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中国石拱桥》精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 《中国石拱桥》精品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7 19:5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中国石拱桥
素养目标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审美创造、思维能力)
2.学习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3.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豪感。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
3.了解本文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4.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言】中国石拱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结构坚固,而且造型优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某地政府计划举办一场“中国石拱桥文化展览”,现面向全国招募“小小桥梁工程师”,为展览设计一份石拱桥的科普介绍方案。 【补充资料】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及其地位。 【提问】同学们,刚才视频中出现的桥梁,你们认识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参见课件PPT) 【讨论】视频中出现的桥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第一课时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理清思路,感知桥之历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并概括出每段的大意。学生读后概括,然后交流。 【展示】学习任务单 【提问2】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共同特点? 【回答1】完成学习任务单并展示。(参见课件PPT) 【回答2】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学习任务二:明确特征,感受桥之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1】文章为了说明中国历代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从课文中找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单。填完之后,纵向看一看,你有哪些发现? 【提问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 【回答1】纵向观察,既可以看出文章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也可以看出中国石拱桥的共性特点,还能看出作者列举的几座拱桥的个性特点。(参见课件PPT) 【回答2】图片示例: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中国石拱桥的历史、结构特点及建造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梳理了文章脉络和说明顺序,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深入理解中国石拱桥的魅力与价值。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三:探知方法,体察文之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文中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好处?请同学们试着在文中找出实例,并在旁边做批注。 【展示】知识链接:读书方法指导——圈点和批注。(参见课件PPT) 【引导】找出文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答题方法指导: ①在课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并判断它属于哪种说明方法。 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具体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如何。 【注】不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有不同的效果标志词,注意总结区分。 【回答】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小结说明方法及作用: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弧形的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富有形象性。 ②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 小结说明方法及作用: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赵州桥的具体数据,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其他使用说明方法来说明石拱桥特点的句子参见课件PPT)
学习任务四:赏析语言,品悟情之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从课文的顺序安排,可以看出茅以昇是一位严谨的桥梁专家。这份严谨也体现在用词方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课后“思考·探究·积累四”中列举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的。 【展示】知识链接:说明文语言限制性词语。(参见课件PPT) 【引导】“××”一词在文中是……的意思,起……的作用,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延伸思考】(参见课件PPT) 【回答】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小结语言特点:“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更增强了准确性。这些词的使用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②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小结语言特点:“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是从程度上限定,说明赵州桥大拱的长度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石拱桥的拱长超过了赵州桥的大拱长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其他举例分析参见课件PPT)
课堂小结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亲爱的“小小桥梁工程师”们,今天的探索之旅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石拱桥的智慧与魅力。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用好奇的眼光发现世界,用创新的思维传承文化。期待你们的精彩设计为展览增添光彩!让我们一起守护历史,筑梦未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不足之处   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