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 淡水资源短缺
1.地球号称“水的星球”,水又是可再生资源,但世界上许多国家却闹“水荒”,原因是什么?
提示:(1)自然原因
①全球淡水总量有限,可以用的水资源少;②有限的淡水资源在陆地上分布很不均匀。
(2)人为原因
①世界淡水的需求量大;②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2.读下列材料,讨论:
长期以来,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三国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水资源分配问题上的争端从未停止。关于尼罗河水的使用一直影响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三国的关系。约旦河孕育了两大宗教,是中东争夺最为激烈的水源,中东四次大战都与它有关,它一直是巴以和谈的难题之一。(1)水源为什么成为战争的焦点?
提示:中东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很多国家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危机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导致有些国家因争夺水资源发生纠纷甚至引发战争。(2)水资源短缺对当地还造成哪些影响?
提示:①制约经济发展
②影响粮食产量
③影响身体健康
④损害生态环境3.读教材P34“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域差异略图”。
(1)根据图示内容,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提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分析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
提示:①位置:地处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②气候: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3)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分布:我国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过渡地带,尤其是华北地区。
②原因:该地带河流径流量较南方少,多水带和丰水带要少得多;但该地带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且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污染严重。 耕地日渐减少
1.读教材P35“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供求”图:
(1)依据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世界人口、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三条曲线,分析世界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前景。
提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将越来越尖锐。目前人类已经面临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2)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使世界耕地面积处于动态平衡(如虚线所示),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前景怎样变化?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垦土地只能把这样的困境延缓一段时期。更何况可供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提高。
(3)讨论:如果使现有农业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土地资源前景将怎样变化?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使现有农业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土地资源能把这样的困境延缓一段时期。(4)你认为开垦土地、使农业产量翻番的可行性怎样?为什么?
提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资源的压力,但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耕地供需矛盾实质上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2.读教材P36“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 图,如何认识我国人口变化、耕地面积变化的历史趋势与发展前景?
提示:自唐、明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逐步下降。到了近代,人口仍然快速增长,导致人均土地面积进一步下降。目前我国人口仍然在增长,后备的耕地资源有限,城市、工业、交通等还要占用耕地,所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仍然有下降的趋势。3.近年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讨论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土流失严重;②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③土地污染现象严重;④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问题;⑤城市、交通等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也使土地资源中耕地的面积不断缩小。 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提示:我国领土辽阔,有多种矿产资源,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②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③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④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⑤矿产资源形势严峻。1.利用图记忆世界淡水供需问题、原因及影响2.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使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3.图解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及原因【典例】第20届“世界水周”论坛2010年9月5日至1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水资源问题仍令人担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水资源与耕地问题(1)根据下图,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分别指出其主要原因。(2)比较下表,分析表中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
异?
(3)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
为原因。【思路点拨】第(1)题,根据图中不同的图例可归纳出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有两点。从横线柱可知:人均水资源少;从空心柱可知:南多北少。第(2)题,利用结构上的差异,需要从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方面回答。第(3)题,注意是“亩均用水量”,回答时要紧紧扣住这一点进行思考。【规范解答】(1)①人均拥有量小;②南方多,北方少。原因:①人口多;②年降水量南方大,北方小。
(2)江苏省的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
(3)自然原因: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人为原因:灌溉方式不合理,浪费严重。 【变式备选】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表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耕地面积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表二
(1)表一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二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印度人口多于日本,但人均耕地面积却高于日本,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图表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之一。第(1)题,表一包含的地理信息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种类多;第二,耕地、林地比重小,而荒漠等难利用的土地所占的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第(2)题,从表中数据比较可得答案。第(3)题,结合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可分析人均耕地面积高于日本的原因。答案:(1)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2)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印度国土面积广大,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1.美国、加拿大等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也称受到缺水的威胁,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
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
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
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本题设问的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较快,需水量大大增加;加之环境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工业的污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中,水体被污染,水质变坏,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断减少。 观察我国水资源图,据此回答2、3题。2.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夏两季多,秋冬两季少
B.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
C.山区多,平原少
D.北方平原地区水资源丰富,山区缺乏
3.针对水资源的配置情况,我国建设的水利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黄河小浪底工程【解析】2选B,3选C。第2题,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第3题,表中反映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4.关于世界耕地需求和供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为29.5亿公顷,其中容易开垦的部分,达到一半以上
②耕地资源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不足问题
③开垦土地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是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最好途径
④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控制人口增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选C。全世界耕地总面积29.5亿公顷,其中容易开垦的部分为15.4亿达到一半以上。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开垦土地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只能使耕地资源不足出现的时间延缓,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耕地的供需矛盾,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控制人口增长。5.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山地多,平原少
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
③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低于低产田面积
④东部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我国耕地不足的自然原因是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少,人均耕地少,且后备土地资源少;人为原因是人口增加和城市、交通等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6.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根本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
B.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C.矿产资源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D.人类面临矿产资源匮乏与枯竭的威胁
【解析】选D。由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数量增长,无限制开采矿产资源,而它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人类面临资源的匮乏与枯竭。7.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
A.多伴生矿,易于综合利用
B.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但集中成片,可建立区域性矿产基地
C.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不能配套
D.有色金属、稀土金属、煤及一些金属矿储量丰富
【解析】选D。我国矿产多伴生矿,不易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分布不均,矿产分布区和加工消费区不能配套,这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劣势。8.2011年4月19日,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在国土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10年土地督察和执法监察工作的有关情况,并表示,到任何时候,中国的耕地不能少于18亿亩。乙图为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图——来自《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全国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的红线。(1)从图乙中可看出,中国耕地减少最快的年份是________年,近年面积变化有何特征?
(2)图甲中阴影表示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简述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3)图中看出,目前我国耕地形势严峻,其主要表现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本目的是( )
A.稳定粮食出口 B.稳定粮食生产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控制乱占耕地【解析】第(1)题,可以从图乙中数量的变化分析得出。第(2)题,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第(3)题,坐标图反映了耕地不断减少。第(4)题,“民以食为天”,为确保满足13亿人对粮食的需求,必须保护现有耕地资源。因此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粮食生产,而不是为了出口粮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控制乱占耕地。答案:(1)2003 减少速度明显减缓。
(2)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平坦(海拔低,地势起伏较小);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力较高)。
(3)耕地数量不断减少
(4)B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