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六单元
写作 表达要得体
1.学会根据写作目的选用不同的言语方式、言语态度来适应特定的需求,使文章表达得体。(语言运用)
2.注意表达对象的特点和应用的场合,准确地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得体地表达。(思维能力)
3.初步了解感谢信、邀请函、倡议书等应用文的特点,根据其特点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与内容。(思维能力、语言运用)
素养目标
重难点
1.掌握表达对象、场合与文体特点的匹配原则,熟练运用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如感谢信、邀请函)的格式规范及感情基调。
2.在真实写作中灵活转换语言风格(如正式/亲切、简洁/翔实),兼顾内容的准确性与情感的适切性,避免语境误判导致的表达失当。
情境导入
某著名节目主持人有一次在主持晚会时不慎被绊倒,全场一片哗然,这对一个主持人来说是再尴尬不过的事了,只见她从容站起来,拾起话筒面带微笑对观众说:“谢谢大家,是你们的热情让我倾倒!”现场观众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可见,语言如镜,既能折射机智的锋芒,亦能映照处世的温度——这一“倾倒”,恰恰印证了“表达要得体”绝非虚言,而是化解危机、传递善意的必要能力。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表达得体相关概念
得体,它的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表达得体
新知探究
我们有时需要以书面的形式与人交流,如感谢信、请假条、邀请函、倡议书等。对这些涉及人与人交际的应用文,我们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得体。下面是写给来校作讲座的专家的感谢信,由某位同学以校学生会名义起草,你觉得这封信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新知探究
××先生:
谢谢您昨天来我校作关于学习方法的讲座。您讲的内容很有趣,态度也很和蔼。特别是您对学习方法的独到见解和海阔天空的议论,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令人钦佩。许多同学听完讲座,都觉得还挺不错的,还想请您在我校开设系列讲座。在此我们向您表示热烈祝贺!并期待您有机会再来我校作讲座。
此致
敬礼!
××中学学生会
×年×月×日
新知探究
这封感谢信有许多表达不得体的地方。如缺少问候语,感谢用语不够热情、恳切等。更不恰当的是,作者用“很有趣”“海阔天空”“觉得挺不错”这样的词语,评价专家讲座的内容、特点和反响,认为专家的水平只是“较高”,虽然表达了肯定的意思,但评价偏低,容易引起误会,还显得对专家不够尊重。
新知探究
1.如何多角度地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1)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说话要说清楚,说什么、什么指向,都要表述清楚,否则容易引起误会。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说得让人笑,一句话说得让人跳”。
新知探究
该来的与不该走的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啰?”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
新知探究
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亲近的朋友,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新知探究
(2)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者过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秀才又问:“其价几何?”挑夫只听懂“价”这个字,就开了个价。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这回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起柴走了。
秀才说话不看对象,满口之乎者也,导致挑夫听不懂而离开。
新知探究
(三)分清场合,巧妙用语。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全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的合力痛打。
不分场合胡言乱语,自讨苦吃。
新知探究
(四)注重语体,符合要求。
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1.口头语体要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2.书面语体要庄重、严谨
口头语适合于:①日常生活用语;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③演说辩论
书面语适合于:①公文事务语体;②科技语体;③政论语体
新知探究
(五)注意遣词,谦敬得当。
《艺术人生》“家父门”
2007年4月19日播出的《艺术人生》,是一档特别节目,谈的是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下半场请出的嘉宾是毛泽东的孙子、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当毛新宇坐定以后,主持人对毛新宇说:“不久前,毛岸青先生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
这里的“家父”使用不当,“家父”是指自己的父亲,是谦辞,不是敬辞。使用不当,就会暴露自己的无知。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二:表达得体写作实践
一、下面这段话是班长准备的班会发言稿中的一段,表达不够得体,试着修改一下。
我们班最近变化很大,卫生好了,纪律好了,学习成绩也好了,本月获得了年级“流动红旗”。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咎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管理很严格,很到位,很负责,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
新知探究
思路引导:先读文段,了解主体内容。接着看细节:词语感彩是否恰当、发言者身份是否符合、是否突出集体贡献而非单一归因、语气是否谦逊礼貌等。修改时,写作目的、使用场合等都要考虑到。
新知探究
亲爱的同学们:
最近我们班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教室卫生越来越整洁,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习成绩也显著提升,还荣获了本月年级“流动红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的悉心指导与付出。班主任老师管理严格有序、认真负责,每天早到晚归陪伴我们,用耐心和智慧为班级保驾护航,我们全班同学都十分感激与敬佩。同时,更要感谢每一位同学的配合——正是大家对班级事务的用心、对学习的投入,才让我们的集体焕发新的活力。让我们继续携手,把这份好势头保持下去,共同打造更优秀的班集体!
修改后:
新知探究
二、学生会计划开展“环境保护月”活动,准备邀请领导、专家学者、环保热心人士、家长和其他学校的师生等作为嘉宾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请你任选一委受邀者,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思路引导:①身份匹配称呼:根据嘉宾身份选择恰当称谓(如职务、职称)。②活动信息完整:明确时间、地点、主题,需发言则提前告知。③语言正式得体:表达尊敬与期待,避免口语化表述。④格式规范清晰:分层呈现信息,结尾注明联系人与方式。
新知探究
邀请函
尊敬的XXX教授:
您好!
