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一、淡水资源短缺1.世界淡水供应与需求有限不均匀开发(1)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 a.人类可利用的有效淡水资源①__________。
b.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分布很②__________。
c.淡水资源不合理的③_________与管理,以致浪费严重。
d.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总需水量大增。
(2)淡水资源短缺的危害:制约④__________;影响粮食
产量;对⑤__________产生不良影响;直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
康;引发国际冲突。2.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
(1)供应矛盾尖锐的原因
a.总量⑥__________,人均占有量少。
b.地区分布⑦__________。
c.时间分配上,⑧__________大,⑨__________不均。
d.需求量急剧⑩__________。
e.污染、浪费严重
(2)危害:农业和城市?__________严重。丰富不平衡年际变化年内分配增长缺水 二、耕地日渐减少
1.世界现状:耕地后备资源须有较大投入才能有效利用;
因人口?__________迅速,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日益严峻。
2.中国现状
(1)耕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地理分布不均
匀。
(2)?______________用地增长迅速。
(3)耕地质量差,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严重。增长少非农业建设退化污染三、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1.矿产资源特性之一:?______________。2.产生原因非可再生性增长贫矿(1)世界:消费量?__________、消费不平衡。(2)中国不平衡东南沿海中部或西部 a.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b.富矿少,?__________多;
c .地区分布?__________,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
_________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 _____________
地区。知识点一淡水资源短缺 人类能够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
质和能量称为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气候、水、
土地、生物资源等)和非可再生资源(指矿产资源)两大类。
1.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其产生有自然
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分类具体原因2.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需矛盾尖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典例 1】(2011 年上海模拟)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
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
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 40%。图 3-1-1 是我国部
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
(1)~(3)题。图 3-1-1(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表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是因为水资源更新
速度快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A.降水总量少
C.浪费更严重B.降水年际变化大
D.水资源需求量大)(3)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 【名师点拨】第(1)题,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
主要是因为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需求。结合水资源利用率
可知,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
用水资源,根本措施是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第(2)题,
与塔里木河流域相比,黄河流域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
需求量大,第(3)题,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答案】(1)C (2)D(3)C1.世界上许多国家供水不足,出现“水荒”,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B①经济发达国家,用水浪费②地表水受污染严重,水质变坏③受“温室效应”影响,气候变干旱④人口增多,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耗水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点拨: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忽视对水资源的保护以及生产
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是出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发达国
家由于技术水平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比较高的。2.当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状况主要面临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总量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B B.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C.水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
D.珠江口排水不畅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
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处湿润地区,降水多,造成干旱和洪
涝的主要原因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和夏季风的进退早晚有
关;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水污染较严重,再加上咸潮
危害,使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知识点二耕地日渐减少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续表 【典例 2】(2011 年高考江苏卷)图 3-1-2 为 2000~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 3-1-3 为 2002~2007 年我国各类
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 3-1-2图 3-1-3(1)2000~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①2000~2007 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②2000~2007 年耕地面积保持在 1.2 亿公顷以上③2002~2003 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④2003~2007 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A.①②
C.②③B.①③
D.③④(2)2002~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②粮食播种面积增加③退耕还林效果显著①建设用地增加
④未利用地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名师点拨】第(1)题,根据图 3-1-2 中曲线变化趋势可
知,2000~2007 年,我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各年耕地面积
减少幅度不一,如 2002~2003 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但保持在
1.2 亿公顷以上。第(2)题,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生态退耕等。图 3-1-3
所示,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是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
因。【答案】(1)C (2)B读 1988 ~2000 年我国新增耕地和减少耕地构成表( 百分比),完成 1~2 题。1.据表可知,退耕比例最大的利用类型是()AA.林地
C.草地B.湿地、水域
D.未利用的土地)2.目前,我国耕地(
A.面积减少仍在加速
C.人地矛盾仍很突出
B.利用率过低
D.人均耕地不断提高 点拨:第 1 题,读表可知,题中四个选项中,退耕即减少(转
出)耕地面积比例最大的利用类型是林地。第 2 题,表中,城镇居
民用地侵占耕地面积最大,达一半以上。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严重。C知识点三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 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矿产资
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但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
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占世界人口 1/5 的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
3/4 的矿产资源,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矿产消费量只占世界的
1/4。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
耗竭。2.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图 3-1-4【典例 3】阅读世界 14 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图 3-1-5),回答下列问题。图 3-1-5 注:纵坐标右侧条框表示固定在 1975 年消费水平的矿产预
期寿命,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下的可开采寿
命。纵坐标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产的消费年增长率。
(1)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______________作用制约。
(2)矿产资源属__________资源,其数量是__________的。
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_______
_________国家。(3) 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最优耗竭问题,
即提高资源_________,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__________问题。 【名师点拨】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的,分布
是有规律的。目前占世界人口 1/5 的发达国家消费了 3/4 的矿产
资源。第(3)题主要是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分析可知:消
费水平提高,矿产的可开采寿命衰减;消费增长率越大,矿产
开采寿命衰减得越多。所以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矿产资源要
合理开采利用,延缓资源的耗竭。
【答案】(1)地质成矿(2)非可再生有限发达(3)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得较多(4)利用率耗竭时间1.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在()D A.多伴生矿,易于综合利用
B.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但集中成片,可建立区域性矿产基地
C.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不能配套
D.有色金属、稀土金属、煤及一些金属矿储量丰富
点拨:注意是“优势”,只有 D 项符合。2.目前,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问题严重,下列属于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问题是()D①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矿产后备资源不足③许多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④许多矿山生态环境脆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点拨:矿山生态环境脆弱属于环境问题,不是矿产资源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