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学案
基础梳理
一、淡水资源短缺
1.世界淡水供应与需求
(1)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
a.人类可利用的有效淡水资源①__________。
b.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分布很②__________。
c.淡水资源不合理的③_________与管理,以致浪费严重。
d.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总需水量大增。
(2)淡水资源短缺的危害:制约④__________;影响粮食产量;对⑤__________产生不良影响;直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引发国际冲突。
2.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
(1)供应矛盾尖锐的原因
a.总量⑥__________,人均占有量少。
b.地区分布⑦__________。
c.时间分配上,⑧__________大,⑨__________不均
d.需求量急剧⑩__________。
e.污染、浪费严重
(2)危害:农业和城市 __________严重。
二、耕地日渐减少
1.世界现状:耕地后备资源须有较大投入才能有效利用;因人口 __________迅速,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日益严峻。
2.中国现状
(1)耕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 __________,地理分布不均匀。
(2) ______________用地增长迅速。
(3)耕地质量差,土地 __________、 __________严重。
三、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1.矿产资源特性之一: ______________。
2.产生原因
(1)世界:消费量 __________、消费不平衡。
(2)中国
a.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b.富矿少, __________多;
c
.地区分布
__________,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
_________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
_____________地区。
知识点一
淡水资源短缺
人类能够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称为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气候、水、
土地、生物资源等)和非可再生资源(指矿产资源)两大类。
1.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其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
总量有限:在全球水储量中,淡水只占
2.53%
可直接利用的有限:人类使用的有效淡水资源量约为每年
9
000
立方千米,只占淡水总储量的
0.3%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受气候等地理条件的影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淡水资源丰富。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总水量和人均水量都低
人为原因
世界总需水量增长很快
人口增长,导致用水量增加
工农业生产发展,导致需水量增加
其他社会用水量扩大
水
资
源
的
不
合理开发利用
浪费现象普遍
加剧了淡水资源的短缺
水体污染严重
2.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需矛盾尖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分类
具体原因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季节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受夏季风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年际缺水现象
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协调
耕地资源北多南少,而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
人为原因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
人口数量庞大
水资源利用不当
浪费严重
污染严重
【典例
1】(2011
年上海模拟)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
40%。图
3-1-1
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图
3-1-1
(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是因为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
(3)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
1.世界上许多国家供水不足,出现“水荒”,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
①经济发达国家,用水浪费
②地表水受污染严重,水质变坏
③受“温室效应”影响,气候变干旱
④人口增多,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耗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当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状况主要面临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
B.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C.水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
D.珠江口排水不畅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二
耕地日渐减少
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原因
产生过程
影响
水土流失
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垦殖等人为因素
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
土地荒漠化
气候变暖、气候干旱、风沙侵蚀等,乱垦滥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
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等
土壤次生盐碱化
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沿海地区过分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耕地退化、农业减产
酸化
酸雨、大量使用化肥
土壤酸度增大、板结硬化
污染
大气、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污染物堆放,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间接污染水源、食品,危害人类健康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均不断增加
占用了大量耕地,使得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典例
2】(2011
年高考江苏卷)图
3-1-2
为
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
3-1-3
为
2002~2007
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
3-1-2
图
3-1-3
(1)2000~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①2000~2007
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②2000~2007
年耕地面积保持在
1.2
亿公顷以上
③2002~2003
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④2003~2007
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
(2)2002~2007
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
①建设用地增加
②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③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④未利用地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读
1988
~2000
年我国新增耕地和减少耕地构成表(
百分比),完成
1~2
题。
新增(转入)耕地
减少(转出)耕地
林地
24.2
20.6
草地
66
3.9
湿地、水域
1.9
16.2
未利用土地
7.9
2.7
城镇居民点
0
56.6
1.据表可知,退耕比例最大的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湿地、水域
C.草地
D.未利用的土地
2.目前,我国耕地(
)
A.面积减少仍在加速
B.利用率过低
C.人地矛盾仍很突出
D.人均耕地不断提高
知识点三
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
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但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占世界人口
1/5
的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3/4
的矿产资源,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矿产消费量只占世界的1/4。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
2.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图
3-1-4
【典例
3】阅读世界
14
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图
3-1-5),回答下列问题。
注:纵坐标右侧条框表示固定在
1975
年消费水平的矿产预期寿命,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下的可开采寿命。纵坐标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产的消费年增长率。
(1)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______________作用制约。
(2)矿产资源属__________资源,其数量是__________的。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消
图
3-1-5
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_______
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____。
(3)
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最优耗竭问题,即提高资源
_________,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__________问题。
1.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
A.多伴生矿,易于综合利用
B.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但集中成片,可建立区域性矿产基地
C.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不能配套
D.有色金属、稀土金属、煤及一些金属矿储量丰富
2.目前,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问题严重,下列属于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问题是(
)
①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矿产后备资源不足
③许多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
④许多矿山生态环境脆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