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课件 (4)

文档属性

名称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课件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17: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读教材P39“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图和P40“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图,分析世界及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规律。
提示:见前面自主预习列表。
2.你认为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提示: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协调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又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3.读下面材料,思考:
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目前,地球上石油储量大约还有1 370亿吨,按照现在全世界每年开采30亿吨石油计算,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供人类开采45~50年。但是随着新油田的发现,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1)石油资源会不会耗竭?为什么?
提示:石油资源会耗竭。因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生成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并且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就其总量来说用一点,少一点,加之人类消耗石油等矿物燃料在快速增长,所以石油资源最终会耗竭。(2)如果石油资源开采完了,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哪些影响?
提示:石油不仅是人类优质的能源,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优质的化工原料,所以石油资源耗竭会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3)你认为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石油资源的耗竭?
提示:①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②开发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③日益减少石油单纯作为燃料的比重,延长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4.读教材P42“我国化石燃料产生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图,结合案例:北京能源结构调整,讨论:
(1)根据材料,简要回答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灰分会增加可吸入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SO2、NO2会导致酸雨产生;碳氢化合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等。
(2)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例有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相对于煤、石油较轻有利于大气环境的保护。(3)要解决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①提高化石燃料利用率;②开发替代能源,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④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⑤确立节能首要位置等。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1.读教材P44“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1)分析中国哪些区域太阳能资源丰富?
提示: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2)哪些因素影响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格局?
提示: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而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又主要与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季节等密切相关。2.建设风力发电站对选址有什么要求?
提示: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
3.结合教材P45“建设水坝对环境的可能影响”图,分析水坝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
提示:(1)有利影响:①减少下游的洪灾;②为农田提供灌溉用水;③生产低廉的水电;④利用库区水产养殖;⑤水库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2)不利影响:①下游的农田和河口会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②阻断某些鱼类的迁移和产卵;③库区的水会淹没森林和农田;④大规模的水体会引发地震;⑤通过蒸发损失大量的水。1.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典例】(2010·山东文综)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思路点拨】第(1)题,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可从图中直接读出,降低单位GDP能耗一般有两个措施,一是通过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耗能少的工业。第(2)题,西南是我国水能、天然气丰富的地区。
【规范解答】(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变式备选】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二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风电发展,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是重点开发地区。(1)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风能属于___________,此类能源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3种)。
(3)我国将上海、福建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将内蒙古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
中坐标图能直接看出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和能
源消费均持续增长,但能源生产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量,而
且能源缺口(生产和消费的差值)逐年扩大。第(2)题,按开发
利用状况分类,风能属于新能源,另外还有太阳能、核能、
地热能等都属于新能源。第(3)题,我国将上海、福建作为风
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是因为这些地区地处沿海,风能资源丰
富;人口稠密,工业生产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发达,经济水平高,利于开发风能资源;风能为清洁能源,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将内蒙古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是该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势平坦,(植被稀疏)阻力小,风能资源丰富;并且距离京津唐地区近,靠近消费市场。答案:(1)我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均持续增长,但能源生产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量,而且能源缺口(生产和消费的差值)逐年扩大
(2)新能源 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
(3)上海、福建等地:地处沿海,风能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工业生产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发达,经济水平高,利于开发风能资源;风能为清洁能源,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内蒙古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势平坦,(植被稀疏)阻力小,风能资源丰富;距离京津唐地区近,靠近消费市场1.下列属于两大产油带上的国家是( )
A.印尼、伊拉克
B.加拿大、巴西
C.南非、巴西
D.俄罗斯、尼日利亚
【解析】选A。世界主要的石油分布在两个带上,在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在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3题。
材料一 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丰富。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地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从这以后,泥石流危害严重。地面被冲刷成的沟谷多达上百条,使30%以上乡镇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材料二 我国有许多种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矿床,但采矿时往往只采一种,抛弃其他有用成分。如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2.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
B.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C.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
D.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了运输的负担
3.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做到( )
A.进口矿产,减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
B.集中开采富矿,关闭贫矿
C.加快开采海洋矿产资源,禁止开发陆地矿产资源
D.禁止破坏矿产资源的恶劣行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解析】2选B,3选D。第2题,考查的是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题,要紧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4.下列关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热能分布广,储量大
B.地热能使用成本高
C.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更新速度快
D.地热能的开发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选D。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在开发地热资源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5.关于沼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沼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有利于净化空气
C.使用沼气,易造成饲料的缺乏
D.使用沼气有利于建立良性的生态循环
【解析】选C。沼气的使用,改变了饲料、肥料和燃料“三料”相争的局面。 新疆2011年4月19日公布,今年将“集体”开工5个大型新能源项目,其中包括3个光伏发电项目和2个风电项目,分别由中电投、华电和华能集团投资。据此回答6、7题。
6.在新疆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B.具有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资金与技术
C.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D.人口稠密,建太阳能电站可吸纳当地大量的下岗工人
7.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
A.清洁无污染 B.投资成本低廉
C.能量分布密度小,占地广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解析】6选A,7选A。第6题,在新疆建设太阳能电站主要是因为新疆气候干旱,光照强烈,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第7题,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投资大,占地广,受天气和黑夜影响大,最大优点是清洁无污染。8.2010年10月21日上午,国内首台5兆瓦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下线仪式在湖南湘潭举行,这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11年开始批量供应国内外市场。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为风能资源丰富区。甲区___________力较大,原因是什么?
(2)乙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简述乙省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解析】第(1)题,读图说出风能丰富的省区即可。甲区为内蒙古,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多大风。第(2)题,乙省为江苏省,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缺乏。图中显示该省风能资源较丰富。第(3)题,大力发展风电可以减少其他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SO2、CO2以及粉煤灰的排放量,从而减轻酸雨、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答案:(1)内蒙古、黑龙江、台湾岛、海南岛、东部沿海(答对2个地区即可) 冬(春)季 接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常规能源短缺;能源供求矛盾突出;风能资源较丰富。
(3)减少酸雨危害;缓解气候变暖;减轻环境污染。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