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节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学案
一、
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
内容: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二)
教学要求:1列举资源灾害的主要类型。
2比较同一资源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二、
重点、难点
(一)
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
(二)难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易错点
1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灾情变化的影响
四、
高考中的地位:
主要了解和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并且掌握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以至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掌握,目的减少对人类的影响。21cnjy.com
五、知识梳理:
(一、)自然灾害
1、概念:
2、形成条件
(1)
(2)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
和
的损失。
2、灾情表现:人员的伤亡、
、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等。
3、自然灾害的影响的具体表现为:(问答题)
六、学习难点解析:
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自然异变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主要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异变现象和过程;并不是所有的自然异变都会成为自然灾害。
2、
联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引起的,自然异变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必要条件。
七、典型例题分析:
经典例题1]
(2006年高考广东卷)从表1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
)
表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尽管自然灾害次数增加,死亡人数却在下降。说明人类抵御灾害能力已有所提高;但灾害损失却越来越大,受影响人数也越来越多,说明灾害对人类社会
损害程度增加了。
【答案】BC
【练习题】
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解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1-3题。21教育网
1.
火山喷发()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D.不属于自然异变
2.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
A.哥伦比亚的火山
B.印尼的火山
C.台湾的火山
D.日本的火山
3.
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4.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2006年2月2日,山西寺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3名矿工遇难,53人一氧化碳中毒。
B.2006年1月31日,香港旅行团在埃及胡尔加达城市发生车祸,造成14人死亡
C.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至27日已死亡13人
D.某一地区发生连续性暴雨21世纪教育网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回答5~7题。
5.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
A
.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C.
生物灾害
D.
地质灾害
6.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损失
D.环境受到污染
7.榆次位于陕西省,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21世纪教育网
A.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崎岖
B.季风气候大陆性强,气温降水变率大
C.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降水量大
D.位于非季风区,气候要素多变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4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月12月29日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零时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地震,至发消息时,至少造成8万人死亡。据此回答8-10题。
8.苏门答腊岛附近(东六区)海域发生地震时,当地时间为()
A.26日2时9分
B.25日22时9分
C.25日零时9分
D.26日23时9分
9.当地震发生时,地球位于运行轨道的()21世纪教育网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春分点附近
D.秋分点附近
10.下列属于地震灾害受灾体的是()
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
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表
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
地震
水灾21世纪教育网
热带风暴
死亡人数21世纪教育网
0.72万
15.1万21世纪教育网
17.3万21世纪教育网
74.5万
(1)写出孕育表中各灾害的地球表层环境,火山爆发、地震
,水灾
,
热带风暴
。
(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3)热带风暴迁居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读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1世纪教育网
(1)孕灾环境是由
、
、21·cn·jy·com
、
共同组成的环境。www.21-cn-jy.com
(2)致灾因子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
变化。
(3)灾情的大小通常以
和
的损失为衡量标准,2·1·c·n·j·y
如
、
、
等。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由图可见,
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必要条件;
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充分条件;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是
、
和
,灾情的形成是该三因素
的结果。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
教育网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1世纪教育网
1.C
2.A
3.B
4.C
5.A
6.B
7.B
8.B
9.A
10.A
二、综合题:
11.
(1)岩石圈
水圈
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圈
(2)致灾因子强度不同、受灾体的易损性不同
(3)热带风暴影响的地区多为人口稠密、经济含量高的中、低纬沿海地区,热带风暴发生频率高。
12.(1)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 http: / / www.21cnjy.com )(2)
自然异常。(3)
人类社会、自然资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4)自然异变作为诱因;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综合、相互作用。www-2-1-cnjy-com
孕灾环境
致灾因子
受灾体
灾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