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指出城市垃圾的产生及其特点。
2.
描述城市垃圾产生的环境。
【重点难点】
1.
城市垃圾的三大特点。
2.
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知识链接】
一、城市垃圾的特点
1.固体废弃物(垃圾)的概念:是指在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③____________。
2.城市是④________和⑤________集中的地域。随着垃圾数量的不断增加,⑥_________围城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
3.城市垃圾的特点: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__。
二、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占据大量⑩______________,并持续向 ________、 ________释放有害物质,使水体 ________、 _________质量恶化,危及人体健康。
2.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垃圾中的废弃物会发生 __________的、物理的或 __________的转化,并通过水、 ______、土壤、 ___________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垃圾中的细微 ________随风飘逸,污染大气。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释放有害气体,造成 __________大气污染。垃圾填埋逸出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造成二次污染。
(2)对水环境的影响
垃圾倾倒于水体,造成________污染,危害__________的生存,使________和灌溉能力降低。垃圾的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产生含有害物质的__________,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垃圾经过风化、侵蚀,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破坏土壤的____________,有害成分在动植物体内蓄积,通过____________危及人体健康。
(4)固体垃圾的露天堆放和填埋,占用土地,加剧________短缺。有些垃圾堆存在城市的死角,影响____________,传播疾病。
【学习过程】
一、城市垃圾的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数量大
垃圾数量随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加,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垃圾数量越多
品种多
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物,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再加上混合堆放,造成极大的处理难度
变化大
现代工业科技,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垃圾成分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处理难度,提高了垃圾的危害性
【方法突破】城市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
优势
缺点
填埋法
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
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二次污染
堆肥法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杀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
无法处理不可分解垃圾,露天堆积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
焚烧法(热处理)
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菌体
耗资巨大,焚烧后所剩10%的灰烬是难以处理的部分;大气污染严重
【典例1】下表所反映的上海市垃圾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
上海城市垃圾成分的变化及预测/质量分数
年份
纸类
塑料
竹木
纤维
厨余
果皮
金属
玻璃
渣土
1994
7.49
9.16
1.37
2.13
59.45
13.87
0.56
4.00
1.89
1998
8.77
13.48
1.27
1.90
53.23
14.10
0.73
5.15
1.37
2005
10.83
13.21
1.93
3.21
62.37
0.83
5.45
1.92
2015
15.44
12.62
2.86
5.28
55.78
0.87
5.36
1.79
①数量大 ②品种多 ③变化大
A.①
B.②
C.①③
D.③
【解析】 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是城市垃圾的三大特点。该表主要反映了上海市垃圾品种多的特点。
【答案】 B
二、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污染途径
主要影响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①细微颗粒随风飘逸,造成大气污染②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③垃圾填埋处理中逸出沼气④焚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
对水环境的影响
①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缩减水面有效面积,降低排洪、灌溉能力②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①风化、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态环境②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蓄,最终危及人体健康
垃圾转移
①有些国家把垃圾倒入公海,导致海洋污染②发达国家把垃圾转运到发展中国家
【典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聚苯乙烯快餐盒、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和聚氯乙烯农用地膜被视为危害环境的三大“白色公害”。为解决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国家打算近几年全部淘汰泡沫塑料饭盒,取而代之的是用纸浆、植物纤维等易循环利用原料制成的一次性“纸饭盒”。
(1)根据材料,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水质性缺水
(2)根据材料,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农业自身污染
B.化肥污染
C.农药污染
D.畜禽粪便污染
(3)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你认为会造成什么祸害?
(4)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地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现在的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为好?
