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3.1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自然资源1.概念: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2.意义:它们是支持人类生存、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3.分类: 非可再生资源 与可再生资源。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解表述,正确的是( )√一、淡水资源短缺1.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
多年平均径流=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水资源丰歉的决定因素:①多年平均径流 ②人口总量。3.世界淡水供应少 世界淡水的需求量大 各大洲对淡水的需求干涸的土地各大洲水资源状况世界各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前六位4.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1)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
(2)可直接利用的更有限
(3)地区的分布不均人为原因(1)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水体污染严重浪费水的现象普遍淡水资源更为紧张(2)世界总需水量增长 A、世界各地淡水资源的利用差别显著
B、世界总需水量不断增加世界淡水的需求量大 各大洲对淡水的需求干涸的土地也许会有这样一天5.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制约经济发展
影响粮食生产
影响生态环境
损害人体健康
引发国际冲突
中国水资源特点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总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量的时空间分布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东南多,西北少。
2.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急剧增长
3.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南水北调工程,利用水循环的原理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达到了南北方的协调发展,为北方的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提供了可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中国的水问题 :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浑 悲愤二、耕地日渐减少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1.自然原因:耕地比重小;分布不均;中低产田比重大。2.人为原因:
人均耕地少(人多);
耕地不断减少(非农用地的占用)。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岩石风化的、或岩石沉积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三、 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全球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800亿
吨石油。目前,地球上石油储量大约还有1 370亿吨。按照现在全
世界每年开采30亿吨石油计算,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供人类开采45
—50年。但是随着新油田的发现,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可能还会
延长。1、在消费水平固定在1975年的条件下,这些矿
产资源的预期寿命为20~300年
2、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条件下,预期寿命只
有10~80年
3、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得
较多 世界矿产资源现状 数量有限(非可再生性),
但全世界消费量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国矿产资源紧迫性的表现:⑶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⑴总量大,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低⑵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关于资源短缺问题分析基本思路:
自然原因 资源短缺人为原因人的活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 人口增长 需求增加质低量少(量多人均少) 分布不平衡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