】 A
10.f地发生泥石流时,①~④逃生路线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等高线垂直方向向高处跑。
【答案】 C
二、综合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材料二 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泥石流示意图
   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解释导致泥石流爆发的自然条件。
(2)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解析】 该题考查泥石流灾害发生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自救方法。第(1)题,泥石流发生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碎屑物、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第(2)题,泥石流发生时伴随有巨大的声音,所以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应快速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答案】 (1)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利于水流汇集;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植被稀疏等。
(2)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应快速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12.(2013·陕西五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午后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22日凌晨,北京市普降特大暴雨,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成灾面积14
000平方千米,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材料二 进入2012年5月以来,新疆巴州、和静、尼勒克县等地先后遭受洪灾危害,损失惨重。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的主要差异。
(2)简述洪涝灾害的危害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解析】 北京市的洪涝是由暴雨引发的,新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洪涝灾害是由积雪融化造成的。洪涝灾害对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强监测预报、修建水利工程、制定应急预案等是有效的防洪措施。
【答案】 (1)材料一:暴雨引起洪涝灾害。材料二:前期积雪量大,后期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引起洪涝灾害。
(2)危害:房屋倒塌;工业受损;农业减产;交通拥堵;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措施:利用水库调蓄洪水,削
( http: / / www.21cnjy.com )减洪峰;修建防护堤(或修建分洪工程或修建排水工程),整治河道;加强洪水预警预报;加强公众减灾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