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五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1.通过对比梳理课文,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突出特征。(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段落内部的句间关系,感受说明性文章的逻辑性。(审美创造、思维能力)
3.阅读课文,感受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文化自信)
素养目标
重难点
1.从说明内容的选取、说明方法的使用等角度进行梳理,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谈谈由此带给你的感受。
2.通过分析课文段落内部的句间关系,感受说明性文章的逻辑性。
情境导入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凝聚在建筑里,铺展在画卷上,散发着永不磨灭的光芒。学校将举办“科技与人文”的主题展览,邀请同学们担任“小小解说员”,为参观者讲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历史。为了更好地完成讲解任务,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如何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小小解说员我来学,温故知新
阅读课文,试以表格形式从说明内容的选取、说明方法的使用等角度进行梳理,说说作者是怎样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在班上进行交流。
学习任务单:
课文 说明特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梦回繁华》
新知探究
课文 说明特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 选材具有代表性,说明能抓住事物特点。例如: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文章选了两座最有代表性的桥——赵州桥、卢沟桥,令人信服。 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展示与交流:
新知探究
课文 说明特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 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手,先总括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逻辑顺序(整体-局部、概括-具体)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摹状貌。
新知探究
课文 说明特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本文围绕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把建筑本身的说明和对其内涵的表现融为一体。准确地抓住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纪念性建筑的本质特征,介绍建筑物本身的同时,不断表现其“内在本质”。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新知探究
课文 说明特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梦回繁华》 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时突出表现“梦回繁华”这一主题,扣住描绘北宋时期汴京城的“繁华”内容,帮助非美术专业的一般读者更好地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以及这幅画作的深远意义。 逻辑顺序(全文)空间顺序(画作主体) 摹状貌、列数字、引用、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二:小小解说员我来写,素质提升
1.下面是罗英《中国桥梁史料》中对卢沟桥的介绍,对比《中国石拱桥》中的相关内容,看看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从说明对象和读者角度进行分析)
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计11孔,长212.2米,加上两端桥堍(tù)共长约265米。靠河两岸的跨径仅16米左右,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最大跨径计21.6米。桥墩上游面造成尖端形,下游面系平头,深合现代科学原理。桥面宽7.6米,全宽约8米。桥面用石板铺砌,桥的两端筑有翼状石栏,连
新知探究
同桥上两旁石栏,北面有石柱140个,南面有石柱141个,其中一异,有立的,卧的,蹲的,伏的,大抱小的,小抱大的,各种形式。柱间各嵌石板为栏,栏高约85厘米。桥的西端有两根石柱,柱上各踞一只朝天狐(hǒu),柱下各有石象一只,雕饰工巧,足增美观。
《中国桥梁史料》选段集中介绍卢沟桥本身的情况,分桥拱、桥墩、桥面、桥栏等几个部位,列举大量数据与事实,一一介绍。与课文相比,因《中国桥梁史料》是部桥梁学的专业著作,所以主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卢
新知探究
沟桥作为一座重要建筑物的技术细节 。而课文作为科普文章,要让普通读者在有限篇幅内比较全面地了解卢沟桥,自然不能过多聚焦技术细节,但又要让读者对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有所了解,所以选择结构特点和最著名的石狮子作为说明重点。
新知探究
2.请同学们参考下面埃菲尔铁塔的介绍文字,自主选择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个说明对象,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再搜集一些相关材料,写一段简明的介绍文字。300字以内。
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战神广场,高约300米,天线顶端可达330米。它是为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建,最初备受争议,但如今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之一。
埃菲尔铁塔不仅是巴黎的象征,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展示了19世纪末的工程成就,并见证了法国
新知探究
的工业革命。如今,它作为旅游胜地和文化符号,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成为法国的骄傲。
此外,铁塔还具备实用功能,曾用于无线电传输,至今仍是重要的通信设施。
①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是为纪念1840年至1949年间为中国革命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纪念碑于1952年动工,1958年落成,高37.94米,采用花岗岩和汉白玉砌筑,庄严肃穆。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是周恩来书写的碑文。碑座四面镶嵌着十幅浮雕,生动展现了虎门销烟、
新知探究
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渡江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历史的见证,是精神的丰碑。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它激励着我们,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知探究
②《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长卷风俗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和城市风貌。画作全长528.7厘米,高24.8厘米,采用散点透视法,细致刻画了各阶层人物的活动,包括市井百姓、商贩、官员等,以及桥梁、船只、建筑等城市元素。画面从郊外田园风光开始,逐渐过渡到繁华的市区,生动再现了汴京的日常生活。《清明上河图》不仅是艺术杰作,也是研究北宋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新知探究
③苏州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以其精巧布局、深邃意境和精湛工艺闻名于世。这些园林多建于宋、元、明、清四代,是文人雅士追求自然美与生活艺术结合的产物。苏州园林的特点在于“借景”,巧妙利用空间,将山水、花木、建筑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越实际的广阔天地。园林中的假山、池塘、亭台、廊桥等元素,都经过精心设计,既独立成景,又相互呼应,构成一幅幅动人的立体画卷。著名的苏州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狮子林等,每一处都有其独特风格和历史故事。苏州园林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涤,它们以静谧的姿态诉说着古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今,苏州园林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领略其独特魅力。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三:小小解说员我来做,熟能生巧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曾说过:“一段是一篇的具体而微。”说明性文章讲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这一特征既体现于全篇,也体现于段落内部。
(1)参照书上示例,从本单元课文中另找几个段落,分析其内部的句间关系,感受作者思维的清晰与缜密。
(2)小组合作完成,用图表的形式进行呈现。
新知探究
分析与交流:
如《梦回繁华》课文第4段,本段共19句。可分为三层:
第四段画作主体
第一层:
画面开卷处
第二层:
画面中段
第三层:
后段
①—④句:汴京近郊风光
⑤句:绘画色彩和疏密角度
⑥— 句:汴河两岸繁华景象
句:汴京市区街道
— 句:城楼两侧、各类
店铺、街上行人
句①⑥ 从前到后的空间顺序
并列关系
总分关系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深入阅读学习了第五单元的四篇说明文,掌握了从说明内容的选取、说明方法的使用等角度进行梳理,理解作者是怎样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并尝试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预祝各位同学顺利完成本次“小小解说员”任务,加油!
板书设计
梳理群文
抓特点
句间层次
抓逻辑
单篇对比
抓写法
阅读综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