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件 (5)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件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18:3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
1
部分第一章第二节 识记基础知识理解核心要点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1.了解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2.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环境问题的表现
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以及全球 变化等问题。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1)自然原因:引起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 。环境污染环境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的具体表现为:
①资源的 与人类需求的 的矛盾。
②短期 利益与长远 效益的矛盾。
③局部利益与 的矛盾。
④个人行为和 的矛盾。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 性。
(2)过程的不可逆性。
(3)规模的全球性。有限性无限性经济环境整体利益大众利益不可预见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矛盾冲突。 2.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人类发展而出现的,究其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发展方式不当造成的。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寻求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进入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速度与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有以下特点: 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保护和改善环境,因此,经济发展才是主要的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效益,最终经济效益也会丧失。环境问题具有不可逆性,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已给人类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例] (2011·福建高考)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解析] 第(1)题,由图示可直接读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其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第(2)题,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管理措施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
[答案]  (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