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7: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
①2013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大旱
②海底火山喷发于无人荒岛
③山洪爆发冲毁桥梁
④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大量强辐射物质外泄,使少部分居民患上严重的放射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①西南五省大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等生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的概念。②火山喷发为自然异变,但其发生在无人荒岛,并未导致损失发生,没有受灾体,不属于自然灾害,仅为自然异变。③山洪这种自然异变使桥梁这一财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的概念。④虽导致受灾体的损害,但其致灾因子为人类异常活动,其属于人为灾害。
【答案】 C
(2013·成都七中月考)2012年3月9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6时50分,新疆和田区洛浦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公里。地震造成4738余户18686人受灾,50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据此回答2~3题。
2.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3.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  )
A.桥梁、厂矿
B.沉损的船只
C.滑坡
D.泥石流
【解析】 第2题,地震是岩层在地球内力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下,发生断裂错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急剧释放。第3题,桥梁、厂矿受地震破坏易变形、垮塌、沉陷、毁坏等。
【答案】 2.A 3.A
4.关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直接经济损失,没有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
D.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
【解析】 灾害所造成的间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损失具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的特点,造成的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台风灾害也不例外。商贸金融、物质生产流通属于经济领域的间接经济损失。台风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若没有准确的数量统计就没有可比性。
【答案】 B
读图,回答5~6题。
5.该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2011年8月15日大理云龙县特大泥石流
B.2012年广东“3.6”山体滑坡
C.2012年中原及华北地区旱灾
D.华北平原盐渍化
6.该灾害灾情指标有(  )
①厂矿的破坏 ②受灾的农田 ③减产的粮食 ④成灾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组旨在考查对干旱现象的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和旱灾的危害。图中展示的是干涸湖泊的景象,是长期无降水、无河流注入,湖泊失去补给水源所致。干旱使河流、水塘、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旱灾灾情指标主要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粮食、饮水困难和经济损失。
【答案】 5.C 6.
D
(2013·山大附中高二调研)印度尼西亚东部加马拉马火山2011年12月4日喷发,附近数千民众被迫转移,一座机场临时关闭。据此回答下题。
7.下列关于这次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的喷发具有周期性
B.火山的分布不具有广泛性
C.火山的喷发都可造成巨大损失
D.火山喷发可以避免
【解析】 火山喷发无周期性和广泛性特点,并不是所有火山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其喷发无法避免。
【答案】 
B
8.2013年4月4日,印尼苏拉威西岛链上的卡兰格唐火山喷发,此次火山爆发,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外,还有可能造成哪些资源的破坏(  )
①矿产资源 ②淡水资源 ③森林资源 ④地热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火山喷发释放的火山灰和有毒气体会污染大气、河流,熔岩流会毁坏森林、耕地。
【答案】 C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9~10题。
9.导致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②灾害强度的差异
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解析】 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则损失绝对数大,对减灾防灾投入大则抗灾能力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影响程度。
【答案】 9.D 10.C
11.(2013·漳州期中)阅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表
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
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死亡人数
0.72万
15.1万
17.3万
74.5万
(1)写出孕育表中各灾害的地球表层环境。
火山喷发、地震________,水灾________,热带风暴________。
(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析】 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第(1)题的各种灾害涉及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三个圈层。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表中涉及的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致灾因子。
【答案】 (1)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2)致灾因子强度
12.
(2013·辽宁重点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
并引发强大海啸。
材料二 
2011年3月14日上午8时20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右(东京时间),
新快报记者进入了此次震灾中心区的仙台市中心城区青叶区,却看到了一派整洁有序的情景,
仅从外观上看,
几乎没有一栋楼房有裂痕,
连玻璃都没有破裂,
楼顶上的广告牌也完好无损。而且,
当记者到达时公共设施已恢复供电,很难相信这里竟是处于此次强震海啸中心区域的仙台市。随后,
记者驱车东行来到了仙台市临海的若林区,与城区的井然有序相比,
这里的景象恍若隔世,沿途时见一些民宅楼宇的墙体被撕开条条裂缝,
有的楼体甚至已经倾斜,
残垣碎瓦铺了一地,
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材料三 
日本。
(1)导致“一个城市天壤之别”的致灾因子分别是什么?
(2)日本人做了哪些努力减小了本次地震的灾情?
【解析】 第(1)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材料二可以看出,
“一个城市天壤之别”是指仙台市的青叶区与若林区在地震中遭受的破坏程度不同,
青叶区位于市中心,
主要受地震本身影响,
破坏程度小,而若林区临海,
受地震引起的海啸破坏程度较大。第(2)题,
日本处于地震频发地带,
在抗震防震过程中,
人们形成了较强的防范意识,
房屋抗震强度高,
国家对地震的预警机制先进完善等。
【答案】 (1)中心城区(青叶区):
地震;
临海区(若林区):
海啸和地震。
(2)海啸发生前预警;提高人们对地震灾害的防范意识,使人们在地震中受损程度降低;
加固房屋,
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