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7:5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读以下2009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完成1~4 题。
1.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是(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解析: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不属于“开源”范围内容。
答案:B
2. 当前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自(  )
A.东南亚 B.俄罗斯
C.波斯湾地区 D.拉美地区
解析:可直接从图中读出。
答案:C
3 .该地区原油输入我国的主要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公路运输 D.海洋运输
解析: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运入我国,主要方式是海运,因为海运运量大,运价低。
答案:D
4.下列有关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对外资源依赖
解析:因为经济要发展,所以不能用控制生产规模来减少能耗,不稳定性能源也应大规模开发利用,要立足国内、外能源市场,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
答案:B
5.“生物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传统生产主要以甘蔗、玉米、薯类为原料制取,目前已研发出由木质纤维素(如秸秆)炼制乙醇。对比传统生产,新制取方式的意义不含(  )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综合利用资源
C.缓解“与人争粮”的矛盾 D.降低原料成本
答案:A
6.下图为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图甲)和秸秆生产沼气(图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中标出箭头,表示沼气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按形成和来源,沼气应是________能。
(4)如果将图乙中右边环节去掉,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5)结合图甲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结合图乙谈谈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
答案:(1)以生物能为主要的生活能源
(2)在圆圈上画顺时针箭头,沼气池→沼气。
(3)甲烷(CH4) 太阳辐射
(4)耕地将得不到有机质的补充,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以致农业生产减产,形成恶性循环。
(5)引发的环境问题:一是砍伐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二是秸秆不能还田,减少耕地的有机质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主要途径:一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大力建设薪炭林;三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四是大力发展沼气,既解决农村用能问题,又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下图为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图。读图,完成1~3 题。
1.与地区④相比,地区③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 B.河流众多
C.河流流量大 D.河流落差大
2.三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分布的地区代号依次是(  )
A.③②④ B.④②③
C.③①④ D.④①③
3.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  )
A.我国地势的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附近
B.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附近
C.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附近
D.内蒙古高原边缘
解析:解答此组题的关键是要判断出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我国各地区可开发水能资源由高到低依次是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由此可判断出①华北、②西北、③西南、④中南。第1题,要明确决定水能资源是否丰富的条件是水量和落差,结合③④所代表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选D项。第2题,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湖北省,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二滩水电站位于长江支流雅砻江上。第3题,小浪底水电站位于河南省,并且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答案:1.D 2.B 3.B
4.读图,判断有关我国风能资源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干旱地区丰富,湿润地区贫乏
B.高原地区丰富,平原地区贫乏
C.沿海地区丰富,中部地区贫乏
D.西北地区丰富,东南地区贫乏
答案:C
碳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碳排放转移是指高碳排放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读下图,完成第5题。

5.图中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最大
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高
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解析:图中数据反映的只是能源的消耗与单位生产总值的关系,反映出利用率的高低,可看出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高。
答案:D
6.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  )
类别
单位
2010年
2015年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0.81
0.68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
8.6
11.4
风能装机容量
万千瓦
3 100
10 000
太阳能发电
万千瓦
86
2 100
城市污水处理率
%
77
85
A.降低单位GDP能耗
B.大力发展新能源
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
D.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
答案:C
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大意义。读图,完成第7题。
7.有关地热能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在被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多为地下热岩储存的能量
B.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低,可以大规模使用
C.地热能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D.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会危害环境
解析:因为地热是地球内能的释放,多处于板块交界的薄弱地带,但也会有环境影响。
答案:C
8.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②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环境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可部分取代核电站、煤和石油,减轻污染。
答案:C
2012年3月,美欧日联合向中国发起“稀土战”,稀土再次引发贸易纷争。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与产量统计表。据此完成9~10题。
国家
储量
产量
数量/万吨
百分比/%
数量/万吨
百分比/%
中国
3 600
36
12
97
美国
1 300
13
0
0
俄罗斯
1 900
19
0
0
澳大利亚
540
5.4
0
0
印度
310
3.1
0.27
约2.1
9.稀土资源属于(  )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答案:C
10.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11.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的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 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12.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经达到了50%以上。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核电增长图。
我国在建核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 540万千瓦
材料三 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测变化趋势。
(1)线路①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地区,线路④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国家)。
(2)分别说明西南、东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
(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变化的原因。
答案:(1)南美(拉美)或非洲 哈萨克斯坦
(2)西南通道: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雨季长,雾气重;森林茂密,地面湿滑,蚊虫多等。
东北通道:暴雨、洪水,严寒且寒冷期长;冻土、沼泽面积广;森林茂密;积雪厚等。
(3)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4)技术成熟;经济实力提高;能源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
(5)技术进步,风电规模扩大,风电成本下降。
煤炭资源价格上涨,环境成本不断增加,火电成本上升。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9日在墨西哥的著名国际海滨城市——坎昆开幕。在坎昆气候会议上,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成为重要议题。下表为中国、美国和欧洲各种能源平均发电相对成本(以煤电成本为1作标准)。
类型

石油
风能
太阳能
水能
核能
中国
1
2
3
5~10
0.5
1.2
美国
1
0.8
1.2
3~5
0.5
0.8
欧洲
1
1.5
1
5~8
1
0.5
(1)据材料和各种能源分布、生产状况,分析欧洲极力推广新能源的原因。
(2)在坎昆气候大会上,中国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
答案:(1)欧洲石油资源不能满足需求,需大量进口;地势较平坦,落差较小,水能资源较少;欧洲地区盛行西风,风能丰富;科学技术水平高;新能源发电成本较低(石油和水能发电成本较高);可减少环境污染。
(2)①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能效工业;
②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
③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倡导循环经济;
⑤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