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6
1.下列关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很少
B.西部的石油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C.我国四大天然气区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D.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到珠江三角洲
解析:选C。我国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东部集中分布在大庆、胜利、辽河、大港、中原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到长江三角洲的上海。
2.在世界两大煤带上的国家是( )
A.巴西、中国 B.俄罗斯、德国
C.日本、乌克兰 D.中国、澳大利亚
解析:选B。世界两大煤带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其中最主要的煤带分布在欧亚大陆上,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北美洲煤带在美国和加拿大。
(2012·西安中学质检)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以后石油进口的数量逐年增长。读“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完成3~4题。
3.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4.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利用国外能源
解析:第3题,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不属于“开源”范围内容。第4题,因为经济要发展,所以不能用控制生产规模来减少能耗,不稳定性能源也要正常开发利用,要立足国内外能源市场,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
答案:3.B 4.B
(2012·三明一中质检)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美国与日本相比( )
A.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C.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6.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D.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解析:第5题,图中反映出的能耗变化是随时间发生变动的,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上升或者下降,在具体分析时要根据选项的要求做出判断。第6题,目前发展中国家能耗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主要是技术落后造成的。
答案:5.A 6.D
7.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均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图1 世界各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图
材料2:
图2 主要国家经济水平与能源消费关系图
材料3:
图3 部分国家石油生产与消费地理分布图
(1)油气资源在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世界首位的地区是________,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三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2)根据图2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美国与加拿大比,人均能源消费量接近,单位产值能耗比低
B.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人均能源消费量小,单位产值能耗比高
C.意大利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澳大利亚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法国
E.中东地区石油生产大于消费
(3)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福建 B.黑龙江
C.四川 D.甘肃
(4)图3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
(5)荷兰(见图3)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图表信息、运用地理基本技能综合对比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要注意问的是油气资源,就排除了煤炭资源。结合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图可以看出,中东地区的油气消费占其总消费的90%以上。第二问,阅读石油生产与消费地理分布图可以看出,美国、中国、日本的石油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第(2)、(3)题,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世界和我国的能源问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不难判断。第(4)题,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太阳辐射时间长。另外南回归线穿过本区,相对于甲、乙两地来说,其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第(5)题,风力资源是否丰富与风速大小、地形是否阻挡等自然因素有关。
答案:(1)中东地区 美国 日本
(2)ABCE (3)D
(4)丙地 理由:①太阳高度角大(太阳总辐射量大);②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③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太阳辐射时间长。
(5)①地处西风带;②地势低平;③位于大陆西岸,靠近海洋,风力大。
一、选择题
(2012·成都七中月考)2012年3月2日,赵启正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说:“中国发展核电要在极端安全前提下进行。”表示将继续蓄力发展核电能源,认为核能仍是当今世界最干净与最有可拓展前景的能源。据此回答1~3题。
1.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2.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3.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是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措施之一,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解析:第1题,随着山东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供应紧张,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与全省发展定位相匹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能源保障体系,为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能源支撑。第2题,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石油为主,而我国是以煤炭为主,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水能、核能等所占的比重偏小。第3题,大力发展核电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而不是唯一举措。
答案:1.B 2.A 3.C
4.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相比,其优点是( )
①发热量较高 ②分布广泛、均匀 ③探明储量很大 ④便于开采、运输和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突出优点。石油、天然气同煤炭相比,各有优缺点。相比较而言,煤炭分布广泛、储量较大,而石油、天然气的发热量比煤炭高,且使用、运输方便。
(2012·高新一中质检)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6.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7.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差较小
解析:第5题,风能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可以持续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撒哈拉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差,风能开发存在储存和输送问题;风能能量密度低、设备造价较高。第6题,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分别受冬、夏季风的影响,风力强且较稳定。第7题,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地形封闭,风力较弱。
答案:5.A 6.B 7.C
二、综合题
8.(2012·广东六市联考)读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材料中漫画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消费增量国。2011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达到55%,接近国际上通行的安全警戒线,开始威胁到国家石油安全。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3)随着汽车排放的尾气与燃油工厂排放的废气的大量增加,城市中的大气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主要造成________问题。分析这种大气污染的危害。
解析:第(1)题,命题着眼于考查在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并根据此形势对图示内容作出合理的解释。第(2)题,我国对外石油依赖程度高,威胁到国家的石油安全;命题从这一角度出发,多角度分析应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对策。第(3)题,燃油产生的废气对城市大气造成污染,其中光化学烟雾危害比较大;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答案:(1)油价上涨
(2)使我国石油进口形成多元化;增加战略石油储备;节约能源,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新能源,发展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合理即可)
(3)光化学烟雾 危害:刺激眼睛和咽喉,严重时破坏人体呼吸系统;对植物和橡胶物品产生损害。
9.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出煤炭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环保措施?
解析:第(1)题,煤炭资源的开采、运输、存放及利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环境问题,本题主要考查在开采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剥离表层土壤及植被,易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易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会占用大量土地;废渣自燃、矿山排水造成环境污染等。第(2)题,将煤炭资源转化为电力资源输出,煤炭资源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第(3)题,环境保护措施要结合煤炭资源在开采、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作答。
答案:(1)剥离表层土壤及植被,易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易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会占用大量土地;易污染环境等。
(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
(3)实行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10.(2012·利川一中测试)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千米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能源根据总量、更新速度、利用开发速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根据开发利用现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能源结构调整问题、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第(2)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低纬度、大陆性气候、阴雨天气较少、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地势较高的地方往往是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第(3)题,对上海地区建设的东海大桥风力发电场的不利因素的分析命题,要注意开放性思维,多方位分析这一问题,如: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的解决和克服等。
答案:(1)可再生 太阳能与风能 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
(3)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成本高,施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