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传记
——八年级第二单元写作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下册第二单元写传《学写传记》。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对7-9年级学段的要求:在【阅读与鉴赏】这方面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表达与交流】这方面要求:写作考虑不同目的和对象。根据不同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表达方式。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刚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因而在学习本单元课文之后,进行写传记教学有本可依,有法可循。
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题情境:为班级里第三届校园读书分享会的选手设计宣传海报。
海报内容:人物图像,标签关键词,插图,人物小传,选手信息等。
本单元主题:向课本取经 为他人写传
划分了三个课段:
第一课段 搜集“他”资料 (3课时)
第二课段 设计宣传海报 (4课时)
第三课段 向课本取经 为他人写传(3课时)
基于以上单元整体设想的框架,我针对第三课段的第二课时进行“向课本取经 为他人写传”的写作教学的设计。
本节课写作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本单元前面课段的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方法完成小传的写作练习。(主要任务)
2、根据评价量表要素,完成作品自评、他评,修改作品,最终为完成海报展示做准备。(延伸任务)
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前面课段的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方法完成小传的写作练习。
教学课时:1课时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练表达:
出示一组图片:孙中山 、戏曲大师梅兰芳、海伦凯勒、普京、苏东坡、藤野先生、朱德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玛丽居里......,这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知道他们做过什么事、经历过什么、有什么成就吗?选择一个你熟悉的用一两句话概述一下。
这些人物生平的事迹经由他人记述,我们称之为“他传”。
如果是自述生平的,我们称为“自传”。
取经——刻画典型形象
这组人物中有我们本单元刚刚认识的人物,经过作者的描写刻画我们对人物才有了初印象甚至是深认识。我们再回顾作者精炼的形象刻画,借他山之石,为我们写传记积累技法。
示例:“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白描手法 浅勾勒
示例:“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 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原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新奇修辞 巧聚焦
牛刀小试:借文本之力,用刚刚学习的方法为“阅经典越精彩”读书分享会的班级选手写一篇小传——刻画他的典型形象!
取经——紧抓细节描写
人物传记不只是刻画人物容貌,我们有时候也通过具体真实事件表现人物性格,有时候也通过想象,填补事实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让我们再向课本“取经”吧!
示例:“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 ”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细写对话 显形象
示例: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深情叙述 围中心
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牛刀再试:再次借助文本之力,在我们刚刚刻画人物典型形象的基础上,选取一些典型细节上丰满一下人物的形象特点。写作过程即思维的过程。借助课前搜集到的材料、范文,帮助学生梳理小传特点及写作操作程序,选择有价值的典型事件展现人物精神风貌。
课本助攻: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人物小传的特点:
真实:真实记录人物的生平事迹。
完整:某一人生片断或生平经历,有头有尾。
突出重点:生平中成绩突出,影响较大的详写,次之的略写,平淡的不写。
顺序:一般以时间为线索,记述人物的成长过程。
完善小传,显精神
阅读书本示例,总结人物传记特点,指导学生继续完善小传。
作文评价量表
内容 作品自评 作品他评 升格角度 内容补充
人物形象
修辞手法
细节描写
典型事件
评价量表
序号 写作支架 赋分 总分
1 包含人物基本信息(10分)
2 描写传主外貌(例如:身材、脸部特征、经常的携带物……),给人真实感。(10分)
3 事件选择合理,体现人物典型特征(20分)
4 抓住传主最具特点的动作、声音或其他方面展开描写,增强传记的真实感(20分)
5 引用传主原话(日记、微博、朋友圈)表现传记真实性(5分)
6 发挥想象,用细节写出传主的日常生活,至少三处(15分)
7 写一句对传主总结性的评价(10分)
8 其他创新性突出传主特点(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