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森林及其保护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4.1 森林及其保护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7: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森林及其保护 课时训练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完成第1~2题。
1.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 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地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第1题,目前造成森林资源被毁的主要原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旱涝灾害能够影响到森林的生长,但不会导致森林的大量死亡。第2题,采育结合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开发利用,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1.A 2.D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1月4日下午3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介绍,到2020年要比2005年增加4 00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和增加13亿立方米的蓄积量。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提高生态质量 ③提高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风暴潮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解析:第3题,“退耕还林”减少了耕地面积比例,增加了林地比例,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提高了相应地区的生态质量。第4题,①为三北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为沿海防护林,有抵御海风、海浪和风暴潮袭击的作用。
答案:3.D 4.C
读“我国36° N附近某地在195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完成第5~7题
5.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
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
6.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大 ③酸雨 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
7.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
A.停止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建住宅
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
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
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
解析:该地位于我国36°N附近,结合海拔可知其属于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该地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中泥沙增多,入海口处滩涂扩大。应退耕还林、营造防护林,保持水土。
答案:5.A 6.B 7.C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吕梁山脉曾是一个著名的森林地区,也是汾水的水源涵养地。现在的吕梁山仅存在主峰附近一片森林,大片林区已不复存在。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造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4世纪时,一次山洪暴发,竟冲下百万棵大树。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于记载。
(1)山区的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
(2)文中所述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是?
(3)渭水的流量已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4)就你所学知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有?
解析:第(1)题,山区的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为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第(2)题,一定注意这里是让说明文中所叙森林被破坏的原因。第(3)题,这里既有森林面积减少的因素,同时也有气候变干的原因。第(4)题,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5)题,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可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方面着手分析。
答案:(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山洪暴发;大量采伐兴建土木工程
(3)森林破坏,导致调节、涵养水源作用破坏,气候变迁等
(4)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黄土疏松,易受侵蚀。人为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战争等
(5)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