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森林及其保护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森林及其保护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7:5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森林及其保护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2题。
1.森林具有多种价值,其首要价值体现在( )
A.改善生态环境          B为工业提供原料
C.为人类提供食品         D.为建筑业提供木材
2.下列五种因素,与1998年长江洪灾有关的是( )
①夏季风 ②修建三峡工程 ③引水灌溉 ④围湖造田 ⑤长江上游毁林
A.①①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
3.当前世界破坏最严重,减少最快的森林是( )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原始森林
C.亚热带常绿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4.世界上的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
A亚洲、北美洲  B.南美洲、非洲  C.欧洲、大洋洲  D.北美洲、欧洲
下图是我国某省(区)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读图,完成5~6题。
5.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 )
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水源  C.水源和地形  D.植被和气候
6.目前,甲、乙两省(区)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分别是( )
A“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B.平原绿化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
C.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和平原绿化工程
D.全国防治荒漠化工程和沿海防护林
7.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②大规模改良现有的草原发展林木生产 ③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大面积植树造林 ④把用材林的采伐量控制在生长量之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36°N附近1950年、1954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8~10题。
8.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早地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        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
9.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酸雨 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
10.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
A.停止工交建设和兴建住宅
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
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
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低,但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据此回答11~13题。
11.下列四省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 )
A.山东     B.江西     C.海南     D.甘肃
12.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②调整农业结构③提高生态质量④提高农民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 )
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         B.美化林区环境
C.降低植树成本            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目前,北京森林总价值已达2千亿元,森林的环境价值是食物价值的10几倍,涵养水源的价值达1千亿。山区通过爆破造林已形成第一道防线,今年要让五环路沿线全部变为绿色。据此回答14~15题。
17.五环路沿线的绿化带主要的环境作用是( )
A.减少交通环境污染和美化环境
B.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C.减少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数量
D.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15.对远郊山区进行绿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
①涵养水源 ②增加林木果品产量 ③开发旅游资源 ④增加农业收入 ⑤防风固沙 ⑥增加木材蓄积量
A.③①    B.③③    C.①⑥    D.①⑤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这幅漫画说明( )
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
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
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
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
17.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成为林果加工厂
读下列甲、乙两地植被分布图,回答18~19题。
18.影响甲、乙两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光照和热量    B.地形和降水   C.地形和热量   D.降水和光照
19.甲地的阔叶林主要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二、综合题
20.读我国三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土地资源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地区中,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最可能位于东南丘陵;________最可能位于华北平原;_________可能位于青藏高原。
(2)从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利用、结合的角度看,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是_________
地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上三地区在发展生产时应该注意的是:
A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a项湿润土壤上模拟降雨的径流系数(径流量/降雨量)轰明径瘾董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在a所示的高径流量下的高产沙率,最容易被侵蚀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
(3)从a、b两图看,林地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4)除林地外,河流含沙量较少的土地利用类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幅图给我国的启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近我国农副产品涨价幅度较大,有人认为是加入WTO的冲击,有人认为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但专家认为.这是因为过去几年农副产品价格过低,不少农民减少播种面积压产所致,你认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内容: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农田、④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
(2)玛雅文明在公元前形成于____________洲。
(3)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______年地力才能重新使用。
(4)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就不可避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5)从图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很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的恶化。
参考答案
一、1.A  2.A  3.B  4.A  5.C  6.A  7.D  8.A  9.B  10.C  11. B  12.C
13.D  14.A  15.D  16.B  17.D  18.B 19.B
二、20. (1 )B A C  (2 )B治理旱涝、风沙、盐碱,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处理好种植业与林业、牧业的关系,发展多种经营工程保护草场生态环境和天然林,禁止乱砍滥伐滥垦
21.(1)废弃地(休耕地)、草地 (2)废弃地(休耕地)(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草地①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要退耕还林还牧;②要加强对废弃地、休耕地的综合利用与管理 (5)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减少废弃地(休耕地),减少水土流失
22.(1)从上到一下,从左到右依次为:①②③⑤④ (2)中美 (3)20 (4)水土流失流水侵蚀 (5)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