【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的是固体垃圾危害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第(2)题,四个选项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但只有A项符合题意。第(3)题,普通地膜不溶于水,降解速度慢,留在农田会影响土壤肥力,使农作物减产。第(4)题,焚烧处理塑料制品,会污染气体,故应筛选出地膜碎片,可进行回收再利用。
【答案】 (1)A (2)A
(3)普通地膜不溶于水,并且降解时间长,长期留在农田里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的输送和农作物根系的发育,使农作物减产。
(4)不可行。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烟尘,而且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筛选出土壤中的地膜碎片,进行回收再利用。
【基础达标】
1.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玻璃瓶、塑料袋
B.废铜烂铁、破布料
C.旧报纸、易拉罐
D.烂菜叶、果皮
2.城市垃圾已演化为社会公害,其原因是( )
①造成生态破坏 ②占地塞河,污染水质 ③破坏生物多样性 ④污染大气,污染土壤 ⑤传染疾病,损害健康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的推广而加入城市垃圾行列的是( )
A.废旧家具、包装材料、家用电器、废旧汽车、旧电脑
B.破旧皮革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废旧管道
C.化学危险品、放射性废弃物、树叶
D.易燃易爆品、废橡胶、废旧电池、建筑垃圾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的种类与总量日益增多,许多地方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堆积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气释放有害物质,使水体水质、大气质量恶化,危及人体健康。据此回答4~5题。
4.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 )
①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移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②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会使水体遭到污染 ③垃圾经过风化、雨淋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有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破坏土质 ④垃圾经过强光照射,会逸出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有关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其他类型的污染一样,污染途径单一
B.固体废弃物污染以迁移转化为主,其过程是长期的、缓慢的
C.因为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我们不必过分注意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的危害
D.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弃物,可避免大气二次污染
6.填埋法是处理城市垃圾的常用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埋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填埋后垃圾经过发酵,产生的________等可燃性气体必须排出,否则遇到明火可能爆炸。因此,垃圾填埋场要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垃圾约有1.5亿t,目前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关于这种处理垃圾办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大力推广 ②容易产生许多环境问题,如污染土壤、污染大气等 ③堆放占地过多,应调整为以填埋为主,以有效减少占用土地 ④容易形成垃圾围城现象,影响城市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读下图,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相比,图示垃圾处理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 )
①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减少了投资
②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量
③实现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分类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④减少了土地占用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⑤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符合循环经济原则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3.西欧某国家要将城市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垃圾填埋场应选择在城市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炭岩石,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4~6题。
4.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不会诱发灾害
5.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适合的是
( )
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B.用作铺路石,修建道路
C.生产煤矸石砖
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采出其中的含岩成分
6.垃圾处理方式中,堆肥相对于填埋、焚烧而言,其优点是( )
A.投资小
B.垃圾减量最彻底
C.环境效益高
D.技术要求低
7.“填埋”是目前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设计合理、清洁的填埋式垃圾处理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防止其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源的污染。下图是“填埋坑的地下剖面示意图”,图中P管设计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A.排放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
B.收集在底部汇聚的过滤液
C.监测垃圾是否污染周围的地下水
D.作为衬垫层,防止过滤液渗入土壤
8.生物降解是自然净化的一个重要机理和途径,下列关于生物降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废弃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降解进行处理
B.自然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生物降解使某些废弃物重归环境
C.将生物降解应用于垃圾处理工艺,会使垃圾得到完全处理,不会产生其他问题
D.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垃圾,不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二、综合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聚苯乙烯快餐盒、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和聚氯乙烯农用地膜被视为危害环境的三大白色公害。
我国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成功制造出了以蔗渣浆、麦秆、芦苇浆为原料的共混膜,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也会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1)根据材料,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
(2)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你认为会造成什么祸害?
(3)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地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现在的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为好?
(4)武汉大学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10%最终“归宿”是大海。下图中甲处黑色斑点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其面积达3.43×106
km2,中心最厚处达
30m,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旋涡”。
(1)描述图中“太平洋垃圾漩涡”分布的大致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垃圾旋涡”呈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可能产生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控制甲海域“垃圾场”进一步的发展?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①生产建设 ②日常生活 ③废弃物质 ④工业 ⑤人口 ⑥垃圾 ⑦数量大 ⑧品种多 ⑨变化大 ⑩土地
大气 水体 水质 大气 化学 生物 气 食物链 颗粒 地区性 沼气 焚烧法 水体 水生生物 排洪 渗滤液 腐解能力 食物链 耕地 环境卫生
[基础达标]
1.
D
2.
B
3.
A
4.A 5.B
6.
(1)简便 经济 (2)甲烷 通畅的排气管网系统 (3)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避免污染物漂浮、扩散和渗漏。
[拓展提升]
1.
D
2.
D
3.
A
4.
D
5.
C
6.
C
7.
C
8.
B
9.
(1)垃圾污染(环境)。 (2)普通地膜不溶于水,并且降解时间长,长期留在农田里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的输送和农作物根系的发育,使农作物减产。
(3)不行。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烟尘,而且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筛选出土壤的地膜碎片,然后再播种。
(4)充分利用了麦秆、蔗渣等农作物废弃物,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该薄膜可被微生物降解,防止白色污染。
10.
(1)北太平洋中低纬区域的中部海域(或副热带海区中部) (2)顺 主要受以副热带为中心的顺时针大洋环流的影响 (3)危害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对海洋航行的船只构成威胁。 (4)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控制塑料制品的使用量;②加强对塑料垃圾的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③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治理海洋塑料垃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