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18:18:48

文档简介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基础梳理
一、什么是湿地?
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②___________________的海域。
2 .生态功能: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③__________、调蓄④__________、净化⑤__________、释放氧气 、 美化 ⑥__________ 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号称“⑦__________”。
3.中国湿地
1)现状:现有湿地面积约 26 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湿地的⑧__________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特点:类型⑨__________、绝对数量⑩__________、布?__________、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
(3)代表:东北?__________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__________上有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因素:被来自湖泊内外的?__________所充满。
(2)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
导致后果
土壤侵蚀
入流?____________大增
环境污染
入流营养物质增加,人为加速?____________过程
围湖、围海造田
使湖沼和?____________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引水灌溉和河流的
?_____________
使水量减少,直至完全干涸
2.我国湖泊减少的原因及后果
(1)原因:主要是过度?__________和盲目?__________。
(2) 后果 : 导致湖水 (21) __________ 增加 ,使 水质(22) ____________。
三、保护湿地
1.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在国际上达成共识。截至2000 年 6 月,已有 121 个国家加入国际公约——(23) __________,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 2 .目前,湿地保护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24)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 什么是湿地
1.湿地的定义
对湿地概念的理解可以分三个层次
层次
内容
位置
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在 6 米以内的海域
表面形态
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
状态
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
注意:不要以为湿地就是土壤过湿甚至积水的土地,这是仅从字面上理解湿地的概念,它将湿地的范围限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部分,而忽略了水体部分。
2.湿地的价值
生态价值
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号称“地球之肾”
经济价值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能源和水运等
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
3.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 26 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 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
(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典例 1】为了响应联合国确定的 2011 国际森林年,湿地公约秘书处将 2011 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定为“湿地与森林”,2011 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森林关乎水与湿地”。读图 4-3-1,完成(1)~(2)题。
(1)图中不属于湿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图 4-3-1

(2011 年陕西联考)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图 4-3-2)。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变化情况。回答 1~3 题。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稍许 B.高度较低
C.高度相同 D.无法确定
2.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图 4-3-2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D.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知识点二 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湖沼消亡过程。
人为原因
导致的后果
土壤侵蚀
入流泥沙量大增
围湖(海)造田
使湖沼和滨海滩涂面积剧减,甚至消失
环境污染
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
大量引水灌溉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明显缩小、变浅,直到完全干涸
河流截流改向
2.中国湿地(湖泊)减少
主要原因
过度引水灌溉;盲目围湖造田
产生的影响
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水质变劣
【典例 2】读长江中游湿地 50 年的变迁示意图(图 4-3-3),回答(1)~(2)题。

图 4-3-3
(1)与 1950 年相比,2004 年长江中游湿地面积大大缩小,其主要原因有( )
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②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 ③流域内降水逐年减少 ④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2) 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该地区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农业生态遭破坏,增加了旱涝发生频率 B.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
C.使蒸发量减少,导致土地荒漠化 D.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原有物种减少

(2011 年南通模拟)三江平原既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的分布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图4-3-4 为1976 年至2006年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 1~2 题。

