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998年6月,长江流域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特大洪涝灾害,这是长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受灾面积约0.2亿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
700多亿元。据此回答1~2题。
1.1998长江流域大洪水发生的人为原因是( )
①流域内普降暴雨②下游乱砍滥伐,森林覆盖率下降③行洪区被农田、建筑占据④下游入海口挖沙、采沙现象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本次洪涝灾害中,虽大灾却小害的主要原因是( )
A.防灾系统完善 B.政治稳定,救援迅速
C.加人防洪防灾保险 D.社会经济基础雄厚
读图,回答3~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发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D.海水人侵
4.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
A.过量开采地下水 B.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C.沙尘暴盛行 D.拉尼娜现象影响
5.在自然灾害中最主要的损失是( )
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资源与环境的损失 D.人员伤亡
6.日本每年都要举行百万人参加的抗震大演习,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强灾前防范意识 B.学会灾中应急措施
C.加强受灾体的易损性 D.减少灾害中的财产损失
7.不能减小地震时受灾体易损程度的做法是( )
A.用现代抗灾技术逐一加固房屋
B.当地政府要保守地震灾情秘密,以免造成社会失稳
C.搞好防震减震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D.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报
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的地下水与转化为该地区的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渗入地下与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据此回答8~9题。
8.该地区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
A.气候异常,降水量显著增加 C.该地区开挖数条人工河道
C.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 D.绿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
9.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A.地区内空气湿度减少 B.地区内的蒸腾量减少
C.地区内发生洪水的频率减少 D.地区内的地下水水位下降
2000年7月29日,下着淅淅沥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雨,午后3时多,灵江边上的一座化工厂的厂房,正缓缓地滑入水中,仅仅过了10分钟,若大的一幢房子就消失在江中。据此回答10~12题。
10.材料中反应的自然灾害是( )
A.水上流失 B.滑坡 C.泥石流 D.火山喷发
11.此次灾害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
A.灵江水对土体的长期浸泡 B.降水增加了斜坡物质的转化
C.坡体载重过大 D.建筑抗震能力差
12.这种现象充分反映了( )
A.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B.人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C.人类通过生态建设,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D.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
13.能够改变农作物易损程度的工程措施是( )
A.保护鸟类,尤其是害虫的天敌 B.提高农作物的抗早性能
C.营造防护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D.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
14.在同一次灾害中,能“缩小”灾情的行为是( )
A.迁入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B.到有肥沃的火山灰土的活火山附近种田居住
C.加强对灾情的监测
D.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
1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的种类( )
A.越来越多 B.保持不变 C.越来越少 D.很难说清
二、综合题
16.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两坡相比,受灾体易损程度较大的是 ,原因是
(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3)若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引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下水的变化是 ,河水的变化是 。
(4)图示地区应怎样“缩小”灾情? 。
17.下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的两幅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修建公路后,小河沟的含沙量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① ;
② 。
(2)照此下去,该山地公路的安全如何?
为什么?
(3)在目前情况下,你认为可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18.读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12月26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午8时,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到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材料二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
5以上的地震引起,震荡波可以传播到很远的距离。(如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震级一般山区比城区烈度要大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本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属于地震的链发性
D.震级每增加一级则能量增加4倍
(2)海啸从人类历史的哪一时期成为重大的自然灾害的,并谈谈理由。
。
(3)在此次海啸地震灾害中,有哪些因素“放大”了灾情?
【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A
5.D
6.B 7.B
8.D
9.C
10.B
11.C
12.D 13.B
14.D
15.A
二、16.(1)西坡 西坡的土地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类型有建筑用地,东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同一次地震中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 (2)过度开采地下水,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有可能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 (3)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水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大,洪水水位高 (4)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增加覆盖率;不要在洪水高风险区有过多的经济活动;合理利用水资源
17.(1)含沙量增大山体坡度变陡植被遭到破坏 (2)将变得不安全山体有可能发生滑坡 (3)修筑水泥护坡植树种草
18.(1)C
(2)进入工业化社会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从事采猎活动,主要活动在水草丰美的内陆地区;农业社会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类它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冲积平原上;进入工业社会后,海洋成为人类活动的“第二空间”,海洋资源成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人类生产生活逐渐向沿海地带集中,海啸在此而成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3)印度洋沿岸国家经济较落后,缺少对海啸预警系统;沿海地带环境优越,人口密集,又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热带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