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了解如何做好防震准备。
2.掌握避震及震后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技巧。
3.理解掌握如何做好防洪准备及洪水中的应急措施及救助。
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重难点)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震准备
实施地区
地震危险区
实施单元
家庭
实施方法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防震会
具体内容
制定对策;树立防震意识;清楚逃生途径;掌握自救、互救方法
2.避震
(1)自救机会:从开始感到晃动到房屋倒塌的十几秒的时间
(2)避震方法
室内:平房或一楼:跑,其他情况:就地躲避。
室外:尽量到开阔空地躲避,要远离高层建筑、墙壁和桥梁等,注意保护头部。
(3)应急预案实施方法:把床下和牢固家具腾空,并准备一个应急包。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自救
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保护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2)互救
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生”后救“人”;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救声;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
1.怎样识别地震谣言?
【提示】 (1)只要不是政府正式发布的地震预报,就不要相信。
(2)凡是说“××单位都已通知了要地震”都不可信。
(3)凡是将发生地震的时间“预报”到一天以内,甚至“精确”到几点几分者,肯定都是谣言。因为目前全世界的地震预报水平都无法达到这样的精度。
(4)凡是将发生地震的地点“预报”得十分具体(具体到××乡或××街道)者,肯定都是谣言。
(5)凡是贴有“洋标签”(即说国外××专家已预报)的地震传言都不可信。
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2.洪水应急
能逃脱
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或高坡等
不能
逃脱
借助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3.洪水中的救助
(1)特点:主要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互救更为重要。
(2)内容
详细过程
具体方法
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抛救生圈、救生衣;划船、游泳去救人
如何抢救溺水人员
科学地控水,进行人工呼吸
2.地震和洪水中的救助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提示】 地震中救助的重点在于自救,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震的发生是瞬间的,只有先救己才能救别人;而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问题导思】
1.在家庭中应该怎样防震避震?
【提示】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桌下、床下不放杂物;(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6)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7)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8)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
2.如果地震时,你正好在室内,应该怎样避震呢?
【提示】 “伏而待定”较好;选择物体结实、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的地方;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头部、眼睛,掩住口鼻。
3.在震后自救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提示】 (1)学会处理外伤;(2)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3)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4)震后互救。
1.震前准备
2.避震方法
室内
——做好应急预案
3.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震后自救要仔细
确定被
困人的
位置,
不要盲
目乱挖、
乱刨,
以防止
意外伤
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西兰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午12时51分,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西南方向10
km处,震源深度仅有5
km。2月26日地震遇难总人数已升至145人,逾200人失踪。
材料二 2010年9月4日该市曾遭里氏7.1级强烈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城市以西30
km,震源深度33
km。无人死亡。
(1)新西兰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上,是地震多发区域,每年有记录的地震达1.4万次之多。
(2)震后,受灾者90%都是在最初的2
( http: / / www.21cnjy.com )4小时内得救的,故有“黄金24小时”之称。为了争取抢救时间,震后互救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多选)( )
A.先救远,后救近。
B.先易后难。
C.先救“生”,后救“人”。
D.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E.注意仔细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不要盲目乱挖、乱刨。
【思路点拨】 根据新西兰的位置,判断附近板块名称。根据震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回答第(2)题。
【解析】 第(1)题,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第(2)题,应先救近后救远故A错,D项为震后自救方法。
【答案】 (1)太平洋 印度洋 消亡
(2)BCE
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问题导思】
1.
在洪水前期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提示】 洪水前期准备有:(1)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汛期天气预报;(2)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3)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4)学会游泳、划船;(5)准备救生包、预备木制家具;(6)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
2.
当遭遇突然发生的洪水时,人们应该如何逃生呢?
【提示】 如果能够逃脱,应该尽量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以获得逃生的机会;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3.
洪水中的救助措施有哪些?
【提示】 洪水中的救助一方面要把落水者救上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常见的方式有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者划船、游泳去救人;另一方面是如何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科学的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1.洪水中的自救和互救
(1)防洪准备
重要性 主要内容
(2)洪水应急
(3)洪水中的救助
2.龙卷风(台风)中的自救
龙卷风自救室内室外
3.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
(1)发现迹象马上转移疏散。
(2)设法同外界联系,求得救助。
(3)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泥石流方向往山下跑。
(4)扎营时,不要选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4.
大雾和沙暴灾害的预防
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8月8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第十一号台风“海葵”影响,位于山区浙江省临安市岛石镇遭强暴雨袭击,导致山洪爆发冲塌路基,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由于受“海葵”强台风的影响,在杭州市萧山南阳美女坝,风潮使回头潮翻起巨浪。
材料二 洪水应急图。
(1)由材料一可知,此次洪水是由台风带来的狂风、________、________所引起的。
(2)由材料二洪水应急图知,当遭遇突发洪水时,个人应该怎样做才能获得逃生的机会?