图 4-3-4
1.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原因有( )
①人口稀少 ②耕地面积广 ③水热条件优越
④土壤肥沃 ⑤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2.下列关于图中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耕地面积扩大,沼泽面积缩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旱灾害增多,气候变干 D.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土壤的肥力一定会越来越高
知识点三 湿地的保护
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具体表现
带来的危害
基本建设
湿地填平,建设楼宇;流经城市的河道被整治成直立的混凝土河岸
使天然河流变成人工明渠,天然湖泊被束缚在混凝土堤岸内,隔断了河流、湖泊与周围环境的水文联
系和生态联系
水利工程
过分强调河流的行洪功能和湖泊的蓄水功能,采取裁弯取直、铺砌水泥护坡等
2.保护湿地的措施
(1)1971 年,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 6 国签署了《湿地公约》。
(2)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典例 3】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为 6.2 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据此回答(1)~(2)题。
(1)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A.是拉萨市的主要水源 B.减少拉萨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
C.增加拉萨市区空气湿度和温度 D.吸附空气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是(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上游乐场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
的水量减少近 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 90 万增加到近 230 万,灌溉面积由 300 万亩增加到了 500 万亩。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 4-3-5)。
(1)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2)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勤地区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中,对土地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
图 4-3-5
(3)为使民勤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课件29张PPT。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一、什么是湿地沼泽、泥沼、泥炭地 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
淡水或咸水、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②___________________的海域。低潮时水深 6 米以内 2 .生态功能: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
③__________、调蓄④__________、净化⑤__________、释放
氧气 、 美化 ⑥__________ 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号称
“⑦__________”。气候水量水体环境地球之肾3.中国湿地10%多大广三江平原 (1)现状:现有湿地面积约 26 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湿地的
⑧__________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特点:类型⑨__________、绝对数量⑩__________、分
布?__________、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
(3)代表:东北?__________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
?__________上有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1.湿地减少的原因青藏高原沉积物(1)自然因素:被来自湖泊内外的?__________所充满。(2)人为因素泥沙量富营养化海滨滩涂截流改向2.我国湖泊减少的原因及后果
(1)原因:主要是过度?__________和盲目?__________。
(2) 后果 : 导致湖水 __________ 增加 ,使 水质 ____________。引水灌溉围湖造田矿化度 三、保护湿地
1.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在国际上达成共识。截至
2000 年 6 月,已有 121 个国家加入国际公约—— __________,
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
2 .目前,湿地保护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变劣《湿地公约》恢复和重建 1.湿地的定义
对湿地概念的理解可以分三个层次
注意:不要以为湿地就是土壤过湿甚至积水的土地,这是
仅从字面上理解湿地的概念,它将湿地的范围限制在一个相对
狭窄的部分,而忽略了水体部分。知识点一什么是湿地2.湿地的价值3.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 26 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
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 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
位。(2)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 (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
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涵养
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典例 1】为了响应联合国确定的 2011 国际森林年,湿地
公约秘书处将 2011 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定为“湿地与森林”,
2011 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森林关乎水与湿地”。读图 4-3
-1,完成(1)~(2)题。图 4-3-1(1)图中不属于湿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名师点拨】本题以“世界湿地日”和四幅景观图为切入
点考查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和探讨问题的能力。③为海洋,不
属于湿地。湿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
【答案】(1)C (2)B (2011 年陕西联考)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
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
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
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图 4-3-2)。分
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水,模拟降水。观察、比
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变化情况。回答 1~3 题。图 4-3-2)B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稍许
B.高度较低
C.高度相同
D.无法确定)C2.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D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D.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知识点二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
然充满湖沼。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湖沼消亡过程。2.中国湿地(湖泊)减少【典例 2】读长江中游湿地 50 年的变迁示意图(图 4-3-3),回答(1)~(2)题。图 4-3-3(1)与 1950 年相比,2004 年长江中游湿地面积大大缩小,其主要原因有()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②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③流域内降水逐年减少④气候变暖,蒸发加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2) 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该地区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农业生态遭破坏,增加了旱涝发生频率
B.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
C.使蒸发量减少,导致土地荒漠化
D.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原有物种减少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我国长江中游湿地面积变化的原因
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第(1)题,长江中游湿地面积减少的原
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和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
第(2)题,湿地面积减少,使该区域蒸发量减少,影响局部气候,
但不会带来土地荒漠化。【答案】(1)A (2)C (2011 年南通模拟)三江平原既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的分
布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图4-3-4 为1976 年至2006
年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 1~2 题。图 4-3-41.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原因有()①人口稀少②耕地面积广③水热条件优越④土壤肥沃⑤单位面积产量高C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点拨:由于该地区纬度较高,导致热量条件较差,单位面
积产量较低。2.下列关于图中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DA.耕地面积扩大,沼泽面积缩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旱灾害增多,气候变干
D.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土壤的肥力一定会越来越高
点拨:人类活动的干预,不一定都能提高土壤肥力。知识点三湿地的保护1.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2.保护湿地的措施(1)1971 年,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 6 国签署了《湿地公约》。(2)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典例 3】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
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为 6.2 平方千米,为典型
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
95%,据此回答(1)~(2)题。(1)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A.是拉萨市的主要水源
B.减少拉萨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
C.增加拉萨市区空气湿度和温度
D.吸附空气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畜产品加
工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上游乐场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
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
菜、瓜果生产基地 【名师点拨】第(1)题,拉萨的主要水源是拉萨河;湿地不
能增加空气的温度,但可以调节气温;湿地不能减少城市废弃
物,但可净化水体。第(2)题,湿地的开发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
调。禁止在湿地内兴建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和
生态资源的开发建设项目。【答案】(1)D (2)C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
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
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
的水量减少近 1/3,石羊河流域的人
口却由 90 万增加到近 230 万,灌溉
面积由 300 万亩增加到了 500 万亩。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 4-3-5)。图 4-3-5(1)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2)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勤地区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中,对土地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3)为使民勤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点拨:全球变暖使蒸发加剧,造成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更
为短缺,降水量减少;而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用水
量增加,从而加剧了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其应对措施
应从“节流”方面考虑。答案:(1)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 (2)①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
(荒漠化、土地退化);②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③湿地面积缩小等。 (3)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②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③调
整产业结构;④科学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
⑤防止过度垦殖、过度放牧;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