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单元训练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下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解析:图中列举了地质地貌灾害最多的6个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行政区。选项中横断山位于云南和四川西部,秦岭位于陕西省,和其他山地相比,有可能是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
答案:A
2.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解析:图中所示以地质灾害为主。地震会导致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崩塌或滑坡,产生大量的碎屑物质,再加上暴雨冲刷,会形成泥石流,这些灾害产生的碎屑物堵塞河道就会形成堰塞湖,故①、②、③、④应分别对应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
答案:C
3.如图所示中的A、B两图为两个潜在的滑坡山体等高线示意图(两图比例尺相同,等高线单位:米),图中粗虚线为滑坡面与山坡面交线投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图________表示的山体更容易发生滑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诱发滑坡的自然或人为因素有许多,如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人类预防滑坡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确定潜在的滑坡位置 ②切除滑坡体下部 ③加强对滑坡体的观察 ④滑坡体表面用水泥固结 ⑤锚固山体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解析:第(1)题,粗虚线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滑坡面与山坡面的交线投影,即指粗虚线区域为滑坡区域。从图中看出,A图虚线最多经过了800~1300m共6条等高线,高差大于500m,B图虚线最多经过750~900m共6条等高线,高差稍高于200m。由于两图比例尺相同,则两图中虚线经过等高线最多处距离应基本相同,因为二者图上距离相当。水平距离相同,而高差A>B,则A山体的坡度大于B山体的坡度。山体越陡,越易出现滑坡,故A图表示的山体更容易发生滑坡。第(2)题,山体滑坡有自然、人为两方面的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震使山体破碎,河流切割使山体下部承重面减少,暴雨使滑坡面重量增加,下滑力加大等;人为原因有工程建设破坏山体等。第(3)题,采取的预防措施,首先应确定滑坡潜在的位置,并加强监测,同时对有滑坡危害的山体,还可以采用工程措施来锚固山体。
答案:(1)A 图A所示山体比较陡
(2)下雨(可以增加滑坡体的重量,降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滑动面的摩擦系数) 地震(可以导致滑坡体失稳) 在滑坡体上进行工程施工(改变质量分布)
河流切割或人为破坏了滑坡体下部(答出两点即可)
(3)A
4.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解析:(1)等值线分布特征从数值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数值变化、弯曲状况及延伸方向几方面去分析,依等值线的特征再分析寒潮发生次数的空间分布。结合地形及纬度分析原因。
(2)水的热容量较大,可减小地温下降幅度。
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5.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解析:崩塌、滑坡的原因考虑黄土本身特点及暴雨诱发等自然原因,还要考虑人工开挖等人为原因。
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3
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象灾
( http: / / www.21cnjy.com )害的成因和危害特点以及防治。由区域的判断可知该地区为南美洲高原上的一区域,可以借鉴我国青藏高原的知识,进而得出主要的气象灾害为冻害,然后结合判断解决本题。
答案:(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
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11月,答春、秋季也可)。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