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7:4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课后巩固·提能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
下图为2010年8月9日的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图。左边是经过治理后显出成效的;右边是正在进行治理的,仍有大量蓝藻在生长,水体为绿色。滇池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明珠,现在已黯然失色,正在实施洗“藻”工程。据此回答2、3题。
2.滇池黯然失色的原因可能是(
)
A.滇池湖面急剧扩大
B.滇池水污染严重
C.滇池周围景点遭破坏
D.滇池多火山地震
3.目前滇池正在实施的洗“藻”工程,其主要目的是(
)
A.为鱼类增加饵料
B.增加水生植物
C.清除水中的蓝藻,解决湖水的富营养化问题
D.控制泥沙淤积
2010年4月20日,在墨西哥湾的一个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大量原油顷刻间侵入了墨西哥湾,成为当前最大的石油污染事件,给世界敲响了海洋污染的警钟,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更受公众关注。据此回答4、5题。
4.下图所示的四个海域中,若发生同等规模的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
)
5.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关于死亡的原因,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变得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少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某些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粘稠,鱼类难以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6.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
)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炼铜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地方政府启动了对流域中水库水量的应急调配等机制。
材料二
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示意图。
(1)河流所属的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控制本次河流污染的应急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即使土壤遭到污染,只要人们不食用土壤产出的动植物,健康就不会受影响。这种观点对吗?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显示,环境问题根源在于人类的______________活动,企业必须朝___________生产的方向发展。
8.(案例探究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爆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爆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如图甲)。太湖蓝藻一般在每年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
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1
000人左右。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
无锡地区(如图乙)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太湖蓝藻大爆发事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污染。
(2)引起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这些原因造成湖水中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含量大量增加,导致湖水的_______________化。
(3)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爆发的主要原因。
(4)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循环周期越短,水体中的溶解氧越多,污染物越容易被氧化分解,自净能力越强。所以,就自净能力来说,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引起水体自净能力减弱。
2、3.【解析】2选B,3选C。
第2题,材料指出:滇池正在实施洗“藻”工程,可以知道滇池的问题在于水体富营养化,属于水污染。第3题,A项“为鱼类增加饵料”和B项“增加水生植物”
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D项泥沙淤积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较小。
4、5.【解析】4选A,5选D。第4题,A海湾相对封闭,且水体面积比其他三处海域小,其净化能力较差,故发生同等规模的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污染程度最严重。第5题,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死亡;二是石油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质,使鱼类中毒死亡。
6.【解析】选A。酸雨危害与大气有关,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和人们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有关。
7.【解析】第(1)题,河流污染的应急措施主要从快速处理角度分析。第(2)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土壤中有害物质会进入大气圈、水圈。第(3)题,工业发展应走可持续的清洁生产道路。
答案:(1)湿地
立即停产整顿,做好对下游污染物的监测和清除工作,对流域中水库水量进行应急调配
(2)不对
受污染的土壤会释放污染气体,污染饮用水源,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3)社会经济
清洁
8.【解析】此案例主要是对水体污染原因和防治的探究,既要分析文字材料,也要重视图示所提供的信息。第(1)题,太湖蓝藻大爆发事件属于水污染。第(2)(3)题,主要是工农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排放,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第(4)题,环太湖的污水经芦苇等植被的净化,可以提高水质,但是经过南通到达黄海,路途太长,工程量大。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出优缺点。
答案:(1)水(或环境)
(2)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
氮、磷
富营养
(3)2007年5月初,无锡地区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蓝藻上浮时间提前,光照充足,蓝藻繁殖生长速度加快;降水少,太湖水位降低,氮、磷浓度提高;吹偏南风的时间提前,使蓝藻提前聚集到处于西北方向的无锡水域。(答出两条即可)
(4)优点:污水经过芦苇等植被的生物净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太湖地区污水的处理与排放问题;缺点:运输线路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且要协调各方力量。
独具【规律方法】容易引起赤潮的条件
(1)气候条件:气温越高,越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
(2)环境条件:环境污染,如化肥大量施用,灌溉冲刷出的废水中含有营养元素(N、P),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机物、营养盐类,这些废水通过江河汇入大海,造成海水富营养化;
(3)生物条件: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
(4)水域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一方面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另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