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森林及其保护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4.1 森林及其保护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17:5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 原始森林破坏的原因
1.结合教材P55“世界森林的分布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原始森林的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发展对森林破坏日益加大,仅酷寒的高纬和湿热的赤道附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地区保留有一定的原始森林分布,而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森林受到的破坏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人区。(2)亚洲东部、欧洲大部分地区、北美洲东南部的原始森林目前已大部分不存在,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从图上还可以看出,这几个地区正是世界上人口集中和工农业发达地区。这主要是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使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加也使森林被大量砍伐,另外还有历代战争破坏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也使森林减少。2.当前世界森林数量仍在减少,有人说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提示:应该辩证地看待森林减少与工业化的关系,森林减少与工业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发是必然的,但人类如果认识到森林的环境效益,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森林,加强植树造林,就不会造成森林的锐减,开发要有一定的限度。现在的结果是过度开发,造成了森林的锐减。 森林的环境功能
1.举例说明不同地区森林的环境功能。
提示:2.结合教材P57“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图,思考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后,会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植物物种的损失、动物的迁徙和被消灭、连片林地变成破碎小斑块后对大型哺乳动物造成的毁灭性影响。 森林的保护
结合自身实际说明高中学生如何参与森林保护?
提示:不用一次性筷子;平时生活当中节约纸张;积极使用再生纸产品;按规定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2.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含森林的一种环境功能:
A.天然“净化器” ( 净化空气)
B.天然“吸尘器” ( 吸烟滞尘)
C.天然“蓄水池” ( 涵养水源)
D.天然“过滤器” ( 防风固沙)
E.天然“粘合剂” ( 保持水土)F.天然“绿色卫士” ( 保护农田)
G.天然“加湿器” ( 调节气候)
H.天然“美容师” ( 美化环境)
I.天然“消声器” ( 减弱噪声)
J.天然“绿色宾馆” (野生动物栖息地)
森林资源——是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动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3.影响世界森林分布的因素
(1)自然原因:
①气候: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温带沙漠气候、苔原气候、高山气候少;
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多。
②地形:高原、高山地区多;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少。
③其他:森林火灾、病虫害等。
(2)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工农业的发展使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加也使森林被大量砍伐;另外还有历代战争破坏。4.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与森林破坏的关系
滥伐森林:长江中下游山区滥伐森林,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弱,又使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造成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湖泊淤积,蓄洪能力降低。
5.我国森林保护的措施
(1)加强法治,严禁乱砍滥伐;(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3)计划采伐,采育结合;(4)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5)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 (6)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典例】(2011·北京文综)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森林的生态功能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思路点拨】【规范解答】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变式备选】读下列文字结合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阴”。两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为漫画拟定两个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名称,左图________
___、右图_____________。
(2)右图人类活动现象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生活实际指出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现象?(至少列举两例)
(4)请你为既保留图示饮食文化又减轻环境问题献计献策。【解析】以上两幅漫画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引起的环境问题。左图环境已是一毛不拔的秃地,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环境向人类进行了最后的自卫,因此反映的是生态问题;右图反映当前时尚的烧烤文化,造成森林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1)生态破坏 烧烤绿阴
(2)污染空气 破坏森林
(3)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吃野生动物等
(4)电烤(只要合理即可) 读下图,回答1~3题。
1.这幅漫画说明( )
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
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
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
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2.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成为林果加工厂
3.与森林破坏无关的是( )
A.温室效应加剧 B.水土流失
C.盐碱化严重 D.沙漠化现象【解析】1选B,2选D,3选C。第1题,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致使野“渡”无人舟自横。第2题,植树造林并且发展成为林果加工厂,属于可持续发展。第3题,森林破坏会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等。诱发盐碱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灌溉方式不合理。4.森林是孕育人类的母亲和人类的资源宝库,关于此图,不能体现的内容是( )
A.维护生物多样性 B.为鸟类等提供栖息地
C.调节气候、减弱风速 D.保护鸟类
【解析】选C。树上有人工鸟巢,说明人类通过人工鸟巢为鸟类提供栖息地保护鸟类,同时维护生物多样性。 (2009·宁夏文综)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5、6题。
5.1650~1780年该区域(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6.进入20世纪该区域( )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解析】5选B,6选D。本题组以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为载体,考查对森林的破坏与保护。对坐标图的分析、解读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5题,对照图中该时间段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知,原始林地比重逐渐减少,耕地比重渐增,因此可判断出该区域经历了大规模垦殖的过程。第6题,1900年之后,耕地比重下降,草地比重相对恒定,次生林地比重渐增,说明该地正在实施“退耕还林”的措施。7.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森林的生态功能:A______;B_______ ;C______ ;D_______;E______;F_______。
(2)森林破坏的后果:A______;B_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_;F______。
【解析】本题从一组景观素描图切入,表现了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的作用,在读懂图的前提下,概括每幅图所表示的含义。图A是山坡上的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图B是平原农田中的防护林,保护农田;图C是茫茫沙漠上的防护林带,防风固沙;图D是在园林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图E是空气经过森林得到净化,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图F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稳定大气成分。答案:(1)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保护农田;C:防风固沙;D:调节气候、美化环境;E:吸烟除尘、净化空气;F:稳定大气成分。
(2) A:水土流失;B:风沙危害使农作物减产;C:土地沙漠化;D:气候失调,环境恶化;E:空气污浊;F:碳氧失衡。8.读甲、乙两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比重最小的是_______,该洲现存天然林主要属于( )
A.亚洲 温带落叶阔叶林
B.北美洲 亚寒带针叶林
C.非洲 热带雨林
D.欧洲 温带落叶阔叶林
(2)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3)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含了森林的一种生态功能,请思考搭配:
A.天然“氧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天然“吸尘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天然“蓄水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天然“消声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天然“美容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图中A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现有天然林正逐步减少。请你谈一谈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解析】本题以图示材料考查世界及我国森林的分布、变化以及滥伐森林带来的生态危害。解答时应特别关注三点:
(1)北美洲开发历史较晚,其北部的加拿大纬度较高,大部分天然林属于亚寒带针叶林。(2)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3)长江上游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度、强度增大。关于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可以从立法保护,采伐与养育相结合等方面入手分析。答案:(1)B
(2)东北 西南 东南
(3)净化空气 吸烟除尘 涵蓄水源 减弱噪声 美化环境
(4)含沙量增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河、水库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频度、强度增大
(5)加强执法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采伐与更新相结合;防治森林火灾和虫灾;加强森林保护宣传教育。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