为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提升我校师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我校学生会将于XX月 XX日上午9:00在学校礼堂举行“环境保护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此,我们怀着诚挚的敬意,邀请您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
参考范文:
新知探究
次活动,并期待您能发表主题演讲,分享环境保护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
本次活动以“绿色校园,共筑未来”为主题,将通过环保知识宣讲、环保实践倡议等环节,引导师生关注身边环境问题,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您在环保领域的卓越贡献和深入研究,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您的莅临不仅能为活动增添权威性与专业性,更能为同学们带来宝贵的启发与指导。
新知探究
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XX 月 XX 日(星期 X)9:00-10:30
地点:XX 中学礼堂(XX 路 XX 号)
议程:启动仪式、嘉宾主题演讲、环保倡议宣誓、互动交流环节
新知探究
我们深知您工作繁忙,若蒙应允,烦请于XX 月 XX 日前通过以下方式告知:
联系人:XXX(学生会主席)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电子邮箱:XXXXXX@
您的支持将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期待与您携手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此致
敬礼!
XX 中学学生会
XX 年 XX 月 XX 日
新知探究
三、学校所在的街道拟于近期开展一次主题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宣传活动,需要社区各单位和居民配合。校学生会委托你所在的班级向社区居民发出倡议,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不少于500字。
思路引导:①开篇点明背景与目的,说明发出倡议的原因;②紧扣关键词,明确核心主题“垃圾分类,从我做起”;③分场景提倡具体行动,如家庭、学校等,给出可操作措施;④结尾呼吁与落款,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呼吁长期坚持,强化环保意义。注意格式完整。
参考范文: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倡议书
亲爱的社区居民朋友们:
当我们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时,也在见证着垃圾围城的危机——全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超过 4 亿吨,其中可回收资源占比达 42.9%,这些本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却因混投混放沦为污染物。为响应街道“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宣传活动,我们八年级(X)班全体同学向您发出如下倡议: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一、家庭:分类投放,让垃圾“各归其位”
①设置分类容器:在家中配备“两桶一袋”——绿色厨余垃圾桶、灰色其他垃圾桶,以及专门收纳快递纸箱、塑料瓶的可回收物收纳袋。剩菜剩饭、果皮菜叶放入厨余桶,用过的纸巾、破碎陶瓷归入其他桶,洗净的饮料瓶、旧衣物单独存放待回收。
②源头减量行动:购物自带环保袋,拒绝一次性餐具;用淘米水浇花、废水冲厕所,让每一滴水循环利用;将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单独收集,定期投放到社区指定回收点。
新知探究
③家庭互动学习:与孩子共同参与 “垃圾分类小课堂”,通过趣味问答、模拟投放游戏巩固分类知识,让环保意识扎根每个家庭。
二、社区:携手共治,让环境 “焕然一新”
①参与志愿行动:加入社区“蒲公英”志愿者队伍,协助更新分类标识、维护垃圾投放点秩序。每周六上午9点,我们班将在社区广场开展“分类兑换”活动,居民可用可回收物兑换绿植或环保小礼品。
新知探究
②监督与宣传:发现混投行为及时善意提醒,通过社区公告栏、业主群分享分类小技巧。例如,大棒骨、榴莲壳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属于其他垃圾,而洗干净的外卖餐盒则可回收。
③共建绿色家园:在社区花园种植“分类主题”花卉,用废旧轮胎制作花盆,让环保理念融入生活场景。
三、校园:知行合一,让文明 “蔚然成风”
①课堂渗透教育:老师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科学课实验、语文课写作,我们班已发起“课本循环计划”,将旧
教材捐赠给乡村学校。
②实践活动引领:每月开展 “变废为宝” 手工大赛,用易拉罐制作笔筒、塑料瓶改造成浇花器;午餐时设置 “光盘行动” 监督员,引导同学将剩菜剩饭倒入厨余桶。
③辐射带动作用:通过 “小手拉大手” 活动,我们已向家长发放 500 份《家庭分类指南》,并邀请社区居民观摩校园垃圾分类主题班会。
行动起来,让改变发生。
垃圾分类不是口号,而是举手之劳的文明传递。当我
新知探究
们将废旧纸张投入蓝色桶,将过期药品放入红色箱,不仅是在为地球减负,更是在为子孙后代守护绿水青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
少用一个塑料袋,多用一次环保袋;
少扔一张废纸,多留一份资源;
少倒一勺剩饭,多积一份美德。
同学们,居民朋友们,让我们以班级为纽带,以社区为舞台,用分类的行动点亮文明之光。当每个家庭都成为环保细胞,每条街道都成为绿色长廊,我们终将迎来“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的美好明天!
倡议人:XX中学八年级(X)班全体同学
2025 年 XX 月 XX 日
新知探究
课堂小结
语言是“软实力”,更是“硬功夫”,说得好不如说得巧,说得巧不如说得“对”——对场合、对对象、对人心。让我们从今天起,做生活的“语言设计师”:写感谢信时多一分真诚,发倡议书时添一分力量,遇冲突时藏半句锋芒——让每一次开口落笔,都成为照亮他人的微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