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活动 身边的文化遗产
素养目标
1.通过实地考察、阅读书籍、访问老人、上网搜索等多种方式,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自信)
2.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通过活动,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自觉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中。(思维能力、语言运用)
3.班级开展“申遗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学习文化遗产知识,学会对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传承和利用。(审美创造、语言运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的资源,筛选出合适的文化遗产项目,并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撰写申请报告,提高实践能力。
情境导入
观看中国文化遗产展示视频(参见课件PPT)
悠悠中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有很多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美丽瑰宝,需要我们去了解、保护、传承、发扬。让我们一起,从身边的文化遗产开始,走近它们、认识它们。
活动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概念讲解】1.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 历史遗留下来的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的名胜古迹、文物文献、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莫高窟等。(参见课件PPT)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如昆曲、书法、端午节、针灸等。(参见课件PPT) 【信息了解】2.了解我国的文化遗产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首都北京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而苏州是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中国城市。中国五千年文化蕴藏了不可估计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是世界之窗。 【保护传承】3.了解“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太阳神鸟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自由表达】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活动实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对名胜古迹,通过回忆、访问、搜集资料等形式,整理本组调查的文化遗产。 2.各小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项目,并制作资料卡片,在班上分享推荐。 (二)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制定实际考察流程,展开考察。(可分为考察前、考察中和考察后) 2.采用多种方式,搜集相关资料。 3.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三)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申遗代表”,负责介绍小组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也要积极参加答辩会。 2.各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首席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本小组答辩时,本组评委应该回避。 3.学习委员负责组织答辩会,会同各小组组长确定时间及流程,拟出相关规则,选定主持人。 (一)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通过阅读书籍、搜索网络、访问有关人士等方式获取资料。 文化遗产推荐单: 组别名称遗产类别遗产概述推荐理由
(参见课件PPT) (二)考察前:了解相关项目的背景资料;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交通路线,提前联系向导,注意安全。 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并注意摄制音像资料;访问权威人士,索取宣传资料,深入了解相关项目的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损毁古迹和破坏景区设施。 考察后:整理所搜集的资料,并作好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相关项目与文化遗产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表: 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申报项目类别:××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区(县):×× 八年级×班第×组 ×年×月×日属地项目名称申报者负责人通讯地址联系方式所在区域历史渊源基本特征主要价值
(参见课件PPT) (三)全班共同参与,在模拟演练中,体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与责任。
活动小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发展、繁荣中华文化。我们要与时俱进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深沉的文化力量。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活动设计融合多维度实践路径,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与文化责任意识。
不足之处 实地考察环节时间把控不足,部分小组资料整理深度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