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同步测试
1.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下图为“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统计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我国耕地形势严峻,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析导致我国耕地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2.下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3.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 18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和西部部分地区已出现重度缺水。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针对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已利用京杭运河(乙图)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地区。根据对东线调水路线的调查发现,该线路调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污染问题,其中A、B、C三个河段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哪一段?为什么?
4.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加快发展可再生资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真正出路。
材料1:见下表。
世界一次能源需求(百万吨标准油)
年份
种类
1980年
2000年
2005年
2015年
2030年
2005~2030年均增长率(%)
煤炭
1 786
2 292
2 892
3 988
4 994
2.2
石油
3 106
3 647
4 000
4 720
5 585
1.3
天然气
1 237
2 089
2 354
3 044
3 948
2.1
核电
186
675
721
804
854
0.7
水电
147
226
251
327
416
2.0
生物质和
废弃物
753
1041
1149
1334
1615
1.4
其他可再
生能源
12
53
61
145
308
6.7
(说明:全球能源需求总量等于一次能源供应总量。而一次能源指生产或进口后未经过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
材料2:中国各省市区能源产销状况。
材料3:中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图。
材料4:见下图。
(1)材料1所提到的“其他可再生能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等能源(写出三个例子)。其增长的速度最快,但不能成为主导消费能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能源自给的省、市、区能源能够满足需求的共同原因。
(3)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和
________地区,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及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
详解答案
1.解析:第(1)题,图中体现耕地数量减少,而人口又在增加,因此推出人均耕地锐减。第(2)题,耕地变化的原因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增加、自然灾害、过度利用导致土地退化等。?
答案:(1)耕地数量急剧减少;人均耕地面积锐减;耕地质量退化。?
(2)灾毁耕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
2.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湿地的变化分两个阶段,一个是80年代湿地增加,另一个是90年代湿地减少,从图中年均温和年降水量上可以得出答案。第(2)题,湿地减少会影响气候、生物及旱涝灾害的发生,会影响水质;其对策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退耕等。
答案:(1)变化: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自然原因:80年代降水量增多;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
(2)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对策: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严禁围垦。
3.解析:第(1)题,结合甲图,联系生活实际作答。第(2)题,A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人口、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生活和生产污水的排放多,加上陆地面积狭小,污染相对较重。
答案:(1)水资源短缺;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低。
(2)A河段。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船舶多;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的无节制排放;陆地面积狭小;虽然降水十分丰富,但地表水缺乏
4.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可再生能源的概念作答。第二问,有很多原因,如技术要求高、成本高、区域性强、时效性强等。第(2)题,应该从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仔细观察图示内容即可得出我国风能丰富的地区分布。其原因结合我国的季风气候和地形进行分析。第(4)题,第一问可以由材料4中提供的信息作答。第二问为风能优点的考查。
答案:(1)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地热能(任意三个)
①技术要求高;②成本高;③区域性强;④时效性强
(2)能源储量大;能源消费量较低。
(3)东南沿海 西北 东南沿海临太平洋且无地形屏障,受夏季风影响大;西北地区植被稀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势力强
(4)风能装机量上升,风能利用增多;与发达国家相比,风能利用比重较小。意义:①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②减轻环境污染;③节约非可再生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