【思路点拨】 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和风暴潮能引起洪水暴发。根据材料二图中信息并结合洪水应急办法回答第(2)题。
【解析】 第(1)题台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带来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灾害。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容易在低洼地区形成洪水。(2)根据图中信息,当洪水来临时,要逃向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高处地带,如不能逃脱,则要依靠水中漂浮的木制家具或树木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答案】 (1)特大暴雨 风暴潮
(2)①不能惊慌失措,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顶部、大树、山丘和高坡等;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要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教材第84页活动
【点拨】 1.设计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不同的灾害自救为主题,分头搜集并撰写宣传稿。
(2)先在班里演讲和宣传,在此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3)汇总各组的宣传稿,在班报或校园宣传栏张贴。
(4)复印各组宣传稿,装订成册,向亲人、朋友分发并现场宣传。
2.设计步骤:
(1)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立一种常发灾害为主题的救援演习。
(2)先请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来讲解某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助知识和技能(如怎样抢救休克人员、怎样做人工呼吸、怎样止血、怎样简单包扎、怎样搬运骨折伤员等),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3)将学生分配好角色,分别扮演灾中逃生者、受伤者、指挥者等;财物可用桌椅代替。在规定的时间内演习完毕。
(4)总结救援演习的成败之处,并写出报告。
课堂小结
2009年6月的一个周末,有20多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驴友”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去邻近的浙江一山区探险旅行。傍晚他们就在山沟一个水道弯曲处的平地上搭上帐篷扎营过夜。夜里突发山洪,一名女性“驴友”在这次山洪中死亡。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这个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
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
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
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
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
2.这次探险旅行中,“驴友”们在过夜上犯的大忌是( )
A.旅行过程中在外露营
B.选在洪水通道、河道弯曲处扎营
C.帐篷各自独立
D.帐篷悬在树木上以确保安全
【解析】 第1题,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第2题,在山区扎营,不应选在谷底排洪通道、河流弯曲和汇合处。
【答案】 1.A 2.B
3.由于灾难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面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第(1)题,①顺泥石流方向跑;②藏在大石后;③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④离开桥梁;⑤抱头屈膝躲在屋梁下;⑥躲避在墙角,头顶棉被。第(2)题,结合图中内容可知,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用木棍支撑、包扎伤口、敲击水管和静卧。
【答案】 (1)①不正确。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跑会被掩埋。
②正确。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乱石击伤。
③正确。发生火灾时近地面处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行可逃离火场。
④正确。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
⑤不正确。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⑥正确。屋角稳定,不易倒塌;头顶棉被,保护头部。
(2)首先,用身边的木棒等坚硬物体把上覆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其次,要处理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块敲击掩埋的物体求救;最后,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图示内容完成下表
图
所属救助过程
具体方法
A
B
C
【解析】 从图中的信息提示可以看出,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反映的是洪水救助措施,此措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二是如何抢救溺水人员。其中A图展示的是向落水者抛救生圈,救人上岸,B和C图展示的分别是科学控水和人工呼吸,抢救溺水人员。
【答案】 (1)洪水 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如何抢救溺水人员
图
所属救助过程
具体方法
A
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
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
如何抢救溺水人员
科学控水
C
如何抢救溺水人员
拉直喉管做人工呼吸
一、选择题
据媒体介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
( http: / / www.21cnjy.com )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据此完成1~2题。
1.桑枣中学的师生在地震发生时无一伤亡,成功避险,关键之一是充分利用了逃生时间。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C.人在地震中从意识到到躲避所用的最短时间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到地震的时间
2.下列室内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
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
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躲避
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躲避场所
【解析】 第1题,地震来临时,人从感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晃动到意识地震发生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只有7~9秒,这个时间被称为“黄金12秒”。第2题,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椅下;室内避震应选择物体结实,有支撑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且开间小的地方。第3题,在室外行驶的汽车上应等地震过后再下车,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应躲在桥下。
【答案】 1.C 2.D 3.C
2012年4月5日新华社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当地时间2日上午发生里氏6.3级地震,首都墨西哥城部分地区有震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墨西哥居民不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
A.若在平房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家具旁
B.正在用火时,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用电开关
C.在楼房可选择厨房、浴室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D.迅速钻到床柜里
5.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6.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4题,人一旦钻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床柜后,便立刻失去了机动性,视野被挡、四肢被束缚,很容易遭受连带性伤害,不仅会错过逃生的机会,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第5题,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第6题,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
【答案】 4.D 5.B 6.C
7.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解析】 抱紧电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难度系数高。
【答案】 C
8.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 )
【解析】 雷电天气时,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树或高压线下都容易触电,在室内看电视也容易引雷电进入室内。
【答案】 C
(2013·麻城一中月考)某中学地理小组到某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9~10题。
9.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解析】 由各处等高线分析可知b、c两处为山谷且较为陡峭,d处海拔高、风力较大,而a处位于山脊,地势较高,且地形平坦开阔。
【答案】 A
10.f地发生泥石流时,①~④逃生路线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等高线垂直方向向高处跑。
【答案】 C
二、综合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材料二 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泥石流示意图 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解释导致泥石流爆发的自然条件。
(2)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解析】 该题考查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的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方法。第(1)题,泥石流发生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碎屑物、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第(2)题,泥石流发生时伴随有巨大的声音,所以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应快速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答案】 (1)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利于水流汇集;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植被稀疏等。
(2)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应快速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12.(2013·陕西五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午后至22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凌晨,北京市普降特大暴雨,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成灾面积14
000平方千米,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材料二 进入2012年5月以来,新疆巴州、和静、尼勒克县等地先后遭受洪灾危害,损失惨重。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的主要差异。
(2)简述洪涝灾害的危害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解析】 北京市的洪涝是由暴雨引发的,新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洪涝灾害是由积雪融化造成的。洪涝灾害对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强监测预报、修建水利工程、制定应急预案等是有效的防洪措施。
【答案】 (1)材料一:暴雨引起洪涝灾害。材料二:前期积雪量大,后期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引起洪涝灾害。
(2)危害:房屋倒塌;工业受损;农业减产;交通拥堵;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措施:利用水库调蓄洪水,削减洪峰;修建防护堤(或修建分洪工程或修建排水工程),整治河道;加强洪水预警预报;加强公众减灾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