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1.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和分布
森林面积锐减: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草原退化:多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土地荒漠化:在西北表现为沙漠化,而在其他地区也有水蚀荒漠化等表现形式。
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区、东北地区、四川盆地边缘、横断山区、东南丘陵表现严重。旱涝灾害:分布较为广泛,如华北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以及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的洪涝灾害区。
生物多样性破坏:分布较为普遍。
水资源危机: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区表现为资源型缺水,在湿润区则表现为水质型缺水。
海洋生态破坏:沿海地区有分布,如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红树林、珊瑚礁等被毁,赤潮等。
湿地面积减小:在东北地区,滨海地区由于开垦和城市建设造成湿地减少。湖泊面积缩小:由于围湖造田使我国几大淡水湖面积急剧萎缩。
次生盐渍化:在华北地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等地广泛分布。2.分析某生态问题的综合成因
针对上述每一问题,要分析其综合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上述与某生态问题有关地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自然条件包括:由高原山地向平原过渡、坡度较陡;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土质由粉砂颗粒组成,疏松且节理发育。人为原因包括:对植被的破坏尤其是对森林的砍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等;露天开矿的采矿方式。3.针对成因,提出应对措施
要做好这一步,关键在于加强针对性,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总结出应对措施,即包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对人类活动的规划、管理。总之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第(1)题,本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水源缺乏,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2)题,防止荒漠化进一步加剧的措施,可以从禁止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滥采滥挖,控制种植业规模,推广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退耕还牧,生态移民,促使其恢复自然植被等方面考虑。【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
(2)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解析】 第(1)题,描述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需要结合图示进行判断,由图示可以看出1986~2002年地面沉降面积在不断扩大,且沉降的深度不断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人为原因,可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的扩大、需水量的增加、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防治措施可从原因入手进行分析,关键是要解决水的短缺问题,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具体措施可以从管理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答案】 (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