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7:5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解决京津唐地区供水紧张问题,目前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①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②依靠和开发地下水 ③修建跨流域引水工程 ④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造成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
①工业废水 ②生活污水 ③生活垃圾 ④家庭炉灶 ⑤水土流失 ⑥酸雨
 A.①②⑥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①⑤⑥
3.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 )
①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⑤造成气候干旱
A.①③      B.①②     C.④⑤     D.③⑤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海流域的广大地区。据此回答4~5题。
4.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A.改造不稳定径流           B.排干湖泊和沼泽
C.大量抽取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5.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C.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
D.减轻淮河的水污染状况
6.人类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化害为利的合理措施是( )
A.扩大灌溉面积,大量抽取地下水     B.大面积排干湖泊和沼泽
C.限制工业的发展,减少工业调水     D.修水库和跨流域用水
7.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 )
①减缓地面沉降 ②保护地下水资源 ③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④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
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增
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9.解决水问题的开源措施是( )
①修水库 ②合理开发及提取地下水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既属“开源”又属“节流”的是( )
A.海水淡化             B.开渠引水
C.改进灌溉技术           D.污水资源化
11.世界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小的首要原因是( )
A.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问题
B.城市和工交基本建设用地不断扩大
C.农村建房占地
D.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
12.当前我国土地利用的核心问题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
C.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D.增加农田灌溉面积
13.我国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询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各项建设要节约用地,少占农田
B.山区退耕还林
C.围湖造田、开垦草原
D.扩大耕地要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14.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叔则,我国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南方山地和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胃藏高寒区分别发展( )
①畜牧业、林业、种植业、畜牧业  ②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种植业 ③畜牧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畜牧企 ④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当前我国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有( )
①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 ②停止开垦宜农荒地和沿海滩涂 ③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④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6.目前我国最严重的三大生态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荒漠化 ③石漠化 ④盐碱化 ⑤草场退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17.下列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属于工程措施的是( )
A.营造经济林             B.修梯田、淤地坝
C施用有机肥             D.等高耕作
18.我国南方热量条件好,水分充足,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山地发展生产,应该是( )
A.大力垦荒,充分利用光热积水分条件,发展种植业
B.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C.大力种草,发展畜牧业
D.发展家禽饲养业
19. 20世纪以来,世界耕地面积城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急剧增长            B.交通用地不断增加
C.严重的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20.下列关于份也退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现代的土壤侵蚀主要是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
B.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常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C.防治土壤侵蚀应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
D.土壤侵蚀的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以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综合题
21.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R、和凡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会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量引、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快的原因是_________。
(2) A地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
(3)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____________。
(5)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上述情况简要分析保护上地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 2.A 3.B  4.D  5.A  6.D  7.A  8.C  9.A  10.D  11.D  12. C 13.C  14.B  15.B  16.A  17.B  18.B  19.A  20.B
二、21.(1)D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温度) (2)风(风力) (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 (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盆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1.湖是咸水湖)
22.(1)过度垦殖、放牧和采伐林木 (2)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 (3)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季风的作用下,向东、向南扩展 (4)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 (5)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牧、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6)①农业生产必须有土地才能进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就危及农业的发展,也就会动摇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我国目前,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而人口呈上升趋势。这一现状也要求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才有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③我国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